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接近尾声,中文学科发展如何?

郭茂全 张涛/微信公众号“社会科学报社”
2020-10-22 21:10
中国政库 >
字号

自2017年“双一流”的名单公布已经过去了三年,目前第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基本周期接近尾声,而2021年的“双一流”大学又将重新洗牌。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改进高等学校评价机制,“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高校争创世界一流”。

近年来,为了推进文科创新发展,服务国家社会需求,我国相继开展了新文科建设、强基计划等新措施,对接国家需求,以此优化专业学科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近日,由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主办、兰州大学文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国内30多所重点高校的中文学科负责人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了新时代中文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相关话题。

一流中文学科建设的方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几乎所有人文学者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全球人文”的讨论中,全球化的到来使得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有可能从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人文”话语体系中占据更高位置。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科学大师,同时还要有一个一流的人文环境和一批卓有成就与影响的人文思想家。西藏大学常务副校长金永兵在致辞中强调,中文学科的发展要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自觉意识,要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安全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奉献力量。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与新文科建设的需要,中文学科的研究要打破传统的方法与路径,增强交叉研究、比较研究,中文学科内部与不同区域中文学科要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共同推动中文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各高校在一流中文学科建设中立足办学实际,发挥学科优势,不断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各高校中文学科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做法。例如,南昌大学中文学科确定的学科建设思路是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南昌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江马益指出,未来将探索两宋文献和文化领域,期待从两宋文化繁荣的历史经验中探索新时代中华文化自信与繁荣的新路径、新环境和新成果。他认为,文化传承和创新应该处于中文学科建设的核心地位。而内蒙古大学的中文学科则立足于地域历史文化。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魏永贵介绍说,他们的中文学科着眼于发挥地域文学优势,打造特色学科建设,“目前在元代文学学会成立、期刊创办、元代文学文化文献资料购置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表示,特色中文学科发展尤其需要在学科融通间借力:“近年来兰州大学文学院确立了文学与艺术学交叉融合的发展思路,立足祖国西部大地办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应在保持自身专业属性的基础上,做好跨学科拓展合作,这需要从顶层设计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方面加以落实。

新文科建设不仅仅是学科建设

2018年8月,我国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正式提出“新文科”这一概念。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标志着国家“四新”建设工程正式开启。由此,“新文科”从概念提出走向正式实施。

新文科背景下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如何实现观念转型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这是当前我们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中文学科内涵式发展的一项艰巨的时代任务。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指出,建设新的中文学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比较多的: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学既有研究传统与国外文学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顺应文学学科与语言学科不同特点和发展规律,三是如何促进中文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融合。这些问题都比较宏观,但是不能坐等答案,应该边做边思考。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都表示,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可能也面临着一次革新。新文科“新”在具有新的学科使命、理念、内容及建设手段,现代社会的复合型需求使得学科发展越来越趋向于综合交叉,传统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将发生显著变化,与理工科新兴领域进行交叉融合,成为新文科内容的重要增长点。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世年认为,新文科不仅是一个学科建设的问题,更是一种方法论,新文科的目标向上要支撑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国家战略,向下涉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中间则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新文科不是单纯的学科建设问题,必须要依靠整个学科的建设。新文科建设是传统文科的学科重组,要求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到哲学、文学、语言研究中,是对传统文科的外部改革,也是文科内部的一种自我革新。 

与会学者认为,国外的新文科发展较快,国内的新文科建设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综合性、跨学科人才缺失,受限于现有人才教育背景的单一,还未实现真正融合,急需开展多学科的融合,完善评价体系与课程设置。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介绍了南开大学的经验和做法。当前,该校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建立了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环境,中华诗教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古代汉语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古代礼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组成了“优秀传统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他认为,新文科建设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要迎难而上,先把基础工作做起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指出,要更新课程,开设新课,更新旧课,扔掉“水课”;需要处理知识、能力、素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方长安指出,新文科定位首先是“文科”,其次是“新”,“新”就是把文科回归到文史哲这个“大文科”,打通文科边界。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师资还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中文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应适应新文科建设的需要,引进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师资。 

不能在数字人文潮流中

丢失“中文”的底色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使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进入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促使文科的建设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数字人文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我们面临的新使命要求我们要承担新的社会责任,人文学科不再是纯粹的语言文学研究的学问,而是要突破原有的学科管理,走向应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西南交通大学文学院院长石磊指出,数字媒介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文艺与审美的实践。例如,传统文艺因为网络技术的介入,在文艺形态、文艺传播、文艺消费以及文艺边界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审美活动因为虚拟技术而引发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创作者-读者”这种二元主从关系,变成“受众与创作者”的去中心化的多维动态交互关系。数字化推动了文理学科之间的对话,促进二者在“技术-社会”层面的交汇交融,促进了新文科的跨学科融合汇通。

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搭建数字人文研究平台,以技术手段营建自身的研究与教学特色。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胡可先以自身经验说明了,建设与利用数字人文平台是促进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大学中文系与美国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领衔共建的“学术地图发布平台”,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学,涵盖群体性数据和个体性数据两大类。群体性数据如《全宋文》《全元文》《全元诗》《全金元词》《列朝诗集小传》中的诗文作者分布;个体性数据集中于诗文作者行迹图与社会关系图的分布等。这一平台使纸本文献得到了可视化呈现,与中文学科的教学科研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数字人文为反思新文科建设带来新的契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苏仲乐指出,技术的变革对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将产生颠覆性的作用,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将会不断弱化或淡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好新文科建设,必须对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模块设计、教学评价体系都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同时,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也提出,虽然科学技术给中文学科的发展带来许多便利,但“中文”的底色不能丢失,依然要强调对“经典”“原典”的阅读,“喜新但不厌旧”,重视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数字人文也对高校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沙先一指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生成、信息获取包括学习环境等都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如何探索建构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院系需要结合线上线下,引进优质课程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过程性学习的监控系统和评价系统。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27期第4版,原题为《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接近尾声,中文学科发展如何? | 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蒋子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