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两面黄,上海面点的皇帝
原创 董鸣亭 More城读
引子
杜月笙说过,人生有三碗面难吃,一是人面,二是场面,三是情面。
但人生中没有吃过这三碗面,就不算上海人,一是阳春面,二是烂糊面,三是盖浇面。
大家都喜欢吃面,但吃法不一样。特别是盖浇面,浇头也多得来了七荤八素,却丰富了上海人的美食。
杜月笙肯定是喜欢吃面的,否则他得不出三碗面的结论。但有这样一碗面,上海人吃过的也不多,那就是两面黄,俗称皇帝面。
两面黄,是苏州市传统的面食名吃,被称为“面条中的皇帝”,价格也不菲。现在,很少有店供应,消失已有几十年,近年来,在一些上海老字号餐饮店才可吃到。其实,我是不喜欢吃面的,没有办法,很多事情是天生的,就如有人不喜欢吃带刺的鱼一样,但我对两面黄却情有独钟,只要走过路过,看到有两面黄吃的一定会走进店家,美滋滋的吃上一碗。
任何一样东西的喜厌,都是有因素的。
菊仙舅妈这得从我住的弄堂讲起。
弄堂里有位舅妈,弄堂里有很多舅妈,为了分别不同的舅妈,就有大舅妈、二舅妈,或是用名字来区别的。
这位舅妈叫菊仙舅妈,她长得非常漂亮,也是弄堂里几位舅妈中最年轻的一位,皮肤白里透红,五官精致,身体丰满,放到现在来说,菊仙舅妈浑身充满了性感。
菊仙舅妈生了二个女儿,二个儿子,在一个工厂里上三班倒。
有时候,早班回来,就会去看电影,然后在外头吃夜饭。
菊仙舅妈是个想说啥就说啥的人,也是一个吃客。
第二天在弄堂里乘风凉时,就会把自己看过的吃过一一讲出来,特别是在讲到吃两面黄时,有声有色,讲得满脸通红,更增加了她性感的一面。
弄堂里的几位舅妈就嫉妒菊仙舅妈,说她是跟着姘头去吃这碗面的,否则,凭她家的经济条件,怎么舍得去看电影和吃这样一碗面呢?
当然,说这些话时,是背着菊仙舅妈说的,但被我听到了,也是我第一次掌握了姘头这个词汇,还有就是两面黄。其中一位叫阿跷舅妈的最起劲,她说已经观察了菊仙舅妈好几次了,每次看好电影回来,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是皱巴巴的,伊肯定和人家滚在一起了。
阿跷舅妈说的时候,因为自己脚有点跷,站不稳,就斜着身子模仿着和男人滚在一起时的动作。
于是,我也多了点心眼,每次看到菊仙舅妈时,就去看她身上的衣服有没有皱巴巴,但每次观察时,她总是在讲两面黄的事,讲她在城隍庙的老松盛堂吃时,营业员端上来一碗两面黄还在滋滋地响,上面浇着虾仁,用筷子搅一下,吃在嘴里又香又脆,价钿是贵了点,但这样好吃的东西值这点钱的。
菊仙舅妈讲的时候,脸上大放光彩,那张性感的嘴巴露出雪白的牙齿,仿佛又吃了一盆似的。
菊仙舅妈在老松盛吃的两面黄人哦,可以忘记天天经历的事情,但可以反复讲一生中碰到的一件事,也许,这盆面是菊仙舅妈一生中最难忘的面,她居然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夏天,听了我心里痒痒,也想尝尝两面黄。
只是囊中羞涩,凭我家当时的经济条件,是不容许去吃这样一碗面的。于是,我就和母亲作天作地,说要吃面。
大人觉得奇怪,这小娘“鬼”不喜欢吃面的,怎么一下子吵着要吃?我就说是要吃两面黄。母亲就按菊仙舅妈的说法,做了一碗类似的面,我觉得比那些清光光的面条好吃多了。
但要吃一碗两面黄,成了我的目标,甚至认为,菊仙舅妈自从吃了这碗面后,越来越年轻,每次从几位舅妈面前走过时,神气活现,那样子就告诉她们:我就吃了怎么样?你们有本事去姘头轧轧看。
后来,我工作了,每天和吃的打交道,但念念不忘的仍是两面黄。
于是,在拿到一次加班费后,叫上师姐去了城隍庙。这是我第一次吃两面黄,也是我生平吃过的最好吃的面。
