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甜美可爱,是25年来我们对飞天小女警最大的误解

2020-10-28 21: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分享生活的灵感 Voicer 收录于话题#大人玩具柜13个

或许你常用她们当聊天表情,却叫不出任何一只的名字。或许你小时候看过,只觉得她们五颜六色、叽叽喳喳……

全球有1.5亿家庭收看过《飞天小女警》,但99%的人都彻头彻尾地误解了这个故事。开播25年过去了,被刻板地当作是甜美可爱的千禧年美少女,依然是这3位超级英雄逃不掉的宿命。

她们没有翅膀,也不带任何飞行器,却能随时随地以光速飞去任何地方。

小小的个子暗藏超强体力,眼睛会放激光,手里随时可以发射能量球,拥有超远听力,在一定限度内刀枪不入,甚至不用任何装备就能在太空中生存……

小女警的精神就是永不认输,没在怕的��

只有长大了我们才会知道,她们可爱娇俏的“女团既视感”,原来只是糖衣炮弹——世上就没有她们打不赢的对手。

看似顶天立地的美少女战士,仍然需要夜礼服假面适时帮助一把,而这三位用拳脚摆平一切、专治各种不服的狠角色,几乎是我们小时候所能想象到的最独立强大的女孩代表。

剧中反派造型其实非常成人风格

即便是一个心智成熟的大人,刷完1998年到2005年之间制作的6季78集,你也会被其中千奇百怪的黑暗势力、充满隐喻的复杂人性、性别权利问题……惊到目瞪口呆。

小孩到底做错了什么,放了学还要看如此硬核的东西??

《飞天小女警》中的“女权抢劫犯”和“变装抢劫犯”

披着儿童动画的活泼外衣,这部伏笔重重、尺度越看越惊人的“卡通Cult片”,就这样误打误撞地成为了千禧年流行文化“关键元素”之一。

如果你看过《飞天小女警》,这次我们将彻底颠覆你的童年记忆。

而如果你没看过,透过这篇冷知识点各、个、击、破的考古解析,你会感慨之前当她们只是三个甜美可爱的Gif表情包,真是失敬了……

史上最低龄超级英雄

从左至右的三位小女警,依次是毛毛(Buttercup)、泡泡(Bubbles)和花花(Blossom)。以防有没看过的朋友,我们先来个快速科普吧!

Blossom

大姐花花是三人组里最成熟镇定的领导者,缺点是难以取悦、偶尔有点傲慢,以及和全世界所有领导一样——总是忍不住过度分析一切事物。

在和坏人作战的时候,只有她拥有“冷冻呼吸”(Ice-Breathe)的特殊能力。

Bubbles

二姐泡泡是个纯真可爱的金发妞,不过有时候也会太过纯真而显得笨笨的。这位擅长自怜自哀的drama queen,伤心和生气时都会非常失控。

但是,三人组中只有她懂得和小动物沟通,还会说西班牙语,以及发射“超声波”(Sonic Scream)。

Buttercup

三妹毛毛是小女警里唯一的短发Tomboy,也是争议漩涡的中心。

生性叛逆的她,长了一张卡通人物少见的厌世脸,讨厌一切公主风的东西,常常发表两句社会味十足的辛辣观点,在幼儿观众普遍分不清她是男是女的同时,她反而在千禧年收获了大批青少年粉丝。

“打扫到底有啥意义呢?反正还是会变乱变脏的”��

毛毛除了会卷舌头之外,并没有像两个姐姐一样的独门超能力,不过她的物理攻击力是最强的(说白了也就是拳打脚踢)��

但是,飞天小女警可不是什么边恋爱边打怪的美少女,相反可能是史上年纪最小、学历最低的超级英雄。

在侦破银行抢劫案、火场救援、对付外来怪兽之余,她们是三个不想起床、懒得上学、容易走神的幼儿园小朋友。

三个矮矮小小的学龄前儿童,是怎么拥有守护整座城市的超能力的?这还得从一个搞科研的单身男子,试图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婴儿说起。

飞天小女警是如何诞生的?这段来龙去脉每集片头都要放一次

大概类似“女孩是水做的”吧,19世纪西方童谣《What Are Little Boys Made Of》里认为,小女孩是用“糖、香料和一切美好的味道”做成的。

于是,小女警们的爸爸——尤教授就用这三种原料进行DIY,谁知一个手滑掺入了神秘化学物X,三个小女孩意外成为了各怀绝技的超级英雄!✨

又当爸爸又当妈妈的温柔尤教授

偶然的一场实验事故,不仅为尤教授带来三个来去如风的超能力女儿,还成了整个城市除暴安良的大救星。

每次出现犯罪事件,无论小女警们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市长都会立刻打专属热线通知她们。

