- +1
IPO定价68.8元,蚂蚁到底贵不贵?
原创 看懂君 看懂经济
10月26日晚间,蚂蚁集团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发行人和联席主承销商根据初步询价结果,协商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68.80元/股。按此价格计算,最终A股发行总市值2.1万亿元,较此前多家投行预测约2.5万亿-3万亿元估值,折让幅度约20%-30%。与此同时,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公告,发行价格每股H股80.00港元。公告显示预期将于2020年10月27日(星期二)上午九时正开始香港公开发售。H股将以每手50股H股进行买卖,H股的股份代号为6688。 这是史上第一次,科技大公司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完成大规模定价。A股赢来由科技公司主导的新时代,有望实现“慢牛”增长。
近万家机构询价创A股新纪录,蚂蚁港股IPO开售一小时已超额认购,足见蚂蚁IPO的受欢迎程度,体现了全球专业投资者对蚂蚁增长前景的一致看好。
按照发行价,蚂蚁未来三年预期市盈率仅20多倍,为上市后留足了上涨空间。
蚂蚁这个估值贵不贵?如何看待蚂蚁未来的想象空间和业务发展?中国实体经济数字化未来的前景如何?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了几名专家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王硕
社科院特约研究员
蚂蚁的IPO,是科技史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是史上第一次科技大公司在美国以外定价,标志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内地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开始迈上新台阶,相信未来会有全球更多成长性好的科技类企业选择中国资本市场。
二是虽身处热议之中,但蚂蚁本身就是数字经济创新的产物,无论是移动支付、数字小微贷款、余额宝,还是网商银行、芝麻信用等,都是基于数字金融的延展和创新,客观促进了金融数字普惠,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仅将中国成功范例推广复制到海外市场,就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三是国内尚处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期,消费领域数字经济渗透率较高,但产业领域数字化仍有巨大空间,蚂蚁凭借自身在技术、数据、生态和小微客户领域的积累,以及阿里巴巴生态伙伴的支持,大有可为。
陈波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
马云在外滩大会上的讲话让科技企业振奋,也让传统金融部门感到愤怒,这种两极分化的舆论情绪说明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在竞争与合作当中产生的矛盾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科技公司的话语权从未如此之高,这也说明时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底层逻辑正在颠覆性改变。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蚂蚁上市不仅仅是一个IPO事件,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金融时代,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以传统金融机构和地产企业主导的格局,影响深远。而懒政型监管也会受到很大挑战,能否适应金融科技的创新,未来监管部门的压力很大。不过我们也看到监管部门也一直在学习和突破,近期数字货币的快速推进,意味着监管部门正在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可以想见,中国社会将迎来一个数字科技时代,蚂蚁的社会贡献巨大。
毛道维
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
公司IPO估值有多种方法,基本的方法是把公司所拥有的资产的未来收益进行贴现以后的现值,作为估值的基本依据。我没有看过蚂蚁集团的IPO估值方法,但我本能觉得其定价并不高,其原因在于,蚂蚁集团作为一家超大型的科技公司,其资产和商业模式有其特殊性。
一般而言,大型科技公司的资产特征是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数量众多的高学历研发人员,以及持续不断的、高比例的R&D投入;而商业模式的关键特征是数据分析、网络外部性和相互交织的活动,并且三个要素相互强化:网络外部性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而更多的客户可以生成更多的数据,可以改善现有服务并吸引更多的客户等等,如此形成一种相互强化的良性效应。
应该说,蚂蚁集团在互联网商务以及金融科技领域内的基础资产的战略布局已经较为完善,且其商业模式已经显现出这种相互强化的效应。IPO之后,蚂蚁集团应该会有更高的研发投入,其资产也会更加具有价值,其商业模式也会发挥出更强的效应。如果社会环境和监管政策不发生巨大改变的话,蚂蚁集团在未来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其股价也会有靓丽的表现。
沈萌
香颂资本董事
1、蚂蚁集团是科创板目前迎来的最大IPO,也是近年来A股最大的一个IPO,虽然在蚂蚁集团之后还有京东数科、吉利汽车、恒大汽车等大型IPO,但是其指标意义都不如蚂蚁集团,所以蚂蚁集团的定价仍然是处于券商根据市场对标指定的参考价格区间和机构询价反馈的基础上,因此或许偏高,但可以认为符合当前A股的风险偏好情绪。
2、从之前马云在外滩金融论坛上的一番表态,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大型金融科技集团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对现有金融体制的挑战。可能都会给未来中国金融和证券系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3、中国的实体经济目前处于相对结构落后、亟待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的阶段,数字化特别是数据化将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方向,以互联网企业在数字化数据化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紧密结合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领域,将跨界优势进行经验整合,可以更好协助和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程宇
