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四史·知院史】百年仁济的红色基因(五):上海最早的骨科病房
抗战期间,在救治伤员的工作中除了牛惠霖牛惠生兄弟的杰出贡献,还有一位医师值得我们铭记,他就是中国骨科创始人之一的叶衍庆教授。
——————
——————
▲叶衍庆教授
叶衍庆,男,1906年生于江苏苏州,一级教授,九三学社社员。1931年,叶衍庆从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来仁济工作。当住院医师四年后,于1935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1937年获得骨科硕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皇家骨科学会会员。
叶衍庆后来说:“在利物浦的几年,我懂得了骨科的基本规则,我们要正规地使用这些规则,才能在治疗工作中,不犯或少犯错误。”良好的机遇为叶衍庆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1936年秋他以优异的成绩修完各门课程并获得骨科硕士学位。1937年英国骨科学会承认他英国皇家骨科学会会员的资格,叶衍庆成为《骨和关节外科杂志》(JBJS)(英国版)终身免费订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开始。随着战争的持续,伤兵越来越多,国内急需医学人才。报国之心极为迫切的叶衍庆毅然离开英国,返回祖国,任仁济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同时在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同年,因为战事不断升级,伤员增多,仁济开设了骨科病房,这是上海最早设立的骨科专业病房,叶衍庆任骨科主任。
▲20世纪40年代仁济医院骨科病房
叶衍庆时刻关注着战争的进展情况。“八·一三”事变爆发不久,仁济医院就设立了伤兵医院,叶衍庆与牛惠生、孟继懋、胡兰生、朱履中、任廷桂一起成立了上海红十字会骨科中心小组,用以研讨疑难病例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在有限的医疗卫生设备条件下夜以继日的抢救伤员,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骨科学术组织。由于战火不断,骨科外伤病人越来越多,在当时仁济医院的手术统计中,截肢手术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手术。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给伤员造成永久性的肢残,叶衍庆将国外学到的股骨颈囊内骨折三刃钉内固定等新手术应用于临床,并在国内加以推广;经他治愈的伤员有千人之多,这也极大促进了我国骨科学的发展。
▲战争年代,仁济积极开展战地救护培训
1942年,叶衍庆先后兼任上海女子医学院和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骨科教授。解放后,叶衍庆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兼任上海仁济、宏仁、广慈(现瑞金)医院的骨科主任或顾问,为创立上海的骨科医学中心创造条件。
叶衍庆首创了许多治疗方法。我国首创的断肢再植就是由叶衍庆提出设想,用再植替代截肢。1950年,他首先在我国使用髓核摘除术治疗下腰痛;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干骨折,取得了更好的骨折愈合效果。这些成果仅仅是叶衍庆临床成就的一部分,但已经足以看出他对于我国骨科学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
——————
——————
文 字:
编 辑:
王昊宁
徐 静
原标题:《【学四史·知院史】百年仁济的红色基因(五):上海最早的骨科病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