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波斯地毯到底有多好看,亲眼看一看就知道了
原创 环行星球 环行星球 收录于话题#伊朗13个
文/筱蓉图文:审稿-孙绿、排版-文琪&白鸥
封面图:The Flying Carpet,Viktor Vasnetsov,1880
《一千零一夜》是我童年的美梦制造机,每次读到渔夫与四色鱼,巴格达脚夫和三个女郎,辛巴达的七次航行这些故事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能浮现出铺满华贵地毯的圆顶宫殿,袅娜多姿的舞姬和浓丽绚烂的鲜花,让我对缭绕着大马士革玫瑰香气的波斯帝国充满了向往。
铺满地毯的莫克清真寺© Mazur Travel / Shutterstock
然而,波斯帝国业已走远,没落于千余年前的萨珊王朝,却留给这个世界一颗珍贵的文化遗珠——地毯。
从荷马洋洋洒洒写就诗篇的古希腊时代伊始,波斯地毯就已蜚声国际。荷马在《奥德赛》中提到“来自波斯的精美地毯”;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曾经把自己裹进一张金线编就的波斯华毯中与凯撒大帝共度良宵;
中世纪古堡中最彰显主人地位的莫过于十字军东征带回的一张赫赫威仪的波斯挂毯了;甚至在中国吐鲁番和罗布泊地区,都发现了可以追溯至公元4世纪的波斯织毯碎片。
波斯地毯就像中国丝绸一样,曾是国际上的“硬通货”。直到今天,伊朗被美国政府实行经济制裁,导致货币极速通胀的状态下,中产家庭都会选择把里亚尔换成古董地毯以求保值。
波斯古地毯站在一张满铺满就的地毯上,你会想到什么?法国哲学家Claude Levi-Strauss把事物分为两类:值得吃的和值得想的——波斯地毯无疑属于后者。当他站在一张色彩琳琅的古董地毯前,他想:它叙说了什么故事?编织它的人在想什么?又是谁定做了它?
波斯地毯技艺代代相传于游牧部落、山村和宫廷制造厂。
16世纪的 Safavid宫廷制造厂出品的地毯历来是收藏家的心头好。Safavid王朝的国王阿拔斯一世是位地毯艺术大家,他集古今之大成设立了专门服务于宫廷的制毯厂。
去年四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两张由真丝和金线织就,经由国王收藏,后赠予大司礼官的Safavid地毯分别估价80万英镑。
佳士得拍卖的 Safavid地毯 之一佳士得拍卖的 Safavid地毯 之二然而,出自乡村老妪一双双巧手的织毯,其艺术价值不见得比宫廷里的差。旧时的游牧部落,男人放牧女人织毯,她们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有绮丽花卉、涓涓溪流、农家风光、狩猎场景和几何缠绕等等。
位于伊朗西北部的小城 Nahavand(纳哈万德),就是有名的“地毯之乡”。
这弹丸之地内高手云集,她们创造出花样百出的式样,让行家们一眼就能把Nahavand地毯同其他省区别开来。我个人最喜爱一种“Gol-farang”式样,意为“异国花卉”,据说是受19世纪法国油画影响,大朵大朵的盛放玫瑰,大气而养眼。
“Gol-farang”式样的地毯环织地毯只需三件工具:一把带勾针的小刀、梳子和剪刀。老奶奶灵巧地用彩线在竖排的白线上打个活结,拉紧,割断。重复几百次,编好一排后,横穿一根白线,用梳被敲扎实,梳顺毛线,再用剪刀剪齐。听起来不很难,但这背后是一辈子的积淀。
手工编织地毯的老者图:Wikimedia Commons
有些织女不需要图样,信手就能创作出五尺见方,精致细腻的地毯来。不过这几年,一来政府支持得少,宣传不到位,通货又涨得厉害;二来人们做工的路子多了,年轻人未必愿意日复一日地坐在织机前;三来机器发达,传承两三千年的波斯手工地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工业化时代,这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手工制品的发展桎梏。《孤独星球》推荐的地毯商侯赛因悲观地预测:随着老一代织工的逝去,伊朗手工地毯编织技艺五年内就有可能失传。
手工编织地毯的工具图:Wikimedia Commons
手工编制过程手工地毯不仅贵在人工,染料也大有讲究。天然染料耐晒防腐,不易褪色,历久弥新。化合染料在1850年前后被发明出来,在1860年左右运用于地毯制作。所以一块1850年以前的地毯一定是天然染料制作。
一块毯往往是各种高饱和色彩的排列组合,但奇怪的是,竟给人以异常和谐的美的享受。毕竟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炼的天然染料具有化合染料永远无法具备的深层次质感、透明度和暖意。
究其原因,是因为所有天然物质都具有红、黄、蓝自然三原色,我们看到一朵花是红的,其实它红黄蓝都有,只不过红色占了主调,所以各种颜色交错在一起,以合适的比例搭配,就不会显得违和。
用以制作染料的天然材料图:nazmiyalantiquerugs.com
同时天然上色的毛线在不同的光线下能氤氲出微妙的光感,产生一种叫“Abrash”的变幻效果。
但是化合染料,比如品红色,那就是密度相同的100%寡紫,效果和数据一样冰冷而单一。而且化合染料褪色较快,在光线下还是阴暗中都是那么一回事儿,所以市面流行的流水线化合地毯,便宜是便宜,看多了扎眼,用久了褪色,与能做传家宝的手工地毯相比,实在不在一个台面上。
