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郭黛姮:潜心20载,让圆明园在虚拟世界重生

2020-10-21 07: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杨昕璇 人文清华讲坛

光影感映展

重现圆明园辉煌

北京新首钢冬奥广场北,工业遗产第七炼钢料筒仓内,人们穿行于珍奇繁盛的树木、潺潺的喷泉水景、形态各异的宫殿中,体验清代帝王在皇家园林中的日常起居。最近回归的金光闪闪的兽首端坐到它原有的位置海晏堂,西洋楼阁与中式殿堂和毗邻而立……是的,我们“来到”鼎盛时期的圆明园。

“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现场

在近日举行的 “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中,圆明园,这座160年前毁于英法联军大火的万园之园,在严谨科学研究与创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双重加持下“重生”,成为北京新媒体艺术展映的一大盛事。

“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复原的武陵春色场景

而在这些五彩斑斓的光影背后,是著名建筑史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先生及其团队近20年的心血。

探寻圆明园

“甲方”意志

郭黛姮先生坦言,虽然上大学时常到圆明园写生,但当时和许多人一样,只是觉得这里荒草丛生,并不知道遗址的意义。

而她真正着力于圆明园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彼时,郭先生主持了珠海一个旅游景区——圆明新园的设计工作,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加以复原,“轰动一时”。

在郭先生眼中,圆明新园的复建仍然无法真正重现圆明园的辉煌,1999年,她申报了《圆明园档案资料的研究》这一课题,“当时的设想就是先建立一个关于圆明园的数据库,其实对电脑的概念很模糊,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 但之后,圆明园管理处联系到郭先生,希望展开进一步的研究规划。

正如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治》所说,“造园三分匠人七分主人”,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从写实发展到写意,每座园林都凝结了主人的思想精华。郭先生认为,要想真正理解圆明园的造园手法、整体气韵进而复原其完整格局,首先必须回溯园子的主人——清朝帝王们的审美理想及其对圆明园的定位。团队全面查找历史档案,通过查阅《起居注》,发现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园林,更是从雍正到咸丰5朝清帝治国理政的中心,地位不亚于紫禁城。

圆明园原是康熙四十六年赐给皇四子胤禛的园子,由康熙御笔赐名。雍正帝登基后决定扩建它,请来风水师看风水;风水师说:“天下山脉发于昆仑,以西北为首,东南为尾,……此天下之大势。”圆明园内“亦是西北为首,东南为尾,九州岛四海俱包罗于其内矣。”于是,雍正帝效仿中国的版图对圆明园进行建设,并在西北角堆假山,强化昆仑意向,将核心区-自己的寝宫所在地,开凿河溪,形成九岛,仿邹衍天下九州之说,命名为九洲清晏。在前部兴建正大光明殿,以及朝政办事机构,御以听政。在紫禁城守孝三年后来到圆明园,但发现大臣们无人上奏折,于是对内阁发出谕旨“朕在圆明园与在宫中无异,凡应办之事俱照常办理。若因朕在圆明园尔等将应奏之事少有迟误,断乎不可。”使圆明园成为淸帝临朝理政的重要场所。

据郭先生的博士生贾珺(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统计,雍正皇帝即位以来,驻跸圆明园的天数平均超过200天/年,远大于他住在紫禁城的天数

圆明园的前朝后寝复原图

乾隆帝即位后,开始认为圆明园是“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的大型皇家园林。命宫廷画师绘制了《圆明园四十景》图,于乾隆九年问世,可以说这套图是当时圆明园全貌的写景图。不过到了乾隆十年,又在圆明园东侧兴建了长春园(圆明三园之一),作为自己归政娱老之所。乾隆一生在圆明园居住了80多年,为了解乾隆时期的圆明园,郭先生查阅了乾隆为圆明园写的2000多首诗词,发现圆明园既承载着乾隆的命运和理想,也见证了他的是非功过。

乾隆九年《圆明园四十景》图选

嘉庆即位后,将圆明园附近的附园整合成绮春园,完成了圆明三园的建设。其后道光和咸丰也对圆明园有不同建设。

郭先生认为,圆明园反映了五位帝王的治国理想、审美情趣,同时也折射出几朝政治与经济的变化。

圆明园建设不断发展变化

深挖史料

如侦探破案

真实性和尽量完整是郭先生率领团队进行圆明园复原工作的首要原则。

然而,圆明园遗址信息量不足,较多历史资料佚失,关于圆明园的形象资料除了《圆明园四十景》图和西洋楼的铜版画较为精确外其他都无法直接参考。如何获取关于圆明园原貌的信息?

