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骨骼逆生长,“奶奶”变“姐姐”究竟有何妙招?
原创 名医话养生 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
在上海市闵行区
一位健身的老奶奶近期在网上走红
她叫陈继芳
今年69岁
3个月减重28斤
她用马甲线征服了40万粉丝
她被称为“硬核奶奶”
是真正“乘风破浪的姐姐”
自从走上撸铁之路
“陈奶奶”变身“陈姐姐”
身体比以前更健康
运动能改善骨质疏松还能让骨骼逆生长?
医生有话说
运动能增加骨密度。
骨密度是骨骼密度的简称,它是衡量骨骼内矿物质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什么是骨密度?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反映70%的骨强度,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
全球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60-70岁之间的女性约1/3患有骨质疏松症,80岁以上的女性约2/3患有骨质疏松症。
约1/5的50岁以上的男性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
骨密度检查一般都是用在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骨骼位置:腰椎、髋部、桡骨远端(前臂)。
人的骨密度并不是完全均匀分布,但全身的骨量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总体均衡。身体各处的骨头密度都不同,检测的“金标准”是医院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在临床上,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根据T值将骨骼质量划分为了4个等级:
1)骨量正常:-1.0<T值<+1.0
2)骨量减少:-2.5<T值<-1.0
3)骨质疏松:T值≤-2.5
4)严重骨质疏松:T值≤-2.5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
骨质疏松病人的骨头与正常人相比他们的外部坚硬程度不一样
内部结构也不一样
最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人群女性为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
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更是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群;
有不良嗜好的人,
如爱吸烟、酗酒者;
挑食的人;过度消瘦的人;
维生素缺乏人群;
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患者;长期服药者,如长期用激素的人;
其他人群,如肿瘤患者。
为什么腰椎、髋部
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呢?
因为这些部位的松质骨最多。松质骨比较敏感,患有骨质疏松时,松质骨的骨矿密度(BMD)下降、骨微结构退化,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改变。
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而且支持整个身体,容易产生身高变矮等症状。随着骨量的丢失,骨骼结构变得稀疏多孔,稍有不慎就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为什么要增加骨密度?骨质疏松患者最根本的发病机制就是由于破骨细胞活跃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破坏,此时成骨细胞并不能够代偿性地形成所需骨量,达到足够的成骨,从而使骨吸收远远大于骨形成。
同时因为骨骼对钙的吸收减少,骨骼含钙量降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使骨密度显著性下降,骨的矿物质丢失使骨的脆性增加,在ct影像学可以明显发现骨质的低密度改变。因此,骨质疏松的患者主要应该增加骨密度。
运动为什么能增加骨密度?
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改变了运动方式。直立的时候,骨骼刺激会让骨骼再生能力更强,不断地负重训练,骨骼不断地再生,新骨来代替旧骨,它就不容易疏松。骨密度增长主要的刺激讯号是压力,因此力量型运动员的骨密度特别高。比如常用右手运动的运动员,除了右手臂比左手臂更粗更强壮,X线下的骨骼也是如此。
小贴士
力量训练对骨密度有促进作用。
合理的安排力量训练可以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长期的力量训练还能治疗骨质疏松。
导致骨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导致骨折的危险因素中,有可改变因素和不可改变因素,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家族病史。
可改变危险因素:骨密度、骨质量、饮食、生活方式、激素状态。
要降低骨折风险的话,要从可改变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小贴士欲知更多详情,
敬请关注今天17:25东方卫视
《名医话养生》
运动抗衰老 骨骼逆生长
今日话题
哪些部位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密度的检测标准是什么?
运动为什么能增加骨密度?
骨密度越高,抗骨折能力越高?
专家
简介
施慧鹏 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
国际骨测量学会亚太区主席
中国脆性骨折医联体主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