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实话实说,蚂蚁集团是用数字化技术真正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实现对贷款者本身的信用进行定价,从而实现信用创造。这将是对传统银行业以资产替代贷款者本人信用这种原始定价方式的一种颠覆。其所包含的价值空间将是非常巨大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现在的蚂蚁集团就像1900年的标准石油一样。那么它的未来价值空间有多大?我们尽可以去想象。而它的未来预测市盈率只有20多倍,这个估值是很低的。所以从模式来讲它所包含的内在价值是非常巨大。而且这种颠覆性效率提升现象也是第一次诞生在中国。
有A股和H股。对蚂蚁集团定价也是对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忘记的是,金融业的原则中,第一位的永远是安全的前提,因此在对蚂蚁集团资产定价的同时,必须要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考虑到未来系统性风险可能对蚂蚁集团资产的冲击,蚂蚁集团是否对此做出了足够的安排?传统的监管模式虽然古老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人类史上诸多次系统性金融风险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新生的蚂蚁集团,将来面对此类风险,其实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的,对此我们需要关注。
江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我们从蚂蚁的定价来看,10月26日晚间,上交所官网刊登蚂蚁IPO初步询价公告显示,蚂蚁A股发行价确定为68.8元/股。港股的发行价也于同日公布,为80港元/股,刨除汇率影响后与A股基本持平。
根据蚂蚁集团上市发行方案,按照1:1的首发规模,蚂蚁将分别在A股和H股发行不超过16.7亿股的新股,A+H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超过发行后(绿鞋前)公司总股本的11%。从整体上来看,蚂蚁的定价方式还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蚂蚁的定价肯定不算便宜,经过多年的市场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已经日趋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出现前几年出现的超低定价 的概率不大,特别是A和H股全面的定价,蚂蚁的定价必然会体系他的两个市场的价格,根据同样标的的相同定价原则,两个市场的定价一定会更稳,所以定价不算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其次,我们从蚂蚁的股票发售情况来看,蚂蚁的战略配售非常多,值得注意的是,蚂蚁在A股的初始战略配售股票数13.4亿股,占A股初始发行量80%,这部分资金来自场外增量资金且拉长了战略配售限售期。蚂蚁在科创板的战略投资者包括:全国社保基金、中投、加拿大养老金、新加坡政府投资、淡马锡、阿布达比投资局等全球主权基金;国寿、人保、太平、中再、阳光、泰康等保险公司;中石油、招商局、五矿、中远海运等大型国企。此外,交行下属交银国际也是战略投资者。通过这份名单来看,看好蚂蚁的机构投资者非常多,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加上限售期,所以蚂蚁的股价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波动。
第三,从上市的角度出发,蚂蚁是一个拥有良好市场预期的公司,也是投资者最熟悉的公司,从预期的角度出发,蚂蚁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上涨空间的。所以蚂蚁的定价虽然不低,但是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苏筱芮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个人观点,蚂蚁这次估值相对来说是比较适中的,近12个月TTM市盈率48倍,预期市盈率24倍,有网友甚至戏称,蚂蚁距离此前估值预期的差距,好比是商家先提价、再打折的套路,但不论如何,此次定价出来以后,市场普遍反应是“安心”,这样的估值定价,对即将到来的双11年度购物狂欢节也能够起到护航作用。
关于蚂蚁的业务,此前我曾在陆金所、京东数科相关话题下提到,目前金融科技巨头的支柱业务高度相似,都是所谓“金融科技平台”,又以信贷相关业务最为突出,但我们也知道,蚂蚁相关的联合贷款遭到监管调查,虽然蚂蚁此后申请了消费金融牌照并顺利获批,但即便按照其80亿注册资本10倍杠杆,800亿规模相比其动辄万亿的联合贷款规模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因此,就蚂蚁的未来而言,我个人认为,信贷业务爆发式增长的红利期已过去,蚂蚁需要发力证券、保险领域以平衡其收入结构,此前蚂蚁战配基金的发售,已经让市场看到了蚂蚁发挥代销平台的潜力,蚂蚁这样的科技公司发力代销业务,就好比银行这样的机构发力中间业务收入,所以在我看来,信贷相关的业务不能说没有发展,但想象空间有限,未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将转移到权益类、保险类这块。
中国实体经济数字化未来前景可期,科技+金融+产业模式下的数字科技,将是未来的一个主流趋势
王鹏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如果是有价值的商品或物件,尤其是社会公益价值,高定价是没有问题的。从需求角度来说,这个定价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两边一拉,价格也必然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股票市场受到的影响要更大。蚂蚁金服的定价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
