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视热评:不会用智能手机和沉迷智能手机的老人共同面对迷失
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25日消息,上公交车无法出示健康码,被司机催促下车;看病挂号只能手机预约,“你们不能把老人拒之门外啊!” ……近期,老年人遭遇的这些问题频频引发关注。民政部日前表示,将以老年人为中心,推动解决老年人在民政服务中遇到的智能技术困难,避免给不熟悉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增加负担。
一边有很多老年人不会或者不能熟练操作各类智能应用,而另一边,则有一些老年人沉迷劣质短视频、“爆款鸡汤”,甚至屡屡跌入网络陷阱。近日一位六旬女士因为追星,陷入假冒明星视频骗局的新闻,让人们惊觉沉迷网络的不止是年轻人,为此有媒体还特别定义了这样的群体——“沉迷短视频的爸妈们”。
这些老年人群体看似两极,甚至割裂,其实共同面临着智能时代的“迷失”:他们或是没掌握接入网络的方法,没能踏上网络的快车道;或是接入网络却没适应节奏、反而被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带偏了。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转折点步入老龄阶段的人们,应该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新环境、新情况?
解决老年人上网的诸多问题,应打开一份“温情”链接。根据统计报告,我国还有近2亿的60岁及以上老人从未接触过网络。要消除这一“数字鸿沟”,各层面都需要给予暖心的帮助和支持。目前在不少家庭,年轻人会帮助老人使用智能软件;在很多社区,有老年大学等组织老年人上智能手机课,为他们融入智能时代打开一扇窗;而在更广阔的地域,网络基础设施正在修进深山、进入偏远村落,引入网络信号。此外还需要关注的是,有数据显示,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人在手机网络上呈现极致孤独的生活状态,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对“网瘾老人”,家人的陪伴关心、社区邻里的温暖贴心,才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保持身心健康的解药。
不让老年人“迷失”在智能时代,应提供一份细致入微的综合解决方案。社区机构、相关部门应把存在的问题调查捋清、动态细化,形成有体系的支撑,提供精准、精细化服务。各项服务领域应继续保留人工服务、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确保老年人即使无法使用智能设备,也能办理相关业务。要帮助老年人克服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智能技术的困难,多部门还应联合起来,深入研究老年人遭遇困难的具体情况和原因,提高涉老智能产品的适老性,真正满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预约服务、线上消费等方面的需求。
为老年人创造更友好的网络环境,还应有一份满足需求的市场蓝图。根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时代,5到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银发经济”有极大的发掘空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调查显示,老年人在社交、娱乐、资讯等方面的应用需求最多,而目前针对年轻人的网络应用多,适合老年人的应用产品十分缺乏。面对可预期的、规模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如何帮助老年人线上线下更好地生活,如何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发垂直、细分、好用的应用产品,市场需要拿出灵活的思路,迸发出应有的活力。
又是一年重阳节,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拥抱互联网、尝试新鲜事物。爱吃火锅的99岁奶奶、用东北方言分享日常生活趣事的80岁爷爷,他们分别在网上俘获了数百万、超过千万的粉丝,是亲人的温情拍摄分享、是网络的温暖力量,让他们和年轻人实现了不同次元文化的“破壁”对话。在这个智能时代,尊重老年人的习惯和选择、积极为他们创造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让老年人活出自己的精彩;也让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获得感。
(原题为《热评:打开一份“温情”链接,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