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芋的故事
原创 赵基开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山芋的故事赵基开
秋日是收获季节,稻谷杂粮喜登场。
上海人称山芋,即又名红薯、地瓜、番薯等,是大众普通食材,原产于南美,现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山芋有“长寿食品"之称,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胡罗卜素、维生喜A、C及钙钾磷等微量元素,还有少量蛋白质。因含大量膳食纤维,通便排毒,辅助降压,抗衰老,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功能,由于脂肪含量较低,可减肥。但山芋糖粉含量较高,容易出现胃胀、腹泻现象,故消化道不适,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按山芋瓤的颜色,分红、黄、白、紫等,不过营养成份,大同小异。
山芋浑身都是宝,除果实外藤,叶都能食用,根还有药用价值。
乘黄包车吃山芋汤
70多年前,我还是孩童,平时不仅顽皮,嘴也很馋,一天午后,阿娘要我哄大表妹睡午觉,还承诺任务完成有奖励,我高高兴兴答应了,不久表妹呼呼入睡。醒来已是吃点心时分,阿娘说阿开今天表现好,带我去外面吃山芋汤,我拍手称快,还专门换一身出客衣衫,阿娘一手抱着小表妹,一手牵着我,在弄堂口,叫一辆黄包车,去五芳斋吃桂花山芋汤。
服务员将二碗山芋汤端上,热气腾腾,桂香扑鼻,汤中红心山芋糯糯的,汤汁甜美,色香味俱全,我一口气将山芋汤吃得干干净净,阿娘还把自已一碗中再分几匙给我。这次吃山芋汤,使我终身难忘。餐后还带回该店的特产绿豆糕、大肉棕。粮票买山芋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上海居民定粮每月24斤半,码头工人因从事体力活,达到48斤,而且副食品供应又十分匮乏,那时候把购粮证、粮票看得比钞票还金贵。
到最困难时期,这份口粮还不完全供应大米,要搭配一定杂粮,上海人习惯吃大米,对杂粮不适应,但也没有办法,不过供应杂粮中,提供山芋是例外,当知道今天粮店供应山芋,立即排起长队,因为大家对山芋还是很喜欢。一斤粮票可买7斤山芋,每一斤7分,买回山芋蒸着吃,也有放在粥里,都乐意接受。但大人一般控制小囡超量,怕粮食不够吃。大表妹正巧做月子,也常吃山芋汤,因为它还有一种功能,促进乳汁的分泌,催奶。山芋馒头
我在合肥念书时,生活条件比上海更困难,学生食堂伙食也越来越差,菜肴大多是咸莱、包心菜、空心菜,吃肉是十分偶然,但比起安徽农村还是要不知好多少了。主食由米饭逐步改为玉米馒头及粥,山芋也经常出现。其实山芋磨成粉,制成山芋馒头,味道还是不错的,就是不太耐饥,颜色也是墨黑,我们称它为铅球。
食堂师傅干方百计要帮助解决学生吃饱问题,在山芋馒头里加上野菜茅草根,馒头个子大了不少,但很难咽下口。这段难忘经历,也给我们这代人,一次人生考验。烘山芋
当年街头巷尾,推着小车卖烘山芋的摊贩,随处可见。小车上放圆桶炉子,把几块烘熟山芋放在圆桶上沿口,食客围着炉子周边,刚出炉烘山芋,拿到手热呼呼,吃在嘴里甜甜的。
学生时代放学回家经常一边走一边吃,但吃时心不能大太急,容易烫痛嘴。买烘山芋还有一个窍门,不拣太大个头,避免里子烘不透。烘山芋是上海特殊食品称号,北方称烤地瓜、烤白薯。农村把山芋放进炉灶里烘拷,十分普遍。特别进入冬季,烤山芋,特别香甜,烤时发出糖汁溢出滋滋声音。远远即可闻到山芋的焦香,格外香甜。现在街头还偶然见到烘山芋摊贩,但烘箱有的改为不锈钢方形烘山芋机。山芋干
分生熟二种,产自福建连城的红心山芋干为最著名,已有300多年历史,被取名为“金薯片“,还是宫廷贡品。色泽鲜红,质地软韧,营养丰富,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和北美。
另外还有一种将生山芋洗净,切成片状或条状,晒干或晾干。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家逃难到宁波乡下,舅妈从饼干箱中,拿山炒熟山芋干,招待我们,方方正正一块块,象饼干似的。吃起来很脆,味道还不错。山芋菜谱
山芋能做各式各样食品,除上述外还能做山芋饼、山芋酥、淋上糖桨的香脆山芋片、拔丝山芋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山芋藤、山芋叶俨然走上餐桌,成为一道美食菜,还获得“蔬菜皇后“称号。
粉丝以龙口粉丝为最著名,外观洁白,近年山芋粉丝崛起,虽然它外观灰色,印象较差但比绿豆、土豆制成粉丝耐烧,有咬劲,不易煮糊。凉拌,炒菜,红烧,均可。上汤粉丝大白菜,再加入肉皮、肉丝、皮蛋、海参等食材,是一道不错的莱肴。夏季凉皮,冬季火锅,都有采用山芋粉的趋势。受食客特别年青人青睐。
种山芋
山芋种植,土质要求不高,管理相对简单,产量不低,现在大江南北种植相对普遍。
我退休后在家小院里,种种瓜果,自得其乐。有一年别出心裁,心血来潮,想种山芋,去阅读书本,请教卖秧苗老伯,擦抢上阵。
首先买回几包营养土,加入地中,平整士地后,去莱场边马路边农民摊贩处买回秧苗,因为这老伯与我有点熟悉,对我说,秧苗品种较好,自家培植,不会上当。我还请教种植关键,带回家种植后,田边开了一条沟,排涝之用,因苗怕涝。生长前期加些氮肥,因茎叶生长离不开氮肥,夏日又加了一点磷肥,是长块茎时需要,当时也谈勿上田间管理,秋末刨出一大箩带丝连泥山芋,有大有小,喜出望外,留下大部份自家吃,这下可忙得老伴团团转,送一些给街坊邻居,送时特别提醒一句,是我自家种的。写自2020年I0月21日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赵基开先生赐稿分享!
原标题:《山芋的故事(作者:赵基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