闪电般出洞的小女警们从来不让警方失望,无论对方是什么牛鬼蛇神,她们总能合力把坏人打得满地找牙,然后再扔进监狱。

英雄不是绝对的善,坏蛋也不是绝对的恶。每个人都有好的本性和坏的本性,全看你怎么选择。

虽然在幼儿园里看起来只是傻乎乎的小朋友,但小女警们可不仅仅是四肢发达而已,她们对好人和坏人的成熟认知,甚至超过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大人。

长大才看懂的女性主义

在激进的1970、1980年代到来之前,女孩们不被允许参加美式足球之类的“传统男性运动”。等到她们终于上了场,又被嘲笑为“粉扑组”(Powder puff)。

飞天小女警的英文名,就在这个充满歧视意味的词语上巧妙一改,成为“Powerpuff Girls”,是个相当漂亮的回击。

2020年,依然有无数女孩成长在种种无形的打压之下。相比起来,1990年代的飞天小女警们,反而置身于一种近乎理想的家庭环境中:

单身的尤教授既当爸爸又当妈妈,从做饭到打扫全包揽,三个遇到紧急情况就光速飞行的女儿,反而总把维护城市治安放在绝对优先级……

性别不是决定分工的因素,能力到底有多大才是。

爸爸主导在外面赚钱养家的“大事业”,妈妈负责做家务、带孩子的陈词滥调,在《飞天小女警》里就被毫不留情地推翻了。整部动画用夸张幽默的方式,粉碎了长久以来对于男女社会角色的偏见。

另一个耐心寻味的细节是,剧中那位昏庸的市长先生治理城市毫无主见,甚至会因为贪吃糖果而让出市长的职位,好在他身旁那位从不露脸的秘书贝伦小姐,总能为他出谋划策,化险为夷。

贝伦小姐永远穿着凸显曲线的红色紧身套装,红色的卷发蓬松地披下来,长达6季的剧情里,她不止一次在关键时刻贡献智慧,我们却永远无法得知,她到底长什么样子。

1998年的绘制图样上特别强调,贝伦小姐不能露脸

如果你也曾在被男性完全主导的行业里工作过,或许会对如此黑色幽默的设定感同身受:

即使你足够努力、足够敬业,在当权者的选择性忽视之下,你在一间办公室里究竟做了些什么,或许也远远比不上你胸部有多大、腿有多长,来得让人印象深刻。

一位直男的“热血少女梦”

飞天小女警们真正的爸爸:Craig McCracken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这样一部处处弘扬girl power的动画,背后的创造者竟然是个从小就很崇拜超人的热血大男孩。

早在动画师Craig McCracken还是个青少年时,三个小女警最早的雏形,就被他歪歪扭扭地画在了他送给哥哥的生日卡片上。��

生日卡片上的小女警雏形

鲜为人知的是,小女警们占据了足足半张脸的闪亮大眼睛,是有真实灵感来源的——1950年代的女画家Margaret Keane的作品。

Keane画中的主角总有一双超乎比例的巨大眼睛,沉默的目光里藏着似有似无的秘密和挣扎。

这个不擅长和世界沟通的女人,喜欢躲在地下室埋头画画,作品一度被丈夫冠上他的名字在外面招摇撞骗、名声大噪,经过漫长的法律斗争才最终夺回了自己的作品。

年轻的Craig弱化了Keane画作里的悲伤意味,却把这份坚定的感觉留在了小女警的眼中,让她们无论面对什么艰难危险,都不会轻易迷失自我。

1998年的《飞天小女警》绘制细节

到了大学时期,三个小女警的故事逐渐在Craig心里成熟完整,他为她们取名为“The Whoopass Girls”,源自街头打架的硬核粗话“open up a can of whoop-ass”,意思就是痛扁一顿。

