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月谈:青少年网民,如何避免成为“喷子”和“键盘侠”?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10月22日消息,“祖安文化”、暗黑画风、饭圈互撕、网暴人肉……青少年网民涉世未深,却较早地面对网络社会的种种阴暗面,有的甚至被深度卷入网络漩涡,深受其害。时下,媒介无处不在,传播无孔不入,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网,已成为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应成必修课
“网络是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用好了利大于弊。但近些年网络乱象频繁出现在大学乃至中小学校园,恰恰说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应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明辉说。
“媒介素养”最早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在上世纪提出。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中心指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生产及思辨反应能力。在我国,媒介素养多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和公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只针对媒体人有媒介素养要求,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作为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普通公民也应具备这一素养。”谢明辉说。
不过,当前社会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义务教育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完善,未成年人网络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网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缺失。调查显示,未成年网民中学习过以上知识技能的比例均未达到60%。
“每次下课,都能发现QQ还没退出就走了的学生,部分学生网络自我隐私保护意识较差。”宁夏银川市唐徕回中信息技术老师雍桂春说。
媒介素养亟待纳入国家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银川市实验中学校长白云峰认为,在网络媒介素养方面,如不抓紧教育,难免出现个别学生用网跑偏现象:或最终养成看戏“吃瓜”和事不关己的泛娱乐化心态;或跟风从众,被网络水军、职业喷子“带节奏”,最终扰乱网络秩序。
媒介素养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而校园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场所。“有关网络信息的媒介素养,如果课上不教,学生只能靠自学。可学什么,学成什么样子,学校、家庭都很难掌握。”银川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笑说,要将媒介素养纳入国家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通识教育课。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完善媒介素养教育,重点将上网技能、防止沉迷、自我保护、信息甄别等能力作为必修课。
在银川,部分学校已在摸索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白云峰说,他所在的学校强化了校园网的监测管理,拦截网络不良信息;同时直面网络学习资源和热点问题,要求各班围绕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话题,每学期开展三四次主题班会,提前“打预防针”,引导学生安全、绿色、文明上网。
谢明辉认为,小学阶段是未成年网民的网络懵懂期,初中阶段是网络社会属性形成关键期,因龄施教很重要。小学生要了解网络危害,从小培养网络自控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初高中学业加重,不一定开设独立课程,但可以穿插一些章节,渗透到语文、思政、信息技术等各学科。
同时,受访教师坦言,在校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配套的教师培训。目前,媒介素养能力对许多教师而言仍是陌生概念。要教导学生,需要优先提升教师对媒介素养的认识。
网络社会也是现实社会。网络不良信息已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媒介素养教育要立足现实德育,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老师王淑珍说,要帮助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全面分析问题,学会尊重与包容,不做“喷子”和“键盘侠”。
(原题为《青少年网民,如何避免成为“喷子”“键盘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