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 +1
当左拉开启新的写作方法
文学报


今天夜读进入左拉代表作之一《小酒店》的写作课,来自龚古尔文学院院士、1963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芒·拉努为左拉写下的传记,该书中文版首版于30余年前,近期重新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

《小酒店》的最初写作纲要被保存下来了,人们可以在国家图书馆手稿馆里读到:
整体计划
各章平均在二十页左右,每章长短不一,长者可四十页,短者十页。风格要博大、遒劲。书中主要人物有绮尔维丝和古波,后者将前者拖入工人的生活环境之中。小说通过现代社会里工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讲述绮尔维丝和古波堕落的过程,解释民众的风尚、罪过、堕落以及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畸形。
左拉一边散步,一边在思索着他的《小酒店》。他从贝尔维尔走到蒙马特尔,中间经过维莱特水渠、灰暗的佛尼斯工业区、火车东站和北站的月台以及蒙马特尔的乡村的田野和葡萄园。他还特意到古特道尔街去了一趟。在那里,他看到上一个世纪留下来的摇摇欲坠的破旧房屋,它们夹在粉刷成白色的新建筑中间,显得很不协调。他跟在早熟的、穿着褴褛衣裙的年轻姑娘娜娜的后面。她在加尔德街的街角上停下了。左拉察看了这个十分漂亮的姑娘经常出入的舞场:狂热的信徒、小红宫堡、小朗波诺、伟大的巴黎人、戴勒他咖啡馆、罗贝尔舞场、蒙马特尔的爱丽舍宫、墨珠舞场、幽静舞场、白皇后舞场、狂热的大沙龙、十全十美舞场、伟大的土耳其人……他长叹了一声。“一栋五层楼房,每层并排开着十五个窗户;窗户上那发黑了的、断了横条的百叶窗给这庞大的墙面上增添了一种破败的景象。在下面,四家店铺占据着最底层。”这就是他在小说里要描写的环境吧。他画了一张草图。在那里,有一家洗染店。在雾气蒙蒙的屋子里,一个裸露着双臂的女人用两手按住熨斗,在熨烫衣物。左拉用他所要创造的人物之一,热恋中的铁匠的眼睛凝视着绮尔维丝。

研究一个既不好也不坏的女人所处的环境:在她的眼前,已经看到一些人的悲惨下场;但由于她的天性,她仍准备行动,准备去干活;她颇为憨傻地向往着能有一个栖身的窝和填饱肚子的粗茶淡饭。她有着一些天生的弱点。她要闯闯运气,但吉凶难测。她继承了她的寡母那种忠厚、吃苦耐劳的特点……总之,这是一个非常讨人喜欢的人物。
他每天都在思考着这个跛足的美丽女人。“就连她的残疾也是那样富有迷人的力量。”他要满怀着热情来讲述“绮尔维丝·马卡尔的平凡生活”。
左拉走进一家小酒店。当一个系猩红色腰带的年轻人进来向老板要酒喝时,左拉发现在座的顾客都鸦雀无声了。肥胖的老板为这个小伙子斟上了一杯酒,可是小伙子不喝,只是凝视着酒杯,然后,他打开门,操起酒杯,一脚将它踢了出去;酒杯落在对面的人行道上,摔个粉碎。老板气愤地说:
“你……等你成年懂事了的时候,你还要到这里来的!”
左拉心里想:“这是个人物。”
他不由得想起德尼·普洛的《至高无上》中与酒鬼相遇的一段描写。在阅读时,他感受颇深。以后在写《小酒店》时,他常常借鉴这本书。那个眼球向外突出的青年人摔了酒杯之后,躺倒在一张桌子上。左拉仔细地观察着他,以他特有的方式捕捉这个人的特点,以便把他写入小说。左拉没有想到,这些动作已经不那么时兴了。但是,左拉并没有完全错,直至今日,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还是真实的。

左拉听了并不在意,慢步走了出来。
他从城外大街徒步向回走。一路上,他看到一些梳着发髻的姑娘,她们挎着沉重的柳条篮子,扭着腰肢走路;还有卖花姑娘、穿蓝色短工作服的修锁工人、穿白色工装的泥瓦匠和油漆工。在斯坦朗和都米叶之间,那简直是一幅高超的出人意料的石版画。
许多留着长发的女人,其中个别的戴着便帽,而大部分是用发网将头发拢住;她们有的穿着短上衣,有的系着围裙,有的穿着柔软下垂的裙子。一群吵吵嚷嚷的鼻涕还擦不干净的孩子,其中个别几个衣着还算整洁,而大多数却是肮脏的。他们做着各种游戏,像跳绳,等等。几个坐在门口的妇女,怀里抱着婴儿。衣着整洁甚至有几分时髦的女工下工回家去,她们有的提着篮子,有的拿着长面包,有的提着网兜。还有身着各种工装的工人,他们有的带着工具,有的空着手,个别的还抱着孩子。还有为准备晚饭上街采购的主妇。来往的车辆中,有的是地毯商的货车,有的是平板车,都空着往回去;晚一些时候才会见到公共马车和四轮马车。