而小女警最初的形象,也的确像极了三位面露凶光的职业打手,透着一股在卡通女明星里非常少有的“不好惹”。

当23岁的Craig鼓起勇气,把这三个“痛扁女孩”的企划案交给卡通频道时,并没有立即得到制作成动画的机会。

作为面向儿童的电视台,对这样一部离经叛道的作品有太多顾虑,首先就是这个充满暴力色彩的名字。

1995年的试播短片

和许多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意人一样,Craig难免要做出种种让步。

他为小女警们改名为“Powerpuff Girls”,并让她们的神情看起来少了些锐利的攻击性、多了点讨好大众的甜美可爱。1995年,这个故事终于在《What A Cartoon!》中得到试播一集短片的机会——这是个用于孵化新动画的“选秀栏目”,反响好的才有成为剧集的可能。

当然,不屈不挠的Craig,最终让《飞天小女警》在1998年开始独立播出,并在首播当年就冲上了收视冠军,伴随着花花、泡泡、毛毛的周边狂销,它很快就成为了世纪末最最成功的动画剧集。

披着动画外皮的Cult神作

《飞天小女警》“张牙舞爪”的人物图谱

不同于《芝麻街》式寓教于乐的儿童节目,《飞天小女警》混合了街头热血画风和各种堪称刺激的邪典元素,铁杆观众并不局限在儿童群体。但也正因如此,它的恐怖暴力桥段、成人化的视觉设计,一度大量遭遇家长的投诉。

即使是三位小女警本身的设定,也完全不是什么好好上学的“乖乖女”。

原本在第4季第11集里,三姐妹在平行世界里的邪恶版本“The Powerpunk Girls”将会登场,分别名为Berserk、Brat和Brute,由于制作团队当时一心扑在电影版上,才最终胎死腹中。

“The Powerpunk Girls”

另外一个超级恶趣味的桥段发生在第5季,无所不能的三位小女警把时间拨快,一瞬间变成穿着露脐性感上衣、手拿千禧年翻盖水晶手机、画着《贱女孩》同款妆容的高校少女。

正值青春期的她们,任性地把城市安危抛在了脑后,和三个名为“粗暴小子”(Rowdyruff boys)的男孩谈情说爱,至今在网上还有无数围绕飞天小女警和粗暴小子打造各种CP的同人文……

粗暴小子手中的杂志影射的是《男人装》(FHM)

哦~原来这个笑点是为我设置的,小孩get不到也没关系,我希望大人收看时有这样的心情。这部剧不只是为孩子而准备的,也为我们自己。

也正因为Craig本人就是个拥有童心的“古怪大人”,他的创作初衷就是打造一部大人和小孩可以接收到不同信息的动画。

小孩大可以当这是一部惩恶扬善、充满超能力的可爱陪伴,而大人则可以一眼发现故事里的种种“夹带私货”——职场黑色幽默、成人杂志、对社会的讽刺,乐在挖掘其中各种流行文化的埋梗。

可惜的是,随着和卡通频道的创意分歧不断加深,一手带三位飞天小女警来到世界的Craig,在2004年就像时装界的Martin Margiela一样头也不回地彻底离开了自己的项目,再无任何瓜葛。

与此同时,这部外在很甜、内核很酷的先锋动画,开始坠入商业操作和政治正确的深渊里。

日本版《飞天小女警Z》

2006年,日本东映动画迎来50周年,买来《飞天小女警》的版权,由一手创造出《聪明的一休》的元老石黑育担任监督,最终却弄成了一部典型的魔法少女恋爱番《飞天小女警Z》,傻眼的美版粉丝甚至拒绝承认它和原本的故事有任何关系。

2017年重启版《飞天小女警》

时隔10年,动画再次重启。除了顺应视觉潮流,让人物形象更加扁平色块化,制作团队害怕因为全白人阵容而受到攻击,临时塞进来一位全新的黑人小女警Bliss,并让她稳坐C位,拼命加戏。

让Bliss凭空成为带领小女警们的大姐姐,早已背离了Craig时代的最初设定。动画还是那部动画,小女警却不再是我们记忆里那三个有血有肉、天不怕地不怕的霹雳小女孩。

而这或许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和《飞天小女警》说再见的时候了。

��

❤️

��

“一天又平安地过去了,

感谢飞天小女警的努力!”

这是每集片尾都会出现的台词,

也是只有千禧一代才会懂的声音记忆。

尽管今天我们都长大了,

也早就不看《飞天小女警》了,

但有她们三个陪伴过的童年,

从她们身上得到的勇气和冲劲,

是始终埋在心里的宝藏。

不必有多甜美可爱,

不必事事听话懂事,

不必打扮得符合“女孩标准”,

一样可以做自己的英雄。✨

原标题:《甜美可爱,是25年来我们对飞天小女警最大的误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