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冰下的鱼》:东北老太的洗澡困境和一部文艺片的发行创新
10月17日,电影《冰下的鱼》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举行全球首映。
这部冰天雪地的寒冬里,一个八旬老太太关于“洗澡”的执念勾连出一个当代家庭经历的历史和当下,以及一个中年男人层层处境下的危机。
而平遥首映后,导演张力提出了“自媒体电影”的概念,吊足观众悬念的同时,也照见了文艺片发行的困境和创作者试图突破这样困境的某种不甘。
《冰下的鱼》海报
老妈“洗澡”牵扯出下一代的中年危机
《冰下的鱼》剧本创作历时一年,2018年底在齐齐哈尔开机。在制作期间,影片曾入围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制作中项目。现年81岁的老艺术家高放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位刚硬又令人感伤的“女老炮儿”的形象,这也是她一生出演的第150部影视作品。
《冰下的鱼》首映现场,高放
影片讲述了冬捕开始前的七天里,发生在中国东北老工业城市里的一个老人的故事。在丈夫去世几年后,82岁的赵丽华患上了轻微抑郁症。她打算去职工浴池洗澡,却多次被拒之门外而且遭到羞辱。儿子朱红兵为了找到两个陪护母亲洗澡的女人而费尽周折,一个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摆在这对母子面前却显得异常地艰难。母亲最终也没有实现在职工浴池泡澡的愿望,尽管她曾在这个工厂工作了一辈子。对于赵丽华而言,“泡澡”是洗礼一般的自我清洁,有尊严地“安乐”地离开,是她最后的选择......
而看似围绕着老母亲展开的情节,更多的矛盾交织在中年的儿子身上。周波饰演朱红兵是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在为母亲解决“洗澡”的问题中,事业的瓶颈、后浪的危机、婆媳的矛盾、婚姻的告急、生理机能的尴尬变化、掏空老本给儿子北京买房的现实压力……桩桩件件都撕扯这一个男人尊严的底线。
首映后,第一次看片的两位主演都十分激动。高放几乎一度哽咽地说不出话,周波则表示,自己向来是理性的人,但观影过程中也几度投入到情绪失控。
高放还回忆了春节正月里奔赴严寒中的东北拍摄的情景,零下三十多度的极寒环境下,她也坚持与剧组共同奋战。出于对剧本和角色的认可,一辈子不抽烟、“遇到要求抽烟的戏都拒绝”的高放这次在电影里不仅猛抽切掉滤嘴的香烟,还贡献了从影60多年来的第一场“裸戏”。这样一个另类老年女性形象,无疑拓宽了以往中国电影银幕对老年女性刻画的边界。
疫情焦虑催生“自媒体电影”发行新尝试
《冰下的鱼》代表了一种困顿的生命状态。影片中家长里短的琐碎日常对话之外,导演加入猪、牛、羊等意象,希望动物们承载电影“诗的部分”。
导演张力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导演进修班学习。早期作品《寂静的哨所》入围第九届长春电影节,《诡拼车》入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但纵观履历,也有不少评分“崩坏”的不入流作品。
《冰下的鱼》首映现场,导演张力
谈及过往,张力也并不避讳,“我快四十了才进这行,一开始没有太爱惜羽毛,有戏就接,边拍边学,那些尴尬的商业片是我拍的,但那也不代表我。我想每一个作品都应该是导演的处女作。我是把这个作品当作我的处女作来做的。”
这部晚来的“处女作”还有一个创新之处在于,张力决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影片和观众见面。在发布会上,张力提出了“自媒体电影”的全新电影运作模式,并将《冰下的鱼》定位为中国首部“自媒体电影”。
对于这个概念,张力进一步阐述道: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二十五年的历程,形成了“院线电影”、“电视电影”、“平台网络电影”三足鼎立的电影类型格局。近两年来,随着大众“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每个人的话语权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条件下都得以最大的张扬,每个人都可以搭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人媒体中心,这就为“自媒体电影”的露出和扩张提供了丰润的土壤。
这个创想最初来源于疫情期间,电影院全面停摆,这也让张力对电影后续的发行无比焦虑。加之文艺片原本一贯以来面临的困境,让张力思考,他的电影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疫情期间我在家上网,发现这个网络自媒体如此丰富的时代,为什么其他的商品都可以在网上售卖、做社交电商,为什么电影不可以?想着想着就形成了模式,《冰下的鱼》未来也可以由机构和个人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发售和传映。”
首映后,张力向观众和媒体们展示了实际的操作方式,通过微信扫码购买影片后,支付9.9元可以观看影片全片,而通过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分享,其他人点击购买后,分享者则可以获得3元的“票房分账”。张力认为,“自媒体电影”的本质在于对传统观众单向度受众身份的颠覆和重构,“电影发展一百多年,发生了很多变化,唯一没有变的是,观众始终只是观看。为什么观众的身份和场景不能变化呢?观影为什么不能从单纯接受变成分销获利的方式?我愿意用自己可以掌控的这部电影做这种尝试。”张力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