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永恒的“黑石号”:一艘起航于唐代的沉船
原创 白虎山咸鱼 博物馆丨看展览
考古,不仅仅是跟埋在地下的东西打交道。也许你想象不到,幽蓝的水面之下,也沉没着无数的人类文明宝藏。
最近几年,水下考古取得了不少重大发现,比如沉没海底八百多年的宋代沉船“南海I号”等。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附近,打捞出水的一艘唐代沉船。它沉没的时间,距今天已经足足一千两百多年了。
没错,就是目前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黑石号”沉船。
东南亚海底的宝藏上过中学地理课的朋友应该有印象,从中国到西亚最便捷的路线,若是走海路,必定要经过连接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向东南600多公里,有一座盛产海螺的小岛,名叫“勿里洞岛”(Belitang Island)。勿里洞,就是印度尼西亚语里“海螺”的意思。
当地一直流传着海底宝藏的传说,出海的渔民偶尔还会从海中捞到蚀迹斑斑的瓷器。一个名叫蒂尔曼·沃尔特法恩(Tilman Walterfang)的德国人根据这些线索,最终在勿里洞岛离岸约三公里内的海域,发现了一艘沉船的残骸。沉船周围有一大片黑色的礁石,沃尔特法恩便给这艘沉船起名为“黑石号”(Batu Hitam)。
1998年9月,“黑石号”打捞工作正式开始。一座凝固了千年时光的古老宝库即将打开,为世人带来巨大的惊喜与震撼。1200多年前的阿拉伯商船
考古学家根据船体残骸推测,“黑石号”船长约18米,宽约6.4米,在海航船中属于体量并不大的那种。船上载着的六万多件文物一一打捞出水后,经专家辨认,它们几乎全部来自大唐,也就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中国。
“黑石号”复原模型其中,“黑石号”上的两件文物,为沉船的断代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首先,是一件四神八卦纹铜镜,在镜背花纹的外侧边缘,铸有一圈铭文:“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
2019年9月,作者摄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唐乾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58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李亨的年号。
这种“江心镜”产于扬州,制作费工费时,是唐代扬州的朝贡品,常作为祭祀活动中的法器出现。“黑石号”上的这面江心镜,是目前所见唯一能与文献记载吻合的实物证据。
另一件有确切纪年的文物,是长沙窑烧造的一只瓷碗。碗的外侧下腹部刻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等字样。
宝历二年,也就是公元826年,是唐敬宗李湛的年号,属于唐朝中晚期。由此可以判断,“黑石号”沉没的时间,一定不会早于唐代宝历二年。这应该也是上海博物馆此次展览“宝历风物”的起名由来。
有趣的是,尽管船上满载唐朝的货物,但修复残骸后才发现,“黑石号”竟然是一艘古代阿拉伯人建造的船。
从造船的材料来看,经实验分析,建造“黑石号”的木材是一种分布于东非地区的硬木,叫“缅茄木”。当时,只有阿拉伯人会使用这种木材造船。
从造船的工艺来看,它是一艘“缝”起来的船,整个船体不用一根铁钉,而是用椰壳纤维搓出来的麻绳固定船板。
“缝”船示意唐代刘恂所撰的《岭表录异》中提到,“贾人船不用铁钉,只使桄榔须系缚,以橄榄糖泥之,糖干甚坚,入水如漆也”。这里的“贾人船”指的可能就是以“黑石号”为代表的阿拉伯缝合木帆船,在如今的波斯湾地区附近,还能找到这样的船。
也就是说,“黑石号”这艘船沉没之前,很有可能用的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大误)之类的名字。
60000余件大唐珍宝
01
巨量的长沙窑瓷器
与“黑石号”一同打捞出水的六万多件文物,重达25吨,98%都是瓷器。其中有五万多件,都是唐代长沙窑烧造的瓷器。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同一地点发现数量如此之巨的长沙窑瓷器。
有一部分瓷碗被稻草捆扎成圆筒,裹住堆放在船舱里。也有瓷碗被一个叠一个,呈螺旋形整齐地码放在一个又一个的青釉大瓮之中,缝隙间塞满了稻草或茶叶。一个大瓮往往可以装130余只碗。正是这种装船方式,保护了瓷器免受海水的冲击与磨损,大部分瓷碗完好如新,鲜亮多彩。2019年9月,作者摄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更有趣的是,装瓷器的大瓮却不是出自长沙窑,而是广东新会官冲窑烧造的。这说明,“黑石号”去过的中国港口,很有可能不止一个。
虽然船上的长沙窑瓷器足有五万多件,但它们每一件上面绘制的彩色装饰花纹都精彩纷呈,各具风格,几乎没见到有重样的,当场刷新了长沙窑的上限,值得以后单拎开一篇文章仔细讲讲。
最有意思的一件瓷碗,碗心处潇洒地写着“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记”。这其实是一个商业广告,说这件瓷碗是湖南石渚附近集市的烧瓷名家——樊家作坊出品。
2019年9月,作者摄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作为原本应该远销阿拉伯的瓷器代表,这批长沙窑瓷器中还发现了装饰有阿拉伯文与伊斯兰图案的瓷碗,印度流行的卍字、莲花、摩羯鱼等花纹也有出现,想必是烧来专供出口海外的定制款。
02
珍贵的唐青花
“黑石号”上令人瞩目的还有四件瓷器,是迄今为止首先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唐代青花瓷。
2019年9月,作者摄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众所周知,青花瓷盛行于明清时期。过去人们认为青花瓷创烧于元代,直到1975年扬州唐城遗址中发现了唐代青花瓷的残片。
“黑石号”中这四件完整的唐代青花瓷,更是证实了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了青花瓷的烧制。
03
八棱胡人伎乐金杯
“黑石号”上不仅载着大量的瓷器,还有香料、漆器、金银器等。
其中,最为精美的是一件“八棱胡人伎乐金杯”,是在中国境外发现的重要唐代金器之一,比之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胡人伎乐金杯,丝毫不逊色。
2019年9月,作者摄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黑石号”确实是一艘算不上大的船,但它身上,折射的是整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这艘沉船的存在,第一次用实物印证了古代阿拉伯人与唐朝之间的贸易往来。从大唐的长安到阿拉伯的巴格达,从京杭大运河到波斯湾,我们回望一千两百多年前,无数船只乘风破浪,航行在这条无形的航线上,文化的交流日夜不停。
大概是遭遇了风暴,致使“黑石号”偏离了原先的航线,不幸触礁沉没。古代阿拉伯的商船与中国唐朝的物产,一起被掩埋在东南亚的海底,抵住了海水与岁月的侵蚀,等来了重见天日的一天。
“黑石号”的沉没,也许是另一种形式的起航。它航行过漫漫的时间长河,现在,终于来到了你的面前。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原标题:《永恒的“黑石号”:一艘起航于唐代的沉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