人迹罕至的圆明园遗址里,经常能看到郭先生和学生们的身影。在一人高的草丛里,他们艰难摸索前行,在这样的摸索中,上下天光遗址的台阶、杏花春馆遗址的山洞与假山、天然图画遗址的湖心岛等一一重现天日。

除了实地勘察测绘,郭先生及团队还深入挖掘史料,仔细爬梳,对照样式房遗存图纸、《圆明园内工则例》《内务府奏销档》《帝王穿戴档》《起居注》《乾隆御制诗》和以《圆明园四十景》图为代表的相关书画作品等图文档案,研究圆明园中各类人物特点与各项活动情况,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方针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手法,从历史文化、山水环境、建筑艺术、园林植物、室内装饰、人物故事等各方面进行整合,以此推断其场所空间特质。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建成的圆明园内的第一座欧式大殿,由宫廷画师、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是中国皇家园林第一次引入西洋景观,在造型上将欧洲流行的巴洛克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语汇结合,其开创性的独特形制使得在复原过程中少有资料记载和案例可以参考。郭先生的团队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不断解谜。

1873年,德国摄影师奥尔末曾拍下被毁后的谐奇趣遗址,他在日记里说:“这里的装潢……五彩缤纷,如彩虹般绚烂……观者不禁怀疑自己来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郭先生读到这段文字后很好奇,“我们当时就去查资料,原来大家知道圆明园里有琉璃瓦做的屋顶,像远瀛观是三层琉璃瓦屋顶,但资料记载琉璃瓦也就那么几种,怎么会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了?后来我们又去圆明园的库房去找文物,最后在库房找到了谐奇趣的一些琉璃花纹,各种颜色都有,原来当时的工匠把这些西洋式的花纹做成花边,镶在门窗的周围,相当于门套、窗套,墙上也有琉璃花纹。所以最后我们复原谐奇趣时,就把这些现成的花纹拿出来对号入座,找到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位置。”

谐奇趣遗址老照片(奥尔末摄)

谐奇趣琉璃装饰

谐奇趣复原图

3D复原

圆明园历史图谱

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集大成者,圆明园自1860年被毁后,国人心中始终怀有一窥其盛景的期待。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社会上希望“复建圆明园”的呼声不断高涨。

继承了梁先生学术研究思想的郭先生反对全面复建:“圆明园目前定性为考古遗址公园,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把载体换成新的,就看不到原来的东西了。圆明园被毁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部分,若是随意更改就违反了保护文物的法则。”

而已有的学术成果倘若按照平常的文字、图纸形式呈现,对于公众来说着实略显艰深,郭先生认为有必要给出具体的形象,使人们看到万园之园的盛世容颜。

2009年,郭先生的团队联合清华大学设计院数字城市研究所,开始数字化复原圆明园。

圆明园自1707年建成到1860年被毁,150余年间改建频繁,情由各异,甚至历劫之后,同治、光绪两朝都还意图重修。如何准确体现它不同时期的变化?

