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家暴妆”还在火,点赞还在涨
原创 不一 视觉志
作者丨不一
直到今天,打开微博,依然能看到不少人分享 —— “家暴妆”。
尤其万圣节即将到来,不少人将“家暴妆”作为自己万圣节妆容的首选。
所谓“家暴妆”。利用化妆技术,将自己化得鼻青脸肿、满脸伤痕,如同遭受家暴。
但最初并没有“家暴妆”这个说法。
前几年,一位西班牙艺术家和好莱坞女明星合作,拍摄了一组“反家暴”的照片。
艾玛·沃特森,金·卡戴珊,安吉丽娜·朱莉……被化妆成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此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家暴问题。
照片里,比淤青伤痕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她们脸上的神情。神情麻木,目光呆滞惊恐,这是遭受家庭暴力女性真实的状态。
家暴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更是心理的创伤。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本是为了“反家暴”的妆容,却渐渐变了味。
“被家暴后我依然很美,睫毛弯弯。”
先是一名国外的网红博主,发表了“家暴后也要很美”的论调。随后,在国内,“家暴妆”逐渐成为潮流。
它不再是痛苦的代名词:脸上有伤,头发凌乱,神情不屑,眼神要拽,成为了另一种“酷”和“美”。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
“画上家暴妆,朋友圈刷爆了”能画好家暴妆,好像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技能。商家顺势推出适合家暴妆的化妆品
一些视频拍摄软件也出现了家暴妆的特效当伤害被美化,当痛苦被消费,当暴力成为段子。当家暴被乱用,成为嘻嘻哈哈,轻描淡写的一个词。
家暴的残忍痛苦,家暴背后的呐喊求助,便在不知不觉中被湮没了。
/01/在一则分享家暴妆的视频下,有人提出抗议,却被视为:“上纲上线”。
真的是上纲上线吗?我想那些对于“家暴妆”欣然接受,化着拙劣“家暴妆”开怀大笑,迫不及待拍照发朋友圈的人,或许根本没意识到“家暴”两个字承载着什么。
直接用手把我眼睛挖出来
穿大皮鞋往我头上垛垛得满脸是血
拿脚往身上踏踏完了还往脸上吐唾沫
不仅是身体,心灵上更是被恐惧笼罩感觉一生都被毁了
美妆博主曾宇芽讲述自己被「家暴」的全过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宇芽被男友用脚踹,扇耳光,辱骂……每一次家暴,都几乎让她丢了半条命。在一段被监控拍下的家暴视频里,逃进电梯里的宇芽被男友拽着腿拖走,隔着屏幕都感受到那份无边的绝望。
试想:当你遭遇这些,看到家暴二字害怕的浑身发抖,身边的人却向你安利“家暴妆”,一次次让你重温噩梦;
当你浑身伤痕想要去求助,旁边的人却嘻嘻哈哈:你化得这个家暴妆很真啊,怎么化的,教教我呗;
当你身心恐惧,却看到朋友圈有人发:被打也很美,被家暴后依然很酷……
自己的痛苦成为被人娱乐的存在,该是怎样的绝望。
还有人冠冕堂皇:“这也是反家暴的一种形式。”
“化家暴妆又不等于赞同家暴,觉得家暴妆酷有什么错!”
在视频下面贴上个小小的“反家暴”,以为自己在为家暴者发声,但那刻意展现的“帅气”“可怜”,嬉笑调侃间,却只是往他人的伤口撒盐。
一位网友说得极好:
“家暴并不是什么用美学可以展现的东西,它是一种彻底的暴力行为。”
不应被消费,不能被美化,更不该被玩笑化。娱乐本身绝不能泯灭我们的底线和原则。
否则,便是对受害者的再次伤害,潜移默化的支持加害者。
被“流行”的抑郁症
@文艺公司 曾分享过这样一段话,与君共勉:有些话、有些事情,它出现在我们生活里,看似正常,但正常并不等于这种行为就是正确的。现在“家暴妆”还在火,点赞还在涨,别把低级当幽默,别拿悲剧做消遣。
别让无德的调侃消解掉人们本该关注的焦点。
别让本该严肃的话题只剩下一地鸡毛的狂欢。
图片来源:《中国反家暴纪事》,网络。
用别人的悲剧
满足你的快乐
廉价又低级
原标题:《“家暴妆”还在火,点赞还在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