雨果在其作品中所使用的俗语,是抒情而奇妙的,是类似荷马所使用的活在人民口头上的语言。巴尔扎克在其作品中所使用的俗语数量有限,但都很准确。左拉在《小酒店》里所使用的俗语是经过加工、印在辞书里的。他并没有系统地使用当时民众的口头语言,因为他来不及学习这样的语言。作为小说标题的“小酒店”这个词也落后了三十年,所以使得住在贫民区里的人们感到陌生。当时人们已经不把喝酒的店铺叫“小酒店”了,而改称为“酒吧间”。“酒吧间”这个词似乎显得更讲究些。
左拉为充实小说,还精心地搜集了各种奇闻轶事。比如,鄂拉丽·毕雅贺德之死就是小说中“小妈妈”一节的原始材料。这个小姑娘被一个酒鬼残暴地打死,左拉把它写进小说,并且描写得惨不忍睹。尽管在《两个孤儿》中也有类似的情节,但左拉并非抄袭,而是以实事为依据的。同时,左拉对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也是极为重视的。比如古热,这是一个长着红棕色头发、身体强健的工人,尽管绮尔维丝已经堕落,他依然热恋着她。这个人物,左拉是在无意之中受乔治·桑小说里的温情主义思想的启迪塑造出来的。左拉在书中也描写了绮尔维丝在装殓和埋葬尸体的巴苏歇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恐怖。但左拉没有注意到巴苏歇这个“古怪而灰暗的人物”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已经出现过了。

他并没有像在后来《萌芽》里那样明确地指出。因此,《小酒店》一发表,即遭到误解。左拉曾经想过,为了与这部描写穷苦人的小说相对照,再写一部描写有产者的小说。然而他过高地估计了读者的记忆力,他的《家庭琐事》发表得太迟了。
冬天在一天一天地过去。他在设计情节,思考结局。他长时间地琢磨着......

一八七六年四月十三日,《小酒店》开始在报上刊载,不久即遭到抗议,而且抗议愈演愈烈,持久不绝。由此看来,左拉的这部小说具有何等的冲击力量!
......

王了一 / 译
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
一八六九年五月二十一日,雨果把他的《根西岛之声》赠送给左拉,上面的题词是:“给埃米尔·左拉先生,以示诚挚的谢意,并对您寄予崇高而坚定的期望!”同时写信给左拉,说:“我善辩的、亲爱的同行,我在读您的作品,今后我将重读这些作品。一部作品能使人反复阅读,这就是成功。您的作品画面坚实,色彩清新,有立体感,真实而富有生活气息。请您更加深入地进行探索。紧握您的手。”
然而,雨果却不喜欢《小酒店》,他写道:
这是一部坏书。作者恣意把穷苦人的苦难和卑污疮疤公诸于世;无可否认,这是真实的,将来也还将如此。我也知道这些,因为我也曾经遭受过各种磨难。但是,我不愿意人们将这些写入作品,变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您没有权利,您没有把不幸赤裸裸地暴露给众人的权利。那么,在《悲惨世界》中,我为什么不惧怕表现苦难和耻辱呢?因为我以一个罪犯和一个妓女为我小说里的人物,我写这部书的指导思想是把他们从卑劣的境况中解救出来……我深刻地描写这些苦难,其目的是想使它软化,是想医治它。我是以一个道德家、一个医生的身份来描写它的。我反对有人以冷漠的或者是好奇的态度把苦难写入作品。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
左拉把《小酒店》馈赠给福楼拜,题词是:“出于对风雅的仇视而作,献给我伟大的朋友居斯塔夫·福楼拜。”
一八七七年四月十六日,有二十多人在特拉波饭店的大厅里聚餐。福楼拜涨红了脸,对左拉提出警告说:“您也跳进了这个泥坑,左拉!自然主义不是什么好东西,它是一种流派。只有为艺术而艺术才是可行的。其余的一切,都是愚蠢的主张!您相信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什么进步、科学、人道主义……您白浪费纸墨!”
......
《小酒店》成功之后,各报以少至二十法郎多至三万法郎的酬金纷纷向左拉约稿。《小酒店》于一八七七年二月正式出版,一时成为畅销书,先后竟印刷了三十五次。沙尔庞捷是一个诚实的好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高贵品格。他自动“撕毁”了那能使自己独享作家成功果实的合同,让作者在销售额中提成分红。只《小酒店》一部书,他就付给左拉一万八千五百法郎,相当于作者以前全部著作稿酬的总和。
很快地,左拉蜚声文坛,变成了法国最著名的作家。在巴黎街头,人们第一次唱起了这样的歌曲:
自从你离开了我,绮尔维丝,
我就再也不到小酒店里去了……
在弗朗高尼杂技场,人们把《小酒店》改编成滑稽模仿剧上演。在北方滑稽剧院,响彻着这样的歌声:
在小酒店里,人们看到了古波,他的身旁,摆着一个大酒缸。女人们终日俯身在洗衣盆上,泥瓦匠们在搅拌着胶泥和灰浆,可那些酒鬼们却醉得东倒西晃。
尽管《小酒店》引起了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争吵,尽管有人,甚至包括左拉的知心朋友,对作品提出非议,但是,心地坦白的左拉从民众那里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持。

[法] 阿尔芒·拉努 著
马忠林、孙德芗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马奈画作、出版书影

原标题:《当左拉开启新的写作方法时,他毫无察觉将广受读者欢迎以及被雨果、福楼拜批评 | 此刻夜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