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7000年了,为什么中国人还是离不开它?
这是 「最城市THECITY」 深度挖掘的第 2 个城市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7000年前的中国人靠什么生活?
竹
全球有1000多种竹子
中国竹子的种类,可占一半
7000年前的二言诗《弹歌》中
人们高唱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日常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笔下
反复歌咏着清峻不阿,虚心劲节的生命理想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言:
东亚文明是“竹子文明”
在湿润的南方,竹四季常青
上个世纪6、70年代
绍兴嵊州竹编厂,凭出众的立体竹编名噪一时
精美的竹编工艺品,一度被作为国礼相赠
浙江嵊州黄泽镇,被誉为中国竹编之乡
嵊州“大志然竹编厂”立体竹编作品,《东方醒狮》获第四届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嵊州“大志然竹编厂”立体竹编作品
如今,原竹编厂的踪迹无处寻觅
只有吕成一家,以“大志然竹编厂”的名义
续写着嵊州竹编的记忆
吕成的父亲是原竹编厂的厂长
他从小就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到厂里玩竹子
现在,他也像30多年前的父亲一样
为了日常所见的竹器
便拿起篾刀一头扎进竹林,再不回头
可这制作难度,远超常人想象
只把挺拔的竹子,变成细腻可造型的篾丝
就要经历多道繁琐耗时的工序
学会编一样小物,可能只要3天
若要劈好竹子和篾丝,却要3年甚至更久
现已有机器可协助劈篾,但会损坏竹材原有纤维结构
真正做器具编织的篾条都由手工劈成
慢工出细活
精品竹编手工技术要求高,产量却很低
在嵊州,上一辈匠人大部分逐渐老去、离开
面对机器批量生产的塑料制品的冲击
手工竹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学习竹编的年轻人,屈指可数
在吕成女儿,吕爽的童年记忆中
这也是一门异常辛苦,养家糊口的工作
大人们常常点灯熬油到后半夜
年纪尚小的她,几次深夜哭着醒来找父母
长大后,父亲吕成几次开着玩笑问她:
“要不要做竹编,不继承可就失传了”
那时吕爽心中,是满满的不解
连一场损失惨重的大火,都没能让父亲放弃
“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也许是耳濡目染,又或是冥冥天意
在大学的一次文创设计大赛中
她凭借一副竹编首饰脱颖而出
茶道、花艺用品……吕爽发现“万物皆可竹编”
95后的她,在大学毕业后
最终决心和父母一起,撑起家里的竹编厂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900年前,苏轼留下了离不开竹的理由:
“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
炊者竹薪,书者竹纸……
真可谓不可一日无君也”
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竹
也许贪图那口“食不可无笋”的鲜美
又可能,流水线上的机器
始终无法代替,人用心无旁骛的手眼
做出的有温度的竹器
选竹、劈竹、刮青、分块子
分篾、煮篾、分丝、编织……
竹编的核心工艺流程,基本依靠手工
光是传世的编织手法与花样,就有几百种:
插、穿、削、锁、钉、套……
菊花底、雪花编、和尚头……
它能活到现在,全靠人手相传
这门手艺,无法被任何机器替代
复杂的工艺,考验的是熟练的技巧和眼力
手编出来的竹器,扎实而富有弹性
竹筷竹椅,没有金属制品更配现代家居
竹篮不是出门买菜,或挑担彩礼的首选
可竹编这门穿梭手指尖,经纬纵横间的艺术
却让普通器皿,生出一番中国式的清丽神采
它提醒着我们曾经与自然,相互依偎的时光
好的竹器放在脸上摩挲,都是舒服的
在人生可见的岁月里
中国竹编
值得被反复整理、记录、传递
它带着岁月的年轮,水土的厚度
编织着一段段源于自然,归于生活
“不可居无竹”的质朴理想
正如几千年来,我们从未停止向往
那份傲霜凌雪的翩翩君子态
「最城市THECITY」绍兴站下期预告:
诸暨枫桥香榧
视觉 | 昵称走丢了 编辑 | 路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