此面有硬“两面黄”和软“两面黄”之分,硬“两面黄”是生面油炸,软“两面黄”是下的硬面滤干再炸,要两面都炸成金黄色,香味飘出,然后捞出放在盆子上,再将浇头连卤浇在面上,让面条吸足卤汁,味道又香又可口。
那次,我吃的是硬两面黄,唇齿留香。还有一次,法国来的女朋友约我在南京东路上碰头,我早到了,就去了位于浙江中路口的沈大成。
沈大成是家中华老字号店,以经营苏式糕点和点心为主。
我走进店里一看,招牌上赫然写着两面黄,还标出硬的和软的,我就点了一盆硬的两面黄,并要了炒三丝作浇头。
“两面黄”的吃法是有讲究的,吃之前先要“翻个身”,这样才能吃出“外脆里嫩”的最佳状态,一碗面配一碗蛋丝汤,一碟油,上来之后,喝口汤,再捞口面,那味道是没有话说了。为了赶时间,我就快速地吃着,就在我吃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嗄刺一声,一股异样的感觉告诉我:闯祸了,牙齿落下来了。
我忙把那块落下来的半粒牙齿,从嘴里掏出来,顿时,再也没有兴趣吃了,相比之下,我更爱惜自己的牙齿。
十多年来,我再没有吃过两面黄,就是路过沈大成,买了二只糕团吃吃安慰自己一下。
但好了伤疤忘了疼,指的就是我这样的人。我又怀念起两面黄了。
上个月,趁南京路步行街拓宽之期,作家居平女士受黄浦区档案馆的委托,约我做一场石库门访谈的录像。任务完成后,我就对居平说:走,今天中午我请你去“沈大成”吃两面黄。
居平是位年轻的作家,回上海生活工作也有二十年了,她就问我什么是两面黄?我说你跟我走就是了。
到了沈大成,已经是吃午饭的时候,大堂里坐满了人,我们只好在进口处找了一个位子,还是和人家拼桌子吃的。
我坐了一会,背上有火热热的太阳照着,顿时,脸上的汗出来了。
但为了要吃这盆面,我就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并扭头去看同桌吃的是什么?这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吃的是馄饨,手里还拿着一个菜包子。
为了向居平介绍什么叫两面黄,我就把附近桌子上在吃的快速扫了几眼,正巧,我右手边有一对夫妻在吃两面黄,我就指给居平看了。
居平一看,就说,样子老好的,肯定好吃。
于是,我点了两盆,要了肉丝和虾仁做浇头,另外再点了两碗鸭血汤。
居平一边吃一说:我就住在步行街附近,经常来南京路的,还从来没有吃过两面黄,真好吃,下次带我儿子来吃,这种又香又脆的面他肯定喜欢吃的。
这时,我突然发现,这面不硬也不软,就像在嚼苏北人的麻油赞子,是煮汤给产妇吃的那种,嘴里没有当年的那种嗄拉松脆的口感,更不用说香了。难怪,我在点的时候,营业员根本没有问我要硬还是软。但我没有说出来,不想扫居平的兴。因为,她是第一次吃,肯定认为好吃。而我是有比较了,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很快我又安慰自己,也许,菊仙舅妈吃的那份两面黄是真正的皇帝面,而我当年吃得说不定是二皇帝面,而那个让我落掉牙齿的是不是皇帝的儿子?
但我肯定认为,这次居平吃的两面黄,在她心目中就是皇帝面。
城读特约撰稿人:董鸣亭
作者介绍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著有《上海十八相》《上海十八样》《上海十八行》《上海十八恋》 《女贞树下LUN——上海老洋房的故事》(与陆伟合作) 长篇小说《蓝宝》等著名图书,被读者称为“石库门女作家”。
原标题:《两面黄,上海面点的皇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