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十万亩海水稻完成产量测评,平均亩产超千斤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稻作改良示范基地。王海滨 摄
中新网青岛10月16日消息,正值第40个世界粮食日,记者当日从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青岛海水稻团队当日在青岛、潍坊、温州三地测产收割,至此该团队今年布局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省、自治区种植的10万亩海水稻全部完成产量测评。
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测评小组在三地分别进行海水稻产量测评,最终专家的测产结果为青岛基地编号yc-2003的耐盐碱水稻亩产542.5公斤,超优千号亩产为739.7公斤;潍坊基地编号yc-2003的耐盐水稻亩产为625.3公斤;温州瑞安基地编号yc-2002的耐盐碱水稻亩产为320.78公斤。
据介绍,青岛海水稻团队今年在十地启动了万亩片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种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两万亩推广至十万亩。9月25日以来,十万亩海水稻陆续实现测产,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山东东营、山东潍坊、山东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工人正在为海水稻脱粒测产。王海滨 摄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发副主任李继明表示,海水稻试种规模不断扩大及品种不断改良,亩产逐年递增,平均亩已达5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超800公斤。
李继明称,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不仅实现了亿亩荒滩变粮仓;还通过作业农机、智慧农业技术和生物发酵工程示范以及农田现场示范教学等方式,打造“海水稻种植+智慧农业”全产业链;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提供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智能生活体验,形成以海水稻为核、湿地修复为责、文化展示为目标的三产结合融合发展示范区。
据悉,青岛海水稻团队将在8至10年内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结合各地特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实现海水稻的推广和全产业链发展,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经典案例与样板。
目前,中国约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袁隆平院士认为,如果中国能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公斤,可增加总产300亿公斤,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目前,袁隆平海水稻团队的100万亩海水稻签约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
(原题为《中国十万亩海水稻完成产量测评 平均亩产超千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