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k
- +142
大英博物馆“北极”特展,探索北极原住民的文化与创造力
北极圈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区域,亦是极昼和极夜现象开始出现的分界线。在这占地球面积为4%的极端环境中,生活着400万人口,其中包括40万土著居民,他们主要依靠狩猎、捕鱼和驯鹿放牧为生。
大英博物馆新展“北极:文化与气候”是该馆首次举办以“北极及其土著居民历史”为主题,通过出土文物、摄影作品、当代艺术作品等,呈现英国收藏的与北极相关的藏品,揭示当地土著居民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在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琼斯看来,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展览,赞扬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北极地区的文化与艺术创造力,也批判了斥责现代工业对北极地区生态影响。
展览“北极:文化与气候”展出从北极地区出土的多件物品,年代最早可追溯至2.8万年前,在西伯利亚冻土层发现。重要展品包括8件驯鹿皮制作的冬装;用鲑鱼皮制作的家用包袋;用独角鲸骨与北美驯鹿的鹿骨制作的雪橇;鄂温克族青铜面具等。

《爱斯基摩人乘舟捕鲸》,摄影师:Kiliii Yuyan
展厅内,捕鲸服高高挂起,仿佛肌肉发达的船员仍在衣服里,隐约可见。这套服装是《白鲸(Moby-Dick)》中提到的,是深入了解北极文化的亮点之一。它由格陵兰西南部的因纽特人(Kalaallit)在1834年之前的某个时间创造,就如同现代救生服,甚至可以通过对管子吹起使其膨胀。不同的是,它是由海豹皮制成的。身穿这种防水盔甲,猎人能从一艘小船跳到鲸鱼的背上,然后使用鱼叉。它是一种神奇的服装,不仅是浮力辅助,还被认为可以赋予船员海豹的力量,让他们能够在漂浮中忍受最冰冷的海水。

海豹皮做成的捕鲸服魔术服,已有200年历史。
展览“北极:气候和文化”中呈现的物品超出了其实用性。您会感觉,并想象几千年来,居住在地球上最恶劣地区之一的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是如何利用植物群以及周围的大部分动物来制作工具的。在19世纪,有一个用鲑鱼皮制成的包,而在公元前3世纪,一个北极武士则戴了一个鲸鱼盔甲,这表明了北极各民族之间组织起了冲突。同时,展厅中一对公元200至400年之间的海象牙雪镜看起来像是科幻电影《北极朋克》的道具。
展厅中的许多物品都没有显示出特定的时间性。英国旅行者约翰·怀特(John White)的画作来自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统治时期,描绘的是因纽特人女人和她刚出生的儿子,后者正从帽子中窥视这个世界。在边上的视频影像中,一位21世纪的北极妇女解释了今天的她们是如何制作和使用相似的加大版的防风兜帽来裹住孩子。而从精心制作的衬毛皮的服饰和雪橇来看,在因纽特人或萨米人的环境中长大似乎很有趣,即使这些东西是他们是为解决生存问题而设计的。在北极圈,似乎每天都是圣诞节。

约翰·怀特绘制的北极地区的母亲和孩子
鉴于北极的当下状况,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展览,是一个惊喜,大英博物馆对此没有任何保留。展览开端,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标为我们揭示了北极的冰块已融化了多少。但这样的现实也为我们带来了新东西及转折点。我们看到有关北极熊饥饿的纪录片。 我们了解到它们的困境的这一事实并没有使故事变得更加痛苦。不过,我们所不了解的是展览揭示的那里的人的故事。当然,对那里的人的不了解,并不影响我们对那里物种的了解。

象牙雕刻品(Carved ivory model group of a dog sled)

海象牙手镯,俄罗斯亚纳遗址,公元前28,000–26,000年
我们所有人的曾经的生活就像这里所解释的:3万年前,冰覆盖了欧洲。随着冰川的撤退,农业和城镇得到了发展。而这场展览捕捉了选择继续在冰河时代生活的人们。一个萨满的鼓上覆盖着神秘的痕迹,这是在17世纪的挪威,从一个被指控为“女巫”的萨米人手中夺来的,这也证明了一些考古学家在洞穴艺术品中发现的类似信念。为什么要继续在冰上生活? 因为“石器时代的经济学”可以提供很多东西,并满足很多条件。这里叙述的世界看起来很幸福。

