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书单|从白令海到吐鲁番——欧洲人的亚洲探险史
钱成熙
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是欧洲考古学家、探险队和军人考察亚洲地理、文化、古迹的活跃时期,很多时候,一个人身兼多重角色,这期间充满了冒险、欲望、征服、斗争和牺牲的戏剧化故事。而这些考察队留下的大量考察笔记,也为后来者研究当时历史,重现当时场景提供了便利。本书单撷取了四部近期出版的探险、考察著作,展现了当时那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世界的一角。
蓝狐岛:彼得大帝、白令探险队与大北方探险;
[加] 斯蒂芬·鲍恩;龙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4
蓝狐岛是哪里?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极为陌生,但如果说到它现在的名字白令岛,那可算是大名鼎鼎。它的更名,来源于18世纪时,由彼得大帝谋划,由丹麦的传奇队长维图斯·白令(Vitus Bering)上校率领的3000多人队伍开展的北极科考行动“大北方探险”。这次行动的经费花费了彼得大帝整个帝国年收入的六分之一。而这次科考发现了白令海峡和阿拉斯加,开启了太平洋的皮毛贸易,极大地延伸了俄国的控制范围。但它的艰苦程度也远超想象,科考队成员伤亡惨重,白令船长本人也病死在极寒之地一座无名荒岛上,后来,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本书讲述的便是白令于1725-1730年、1733-1743年带领的两次勘察加和白令海探险的故事,并且根据探险队员的考察笔记和回忆录、相关档案资料以及研究性文献,重点描述了第二次勘察加探险最后一个阶段的历史画面:探险队被困蓝狐岛,在探险队员被坏血病折磨得死去活来、船只被毁、缺衣少食、蓝狐侵扰的情况下如何自救如何脱险。
德国博物学家斯特勒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刻画对象,他不知疲倦地寻找草药、捕猎动物,治疗队员的坏血病,改善他们的伙食,最后成功地将幸存者带出绝境。他所写的考察笔记,不仅记述了他对北太平洋地区的原住民、动物、植物的观察,还详细记录了他对考察队的观察,也是本书作者参考资料的重要来源。
该书最后描写大北方探险的后果,特别是对于北太平洋海洋生物和土著的影响,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在我们耳边敲响警钟:“斯特勒最具预见性的担心是,在这次远航中,他最重要的贡献并不是开辟了一条去一个新大陆的路线,以便继续获得科学发现,而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来了一群贪婪的猎人,要去猎取动物毛皮。他们无法无天,疯狂掠夺,导致了一个伟大奇观的毁灭,那本来是他希望去研究和保护的”。
中亚纪行:克什米尔、小土伯特和中亚诸地
[美] 贝亚德·泰勒;李郁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8
贝亚德·泰勒本身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家,1847年开始作为记者遍游亚洲、中非等地,后来成为美国驻圣彼得堡大使馆外交官,更能接触到俄国在中亚的探险活动。本书便是由他编纂众多探险家的一手著述撰写而成,至今仍被学界认为有地缘文化上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部作品初版于1874年,正值沙皇俄国征服中亚希瓦汗国的第二年,这段时期也是西方探险家对中亚大感兴趣、深入腹地考察的时期,书中也收录了许多英、俄竞逐中亚的史事。这些第一手的探险手记有着19世纪的文风,着眼风土人情和地理调研,经泰勒优美文辞的加工,兼有文献价值和文学韵味,盎然趣味。
本书的第一章对中亚的国家做了概述性介绍,包括地理区位、气候山川、人文历史等方面内容,尤其突出其地缘战略地位。第二章内容选自《马可·波罗行记》,重点对这位威尼斯探险家自意大利,经奥克苏斯河流域,至元大都以及在巴达哈伤、伊儿汗国等中亚诸地的所见所闻做出较为详细的介绍。从第三章开始步入欧洲人在中亚地区的近代探险。第四章到第十七章均选自19世纪下半叶欧洲探险家(基本具有军方背景)对克什米尔地区、中国新疆地区、小土伯特以及印度河上游诸地的第一手考察资料,包括自然环境、河流分布、山脉走向、城市防御、道路交通、主要城市、物产状况以及人文风俗等,内容极为丰富。最后一章以1873年俄罗斯征服希瓦为后记,算是对发生在19世纪英俄中亚大博弈结果的一个交待,也算是对编撰此书之目的的回应。
智慧七柱
[英] T.E.劳伦斯/著;蔡悯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10
作为“阿拉伯的劳伦斯”,T. E.劳伦斯的这本沙漠战争回忆录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现代史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术,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最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他们由麦加北部出发,经过烈日无水的艰困地带,穿越世人畏惧的内夫得沙漠,以落后的武器、匮乏的火药与粮食,一站站攻下延布、沃季、阿卡巴、马安,于同年10月直抵土耳其统治重镇大马士革,完成争取自由的首要目标。此时,劳伦斯还未满三十岁。
丝路探险
[德] 卡恩•德雷尔/著;陈婷婷/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8
德国在亚洲探险活动在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时非常活跃,如今的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等德国主要博物馆中中依然收藏着大量珍贵的丝路文物,本书作者卡恩•德雷尔博士是印度语言文化研究者,从2001年起便任职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负责管理德国四次中亚考察获取的大量文档与图片资料。本书便是他对德国考察队1902年-1914年在吐鲁番时的考察笔记的汇编。
吐鲁番考察队的此番考察目的是为了研究丝路北道沿途的石窟与寺院,足迹遍布高昌、柏孜克里克、库车、交河古城等地,通过考察过程,本书也向读者介绍20世纪初的考古队日常生活、新疆地区的动荡政局以及新疆民众的日常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图片资料非常珍贵,许多都不曾公开。而百年之后,当年的许多遗迹皆已消失作土,更凸显出这些图片的价值。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