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男童闯进女厕所后:被无视的隐私与消失的爸爸

2020-10-22 11: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狐狸罐头 狐狸罐头

文 | 酒颜君

设置了男童便池的女厕所,还能叫女厕所吗?

近日,有网友反映山东省淄博淄川区SM商城在女卫生间设置男童便池,对于公共场所安排这样的“特殊服务”,让许多人从生理到心理都倍感不适。

商场负责人表示,在女厕设置男童便池本意是为了方便带孩子的妈妈。从商业角度考虑,商场此举表面上确实能方便一些女性顾客的需求,让她们在购物时没有后顾之忧,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质服务。

可就服务体验来讲,为了个别人的便利,将其他女性的隐私置之不顾,这样的服务质量好吗?

商场原本的一片好意,最终演变成一场关于儿童性别意识教育、公共空间隐私保护,甚至丧偶式育儿、男女平等的争论。从多个层面来看,在商场的女厕所为男童设置小便池,是一个不恰当的选择,这完全是商场自以为是、一厢情愿的举动。

1

事实上,这个吵翻天的操作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不久前媒体就曾报道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女厕所设置了一个男童的小便池,并且已经持续了5年之久。医院同样是出于关爱女性的理念,为带孩子看病的妈妈提供方便。

“图个方便”“和妈妈分开不安全”“孩子还小”,在这些看似都是优点的借口下,本不该出现的小男孩为公众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于此同时,出入异性所属的空间,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

家长们经常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因此忽略关注小孩子性别认知的形成。实际上,孩子两、三岁左右就开始有性别意识了,他们开始意识到世界上有些人和他有点不一样。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3-5岁时会逐步获得性别图式,这几年的成长过程也正是他们性别角色建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幼儿的性别教育起步较晚,且一直未受到重视,被妈妈带进女厕所的那个年龄正是形成正确“性认知”的关键时期。有了正确的“性认知”才能初步地判断自己的性别及性别之间的差异,保证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从目前的性别角色教育情况看,大都集中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这三个大的方面,父母责任几乎是缺位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性别定向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发展起奠基作用,然而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性别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试想在自己觉得带儿子很便利的同时,如果有妈妈带着女儿上厕所,就不仅仅是尴尬的问题了。

即便这位母亲可以不顾及他人感受,可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思想感受,但凡有点正常性别意识,其实也不会想被异性看。幼儿园努力教育孩子们性别区分和独立意识,怎么回到家长手里,反而生活不能自理了?

对于父母来说,不要形成那种不方便,孩子小,就可以带着去女厕所,女浴室也无所谓的想法。要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性别意识,让他们知道男女有别,懂得性别尊重,不能混淆了孩子对于性别的正确认识。

2

不光卫生间,日常生活中,还有诸多私密性较强的女性空间,频频有小男孩乱入的现象。在健身房,年轻妈妈带着男童进了女更衣室;在公共澡堂,妈妈带着儿子在女宾部搓澡;商场里,除了女卫生间的男童便池,在服装店的女更衣室同样会碰到小男孩。

这不是尊老爱幼、女人何必为难女人的道德问题,哪怕他是个孩子,对于成年女性讲,他已经具备异性的特征,况且儿童的性认知年龄越来越早,加上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引导,很难确定出现在女厕所的男孩子都是“无知”的,他们的存在就是对其他人隐私的侵犯。

父母对孩子往往有着无下限的宽容,小学老师给9岁学生普及怀孕常识都要被家长吐槽,“孩子还小”。在家长眼里,自己的子女无论长到多大永远都是孩子。带男孩去女澡堂并且振振有词“我儿子还小”的,不是一个两个。

公共女厕设置的男童便池,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年龄限制,多大的孩子可以使用,怎么管理都是问题,八九岁男孩还带进女浴室的大有人在。我们不去恶意揣测每个小男孩性质优劣,但不得不承认“小色狼”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况且从公共卫生间的现实使用情况来讲,“女性如厕难”“男女卫生间分配不合理”“女卫生间私密性差”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改进过程中本应从女性视角去寻求最佳设计方案,可使用率高,排大队的现状不仅得不到解决,还要被瓜分出来一部分,让渡给需要方便的男童。

被压缩空间的女厕所让小男孩和妈妈得到了方便,被冒犯的其他女性在公共服务的设计上被完全牺牲掉了。商场在女厕设置男童便池,是在为本身不当的行为提供便利,这等于让所有女性必须为男童牺牲隐私保护权,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带男孩子走进女厕所,这一过程不仅让女性的隐私失去保护,更不能忽略的是男童的隐私也被赤裸裸的曝光了。

性教育的忽视导致儿童缺乏正确的性别认知,从而使儿童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保护自己。在女厕所使用小便池,在来来往往的异性面前裸露下体,这种做法会淡化孩子对隐私部位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孩子未来防范性侵害十分不利。

3

对于方便妈妈带儿子上厕所这一现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爹去哪儿了?一时间,丧偶式育儿的焦虑再次被点燃。

“父亲不参与育儿”“带孩子的都是妈妈”,商场女厕所的男童便将这个刻板印象发挥到淋漓尽致。

在家庭生活中,作为母亲的女性总是被赋予生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女性承担孩子的家庭教 育任务被视为理所当然; 而作为父亲的男性,自小被传统社会赋予了“养家者”这一工具性角色,而非“教育者”角色。

若非抱着这样的刻板印象,在儿童如厕的便利性上,为何商场只考虑了妈妈带儿子的情况,从不见同时为带女儿的爸爸提供特殊空间?

父亲参与育儿的意识弱和程度低一直备受吐槽,但是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的爸,不抬杠的讲,父亲总有不在身边的时候,妈妈带小男孩上厕所总是有需求的。

给女卫生间设置男童便池的重点不是争论父母双方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而是公共场所在服务设计带了一个坏头,他们默认来商场购物又带孩子的只能是母亲,照顾孩子解决生活问题的也只能是母亲,并且将这个刻板印象公开化,深入化。

正是因为如今男女两性在参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 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呈现出"女性化""母职化"倾向,社会层面才应该积极构建"双性化"家庭教育参与模式,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否则,即便父亲想参与,也没有条件。

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需要为双亲参与家庭教育特别是为父亲的参与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比如一个家庭妇男带着想上厕所的女儿,这时候他却没有选择的余地,既不能闯进女厕所,也不能女生去男厕所,商场不完善的设置限制了父亲参与育儿的机会。

让男童方便随意进入女厕所,这种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设计,同时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建立、与性有关的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易导致性别偏见和不平等。

在这场关于厕所的争议中,能被看到的吐槽大多是来自于被侵犯的成年人,那些被家长带进异性卫生间的孩子没有发声的机会,大人们异样的眼光和嫌弃的表情,甚至最终转化为成人之间的争吵,都可能会对幼小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即便没得选择,做错事的不是他,只是被父母带着走错了的空间。

那些图方便的妈妈,是时候让你的儿子回归男性空间了。

参考资料:

刘敏,母婷婷,林鑫.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问题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99-100.

张琪. 女性视角下公共卫生间设计与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 罗伯特·费尔德曼 著, 苏彦捷 邹丹 等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李佳洋,刘文利.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性别平等教育[J].江苏教育,2020(48):27-29.

梁丽霞,鹿森.男女两性参与家庭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06):83-89.

原标题:《当男童闯进女厕所后:被无视的隐私与消失的爸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