团队依据档案信息,结合相关样式图样,参考现存完好的同时代清代官式建筑,分析研究营建技术时代变化的非常规做法,有的是结合不同帝王的喜好,或是出现了火灾之类的自然变化,对不同时期圆明园的建筑变迁进行了复原。

乾隆九年的“上下天光”

道光时期的上下天光

咸丰时期的上下天光

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团队根据史料记载或依据同期遗存建筑特点,分别对木作、砖石作、油饰、彩画、室内装修、楹联匾额、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设计复原。每处建筑都从内部结构做起,柱、梁、斗栱、椽子、门窗、瓦件、吻兽等都力求真实还原;彩画依据档案记载,按照不同的时代风格绘制,从而在一个个景区分别体现出时代风格和场景的变化;个体建筑与山水、花木之间的关系,一座山的高低、一池水的宽窄,一棵棵树的不同品种、种植的不同部位,乃至一块匾的名称、字体、颜色都一一进行了推敲。在建筑的木结构复原方面,有的建筑几乎可以与原状100%的吻合。

数字复原过程中对于建筑造型的表达,完全建立在前期扎实的科研基础上,每一个数据都力求精确,每一个建筑单体的三维模型要求包含两万至十五万个面。而一般人所做的复原仅仅包含三千至两万个面的建筑单体,认为已足够精致。3D模型不仅包含了遗址模型、建筑复原模型,还包含了山水、花木、假山等复原模型。

80余位专业人员,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光阴荏苒,在圆明园建园310年之际,由郭先生的团队精确复原的景区已达全园总量的60%。万园之园跨越时光,终于展现在大家面前。

“从正式列为课题到现在20年了。这20年来圆明园记不清有多少趟了,看的文献也数不清了。但对于研究来说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要研究的。”回忆起与圆明园共度的岁月,郭先生满是感叹。

杏花春馆

别有洞天

天然图画朗吟阁

慈云普护自鸣钟楼

遗产保护数字化

在前进

实际上,遗产保护领域数字化应用至今,各种各样质疑的声音仍不绝于耳。一种是质疑技术手段太炫目,缺乏内容;另一种是质疑资料都存在硬盘中,对展示研究工作没什么帮助。而数字圆明园研究团队让圆明园复原研究落地,以多样方式亲近大众的努力有力回击了这些声音。

研究团队将复原成果植入圆明园景区导览系统,其中包括108个景区的629项信息、520张景区复原图和19段复原视频,供人们游览时对照观看;并与专业影视团队合作,拍摄《远逝的辉煌》圆明园数字纪录片,将实景拍摄与虚拟数字内容叠加,呈现出极富艺术性的效果;推出一系列面向不同读者群体的图书,既有专业的学术类著作、论文集,也有向社会大众进行科普推广的普及型书籍;近日,“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开展,又为大家带来了数字文物加沉浸式多媒体时空舱的全新形式。

圆明园智能导览系统

《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

这种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技术结合的创新模式将严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既能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也通过社会化运营形成良性循环,为国内外情况相仿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项目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在研究圆明园的过程中,他们重新回忆起十八世纪在欧洲曾经发生的中国园林热,圆明园所代表的中国园林通过传教士的书信传到欧洲,走向了世界。当时欧洲很多王公贵族都想仿造圆明园这样的花园,并曾托人寻找资料,乾隆九年(1744年)的木刻版《圆明园四十景》图,被重新做成铜版画,编入供建筑师设计参考的大型类书《新潮园林详述》第四卷中的第十五、十六册,著名的英国皇室建筑师钱伯斯曾发表《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称:“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英国1775年度切斯那在《论花园构成》中说“1757年钱伯斯先生所介绍的……中国人关于花园布局的观念,在英国和法国造成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时的英国自然式园林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什么圆明园的景观会那么令人憧憬?数字圆明园或许能够回答。

目前郭先生团队已经决定将数字复原文化遗产项目的范围扩大至北京三山五园区域。期待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远去的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数字化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郭黛姮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当今中国建筑史领域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现任北京圆明园研究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她师从建筑史大师梁思成先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从事古代建筑史的学术研究工作,在《营造法式》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多个不同领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主持维修杭州六和塔、雷峰塔重建工程、珠海圆明新园设计、登封少林寺扩建、北京恭王府修缮、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圆明园数字复原等项目。今天“万园之园”圆明园得以在虚拟世界重生,正是来源于奠基人郭黛姮先生的执着追求和首创精神。

原标题:《郭黛姮:潜心20载,让圆明园在虚拟世界重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