第一点,蚂蚁金服的价格,总体来说不算特别高,蚂蚁集团前身是蚂蚁金服,背靠阿里巴巴集团,有阿里巴巴大流量平台,有更多的合作空间,资金背景雄厚,还包括大量的数据资产,蚂蚁集团自身也在为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做准备,有很多应用场景。从这些角度来说,68.8其实不算高,总体来说算是值得的。但中国的股票市场,以个人投资者居多,机构投资者少,很容易出现短时间内的跟风或投机行为。换句话说,初始价格定高了,此后会导致价格越来越高,随之出现大量的风险。目前的价格不高,但如果上市后连续拉五六个涨停,价格就有虚高嫌疑。所以其实更应该警惕的是价格走向虚高的风险。
王晓波
金融科技从业者
蚂蚁的成功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一方面,蚂蚁的核心业务微贷,解决了大量原本银行解决不了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让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困难时期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价值转换;另一方面,蚂蚁借助支付宝这一流量入口,为大量的普通网民带来了丰富的金融服务,可以享受足不出户享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蚂蚁的成功上市,也预示着基于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金融业态的成功,这也让传统的金融机构有更大的意愿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通过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接下来,基于生态赋能、科技赋能、数据赋能的融合必将成为新常态。
陈昊
北京看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在此之前,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曾经在中国金融上发表文章,里头暗示金融科技很可能是人类第4次金融革命的重要抓手。从这个角度而言,蚂蚁金服的估值并不贵。如果金融科技企业真的能颠覆现有的金融体系,帮助我们更好的实施金融体系的跨越性发展,蚂蚁的这个估值,甚至还可以说是比较便宜了。虽然马云之前在外滩论坛上说的话遭到了不少的批判,但是不可否认他的讲话其中也有值得金融机构反思的一些问题,如果确实蚂蚁能够通过金融科技创造金融新生态,这个估值是没有问题的。
由曦
畅销书《蚂蚁金服》作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价方式。站在过去看未来,是站在财务分析角度的定价。以PE来看,蚂蚁不贵,给未来上市二级市场投资者留下了空间。从未来看现在,更不贵了,履带式的创新,让我们对它的未来有很大的期待。我们不否认投资总有风险,但是蚂蚁的标的也足够稀缺。数字化的大趋势下,蚂蚁的未来还有很远很远。
况玉清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
蚂蚁集团A股的这个定价体现出诚意了,几乎所有A+H双料上市公司的都存在巨大的A-H溢价,有的溢价好几倍,即便是像四大行这样的超级大盘银行股,A股也普遍较A股溢价20%左右甚至更高,科技属性的公司A股溢价较H股经常在100%以上甚至是百分大几百,中芯国际就是典型的例子;蚂蚁集团具有科技+金融双重标签,其当前的A股定价溢价基本没有,看好其A股的后市表现,预计挂牌后可能会引来一波幅度不小的炒作,重新建立A—H溢价。
胡麒牧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对蚂蚁集团的估值体系肯定是既不同于金融机构,也不同于科技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没有可以对标的案例,所以不能轻易说高估或者低估。所以蚂蚁本身可能就是那个标杆,当没有标杆可对照时,有种定价方式叫做供需定价,从目前资本市场对蚂蚁集团的追捧程度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来看,我认为蚂蚁并没有高估。
马超
金融科技专家,阿里云MVP
就像马云在外滩大会的演讲所说,蚂蚁的上市是史上第一次在西方体系以外的定价行为其意义堪称重大,而且正如马云所说蚂蚁是一家没有当铺思维的企业,从这个角度上讲蚂蚁在2c端的市场上对于银行来讲完全是降维打击,无论从增长性,资产规模等等方面来讲蚂蚁的这个估值都是合理的。因此我个人肯定会继续使用支付宝的产品,支持蚂蚁的发展
娄飞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
蚂蚁集团成立发展的整个过程也是不断创新开拓的过程,目前其旗下有银行、支付、理财、征信等多个业务板块,其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这种发展模式符合消费者一站式获得全方位服务的需求,也符合数字经济时代平台经济发展模式,还充分利用了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来扩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边界,发展前景为投资者所看好。
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
蚂蚁IPO正式定价,发行价格为68.80元,总市值约2.1万亿,这与之前市场预期的2.5万亿至3万亿有所折价。不过,根据数据显示,目前蚂蚁的发行市盈率达到96.48倍,并不便宜。但是,虽然蚂蚁集团的体量庞大,但却具备很强的盈利增速能力,2020 年 1-9 月蚂蚁集团毛利润同比增长74.28%。
与此同时,整体毛利率从2019年同期的48.13%增长至2020年1-9月的58.84%,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由此可见,市场按照明年后后年的估值进行定价。假如明后年蚂蚁继续保持较强的盈利增速,那么市盈率将会快速下降。对蚂蚁的投资与布局,已经吸引了多家战略投资者,包括了社保基金,这些基金机构也并非弱者,肯定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对当前的估值定价给予了认可,才进行深度参与。
对投资者来说,这一定价不算便宜,但按照这一增长速度,也不算贵,最核心的还是要看它的市场影响力与号召力,结合未来的持续盈利增速,以互联网科技巨头进行定价,肯定也不会太便宜,这也是蚂蚁的核心价值之一。
原标题:《IPO定价68.8元,蚂蚁到底贵不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