策展人Amber Lincoln看着由驯鹿皮制成的儿童套装,以及由驯鹿骨和浮木制成的雪橇

雪橇(Sledge)
因此,尽管我们想到北极时会有不祥的预感,但这又是一种令人振奋的相遇。这些物品是现代生活的替代品。这个世界上,艺术不是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艺术世界”的商品化奢侈品。每个人都可以做东西,将日常物品变成了美丽而神奇的事物。包括展厅中的定制于1960年代的带有雪橇的座椅,包括1960年代定制的带有雪橇座椅,挡风玻璃及持箭头的人。
但这又是另一种思想挑衅。动物在这里无处不在,它们既是图像又是神话题材的图腾,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 象牙、兽皮、鳞片和内脏,北极的人们发现的生物用途令人眼花缭乱。而捕鲸服所表现出的尊重与必要的暴力与现代经济的工业屠杀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北极的动物,如鲸鱼濒临灭绝,又或是北极逐渐融化的,并非是传统的北极文化。当地的这些人民生活在自然之中,并与自然保持着平衡。

雪镜,叶尼塞(俄罗斯),制作于1879年以前

麋鹿勺(Elk spoon)

海象牙材质的针(Walrus ivory needles),俄罗斯
这场展览最终是对时尚的斥责。因为智慧的人类是一个怪物,先是消灭了猛犸象和尼安德特人,并从那里继续发展。展览揭示了更人性化的人类观。人类不是魔鬼。北极的人民生活在那里。对,他们是猎杀北极的动物,但并未破坏它们的世界。如今,这场罕见的展览使我们看到了人类的英雄气概。而那只海豹皮服饰是疯狂的,是聪明物种惊人的纪念碑。这些聪明的物种跳到了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的鲸鱼背上。

针叶林或北方森林, 摄影:Kiliii Yuyan
展览将展至2021年2月21日。
(本文编译自《卫报》,作者Jonathan Jones系艺术评论员。)

- 黑冰剑:英雄谈不上,至少她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好人,但人无完人,也会有缺点也会犯错
- 2020-10-18 ∙ 未知36回复举报
- 乔伟光:那为什么要造假?追求什么🤔
- 2020-10-18 ∙ 云南9回复举报
- 简单的生活:于鑫慧就是英雄, 我们没有资格批评人家
- 2020-10-18 ∙ 上海回复举报

- 乔伟光:一码事归一码事,做好事值得称赞。但虚假信息是为了追求什么呢,虚荣?后者不值得鼓励,
- 2020-10-18 ∙ 云南39回复举报
- 简单的生活:说的很实在
- 2020-10-18 ∙ 上海回复举报




- 黑冰剑:英雄谈不上,至少她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好人,但人无完人,也会有缺点也会犯错
- 2020-10-18 ∙ 未知36回复举报
- 乔伟光:那为什么要造假?追求什么🤔
- 2020-10-18 ∙ 云南9回复举报
- 简单的生活:于鑫慧就是英雄, 我们没有资格批评人家
- 2020-10-18 ∙ 上海回复举报

- 乔伟光:一码事归一码事,做好事值得称赞。但虚假信息是为了追求什么呢,虚荣?后者不值得鼓励,
- 2020-10-18 ∙ 云南39回复举报
- 简单的生活:说的很实在
- 2020-10-18 ∙ 上海回复举报




- 23人受审
- 外交部回应越南改造我柏礁岛
- 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来了

- 牧原股份声明:未收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出的调查通知,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 国内期货夜盘开盘涨跌不一,沪金涨0.26%

- 杜甫的诗《蜀相》中,“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上一句
- 网络流行语,指孩子回到学校上课的日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