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旗袍,属于上海的美丽

2020-10-19 14: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人靠衣裳马靠鞍。上海人在衣着打扮方面的讲究令其他城市的居民望尘莫及。如同“吃在广州”的说法一样,“穿在上海”构成了这个都市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地域象征。

香港世联顾问集团的董事长林乃仁,曾担任新天地的公关顾问。

新天地动迁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林乃仁去那里的石库门调查,他问一个老太太住户愿不愿意搬走,老太太说愿意去住楼,可还是有一些留恋的,毕竟住了一辈子,曾在这里结婚生子。

林乃仁和老太太聊了半个小时。老太太希望林乃仁能给她拍个照,但要他等一会。

当老太太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换了一身鲜艳的旗袍,发髻梳得一丝不乱,唇上还涂了淡淡的口红。让人感叹“这就是上海”。

老婆婆的海派旗袍是上海女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是那个时代上海女人的一个标志。

上海旗袍,在那声色各异的老上海弄堂中,似乎此物只应这里有。

旗袍,顾名思义是旗人发明的,也就是原先的满洲女人的传统服装。

不过,当时满洲女人是不会穿得如此招摇开放的,那时的满洲女服与中原女服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长袍大袖而且呈直线式,即胸、肩、腰、臀完全平直,绝不会刻意表现身材,展示曲线。

不管当时的满人如何荒蛮,毕竟,那还是个封建的年代,不由得女人如此表现身体的婀娜多姿,否则就是非礼。

旗袍脱胎于北方,但旗袍成为一大标志的,却是在上海。

如果一张招贴画上画一个浓妆长发的美女,一般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批认,这就是旧上海的明星、舞女、交际花。这也反映出上海在当时处于思想解放的前沿。

1921年,上海一批女中学生率先穿起了长袍。

初兴的式样是一种蓝布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袍长及踝,领、襟、摆等处不施镶滚,袖口微喇,看上去严冷方正。

这种式样的服装一走上街头,就引起了城市女性的极大兴趣并竞相仿效。谁都不会想到,女学生的长袍就此引发了一场女装服饰革命。

从那时起,海派旗袍在承接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吸收时尚,改良创新。

受女学生“文明新装”的影响,海派旗袍以简洁、精致、细窄的剪裁最为常见,线条处理则大量使用女装洋服连衣裙的造型方法,这些造型修正使旗袍更加称身合体。

30年代是上海女装最为华美、繁盛的时期,海派旗袍作为主要的流行女装,取代上衣下裙的女性标配成为了当时最常用的时装。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老上海滩当年红极一时的十大女明星,看你能认出几位?

陈云裳

蝴蝶

周旋

王丹凤

袁美云

李丽华

陈燕燕

黄柳霜

孙景璐

白光

式样变化多样,质地做工考究,让它成为无数女性的挚爱。这其中,上海滩的名媛太太们可谓功不可没。

传统旗袍也在上海这一开放、进取、包容的大环境的影响下,也慢慢演变成为一种中西合璧式服装,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以玲珑突兀的女性美为荣。

此时女性的典型装扮是烫发、长袜、高跟鞋和修长的海派旗袍,呈现出女性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形象。

说到那个时代的上海旗袍,李安的《色戒》和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不得不提。

有心人仔细计算过,汤唯在《色·戒》里前前后后共换了27件旗袍,让人看得叹为观止,已打破当年《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换了23件旗袍的纪录。

有评论说,王家卫《花样年华》里的旗袍符合他颓废浪漫的格调,而李安在《色·戒》中不是故意玩气氛,而是透过旗袍的样式与质料,点出女主角汤唯所面对环境的改变。

这是一款最为常用的旗袍,整体的裁剪中规中矩,大大的提高了适穿度,这款旗袍胜在色彩的选择,以及面料上选用了中国水墨画手法描绘的花卉图案设计。

更能衬托出《色戒》剧中王佳芝虽以色相诱内心却具有清新雅致的高洁气质。

看过《花样年华》的朋友一定还记得那个身着旗袍的张曼玉,从头到尾被花团锦簇的旗袍密密实实的包裹着。

影片中张曼玉换了二十多套旗袍,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她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着女主角的心情,张曼玉不停的换旗袍,换不掉的是身上女人柔美成熟的气息。

旗袍遇到张曼玉,六十年代的香港恍惚之间移了魂。借助旗袍演绎了另外一种风情。

从容优雅的神态、冷艳高贵的气质、凹凸有致的身材、忧郁孤独的心情,她在影片中完美地呈现了一个时代上海女人的魅力。

上海的风情少不了上海女人,上海女人的风韵少不了旗袍。旗袍是这个城市最贴身的美丽。

穿越了百年历史的海派旗袍不但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美充分显示出来,更促进了女性思想解放,成为了一股强大的文化推动力。

来源:旗袍俱乐部

原标题:《旗袍,属于上海的美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