天然染料也各有其缘故。
红色通常用茜草根来做,好点儿的用胭脂虫的尸体。茜草根红带点橙调,胭脂虫红煞是好看,是深沉耐品的酒红。有时人们还用藏红花来做,但是红花不耐光照,容易褪色。
胭脂虫的尸体蓝色就用靛蓝植物发酵后来染,黄色来自于云雀石或石榴皮,绿色需要黄蓝双重染色,自然界中有很多现成的绿色植物,但是这些光合植物做染料的话很容易褪色,所以做出一款愉悦的绿色并不容易,往往一两天才能定调。
织工们都不爱接绿色地毯的单,很难做好,我们也看到大面积使用绿色的地毯并不多。而黑色则是由任意原色过度发酵得来。从骨螺中提炼出的紫色所费不赀,一般只在皇室作品中出现。
天然染料制作的毛线图:nazmiyalantiquerugs.com
历史上有三张著名的波斯地毯。
一是发掘于西伯利亚Pazyryk山谷的同名地毯,距今约2500年,现藏于圣彼得堡的艾尔塔米什博物馆。
Pazyryk 地毯二是我认为最浪漫的一张:霍斯洛之春(Spring of Khosrow)。这张约有8平米的毯子镶满金、银、珍珠、宝石,最初的估价约为两亿美元——事实上,是无法估价的。这是一块末代萨珊王朝的皇家地毯。
公元635年,胜利的阿拉伯人攻占Ctesiphon宫廷,发现了这件美物。武夫们眼中只有金银,竟把毯子切成6000块分发给士兵们,倾国之毯就此化为一堆锦灰,湮灭于五湖四海……
没有人见过这张毯的全貌,但是历史学家Al-tabari是这样描述的:“边界是一圈魔幻的花床,嵌着五光十色的珠玉,黄金丝线织就涓涓溪流,丝绸编的枝干上缀满几何排列的宝石水果”。
这张毯子是冬天的背景,春天的万物,让人不禁联想到雪莱的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毯子的碎片流传于世间,成为“花园毯”开宗立派的祖师爷。
花园毯图: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三是Safavid王朝早期的一对大毯,曾经铺在伊朗北部的Ardabil圣地。现在一张收藏于伦敦V&A博物馆,另一张收藏于洛杉矶美术馆。我曾看过收藏于V&A博物馆的一张。
这对毯子据估算起码要由10位宫廷织工持续协作好几年才得以完成。尺寸惊人,历经岁月打磨色泽即使暗淡了些,依然光彩照人,精致非常。
毯子中央有一个图腾(medallion),大多数的地毯都有这么一个图腾作为视觉中心点,环绕着藤蔓、花朵、蛇形的云彩。而且蓝色竟然编出了渐变的涟漪效果,这是因为每10平方厘米就有5300个结的惊人密度成就了极其精巧的细节。当年William Morris评论:无与伦比的美丽,从逻辑和一致性上都已登峰造极!
V&A博物馆收藏的其中一张大毯图: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毯子中央的图腾 (medallion)图: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毯子的细节图: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历史上爱地毯的名家不在少数。19世纪英国纺织学家William Morris是波斯地毯的死忠粉。他常年研究波斯地毯,搬到伦敦西部的Hammersmith后,赁了两间房,雇了几个女工人搞起了地毯手工作坊,还创出了许多花样,深受贵族青睐,为地毯编织技艺的传播与保留做出了很多贡献。
他本人收藏有一张17世纪的波斯地毯“供奉”在客厅墙面上,每日观瞻,清扫,往来客人都赞不绝口。他说:“波斯织工有一双圣手,让我们这个年代的艺术臻于完美。”
波斯地毯波斯地毯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大巴扎荟萃了很多地毯商。业内区分一块地毯的年头有三个区间:75年以前的是古董(Antique), 25-75年前的是旧物(Vintage), 25年内的就是新品了。一块好的古董地毯起码都是六七万元起步。此外还要看结节,密度越高自然就贵些。
地毯商们定期开车到村村寨寨里收地毯,好一份有趣的工作!只不过近年来,能收到的越来越少了——能耐着性子研习这门手艺的人已经不多了,如果这一产业不能可持续性发展,那真是太遗憾了。
地毯集市历史画画家 让-里奥·杰洛姆 作品The Carpet Merchant
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如是说。
现在商品的生产快,过时更快,浪费得也多。便宜、高效都有了,却独独少了“诗意”,但我觉得诗意不可或缺。毕竟这是人的社会,而非机器的社会,少了那些充满人气儿的东西,历史和文化何处安放呢?没有了历史和文化,家何以为家,国又何以为国?希望手工地毯编织技艺能受到更好的保护,继续流传。
部分参考文献:
<与波斯地毯一见钟情> 骆仪
Vladimir Lukonin, Anatoly Ivanov
London Iranian Association
M.G.Morony
Tea Mage Productions
<5 Things You Must Know When Buying A Handmade Rug> Alyshaan Fine Rugs
Nazmiyal Collection
原标题:《波斯地毯,也太太太太太好看了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