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津彩河北 网络书香】走进李叔同故居

网信河北区
2020-10-15 10: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李叔同/简介

河北区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海河边,距离狮子林桥不远处就有这样一座故居纪念馆,它在都市中闹中取静,在周围林立的摩天高楼中显得格外特别。但它独有的魅力,总能吸引海内外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来此参观,这片故居的主人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至少可称得上前无古人,这片旧宅属于谁呢?他被后人称为集十三个第一于一身,说到这里您一定猜到了,这便是李叔同的故居。

大部分中国人知道李叔同这个名字是从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送别》开始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那含义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和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近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他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1880年生于天津的一个进士盐商家庭。在天津河北区粮店街60号度过了青少年时代,20岁后才离开。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塑造人格、学习知识的黄金期,李叔同正是在天津积累夯实了自己的文学、艺术基础。

5岁时,李叔同父亲去世,开始随母亲王氏诵名诗格言。6岁从仲兄文熙受启蒙教育。7岁从文熙学《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等。8岁从常云庄家馆受业,从乳母刘氏习诵《名贤集》。又从常云庄受业,读《孝经》、《毛诗》、《千家诗》、 《古文观止》、《尔雅》、《说文解字》等。到了13岁时,李叔同开始读《尔雅》、《说文》并开始学习训诂之学。15岁读《左传》、《汉史精华录》等;16岁考上文昌院辅仁书院,习制艺。又延馆教学英文、算术等。17岁夏,出素册廿四帧,请唐敬严师为钟鼎篆隶八分书。秋,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诗词,兼习辞赋、八股。喜读唐五代诗词,尤爱读王维诗。又从津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再后来李叔同师从津门名士赵元礼、唐静岩等,进入了天津的才子名士圈,与严修、王仁安、周啸麟等时相过从,品赏诗词文章,切磋金石书画。在天津的岁月里,李叔同在经史诗文、金石书画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在新学方面也养成了博采众长、好为人先的习惯。

人一生能有一事堪称第一已实属凤毛麟角,而李叔同先生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传奇的十三个第一已成为一段佳话,成为河北区、乃至天津的自豪。究竟有哪十三个第一呢,让我们举几个例子,这些成就在今天看来,依然实属不易,令人钦佩:

1906年,主编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介绍西洋音乐到国内发行。

1906年,在日本主持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

1907年,组织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在日本东京为国内赈灾义演,开中国话剧先河。

1908年,第一次将西方通俗音乐介绍到国内,例如他填词的《送别》,一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传唱百年至今。

1912年,时任上海《太平洋报》美术编辑的李叔同,第一个采用图文广告艺术,一改国内长期单调乏陈的文词版面。

1913年,中国第一位编著《西方美术史》教材,讲授西方油画艺术。

1914年,中国第一个介绍《石膏模型用法》用于西画教学的人,丰子恺、潘天寿都是他的学生。

1915年,中国最早创作、倡导现代木版画艺术的教育家。

1915年,最早撰写《西洋乐器种类概说》,中国第一个进行钢琴音乐教学的人。

这样的人生,堪称一部厚重的史诗巨作,里边的故事让后来人直到今天都津津乐道。

为了更好的纪念这位旷世奇才、天津老乡,2007年12月31日,政府在老粮店后街的原址上举行了奠基仪式开工重建李叔同故居。2008年12月26日落成,2011年12月3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作为我国北方纪念李叔同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自开馆以来,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在公益和教育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5年,恰逢李叔同诞辰135周年,为解决部分馆内古建筑出现老化破损问题,相关部门还专门拨出经费进行了一次全面大修,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建筑美观、保障了市民参观安全,更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下一期,让我们走进纪念馆,推开尘封的历史,重逢当年在这里生活过20年的李叔同。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处,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园林景观和故居两部分。园林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由太湖石假山、人工湖、纪念亭和凉亭组成;故居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由四组院落、48间房屋组成,传统砖木结构,呈“田”字型结构,青灰色的砖墙、朱红色的门窗,凝重而庄严。

整个建筑沿街而建,坐西朝东,大门为“虎座”门楼,门楣上有极为精细的“百兽图”镂刻砖雕,墙壁磨砖对缝。进入纪念馆,抬头便看到大门上方镌刻的“百福庄严”四字,摘自弘一大师所集《华严经》五言联“大愿悉成满,百福自庄严”。

进门处转过影背墙,即可看到弘一大师纪念亭,内有弘一大师全身紫铜塑像一尊,高2.7米。大师身后汉白玉影壁上,刻有其楷书《佛说》,这是弘一大师在1932年,为纪念父亲李筱楼诞辰120周年所作,表达对父亲的敬仰与追思。

之后,还能看到悬挂于李宅门楼上的“进士第”横匾,为清朝重臣李鸿章所题写。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为同治四年进士出身,与李鸿章同年进士。

李筱楼在朝廷为官数年后,辞官经商,在天津经营盐业、钱庄生意,富甲一方。李家在天津共有两间钱庄,一间是桐兴茂钱庄,位于旧时的宫北大街之上。还有一间就是位于李宅之中的桐达钱庄。如今,当您走进纪念馆第一组院落便能看到复原后的“桐达钱庄”,钱庄两侧分别设有柜台和火炕。到了冬天,火炕可以用来取暖,方便实用。室内墙壁之上陈列有老照片,反映出了旧时天津繁荣的商业街景。

中书房,原先是李叔同父亲李筱楼的书房,后来李叔同和他的兄长李文熙曾在此学习。这间书房里,留下了李家几代人博览群书,刻苦求学的身影。而这好学上进的家风,也深深影响了少年李叔同。

1895年,李叔同16岁考入天津城西北文昌宫旁边的辅仁书院,学习八股文。和当时天津另外两处书院三取书院、问津书院一样,辅仁书院与官学已无多大区别,以考课为主,不再讲学。每月初二、十六两日考课两次,一次为官课,一次为师课,分别由官方和掌教出题、阅卷、评定等级,发给奖赏银钱,以督促学业。李叔同在进入书院前,已饱读过经史诗文,学有根底,加上自幼聪慧,每次考课作文,只觉得有不尽之思绪需要写出。按照格式,文章是要一个字一个字书写在格子中的,老师发下来的纸张又是有一定限量的。叔同每感到意犹未尽,纸短文长,就在一格中改书两字交卷,博得了“李双行”的美称。他的文章常常名列前茅,获得奖银。

中书房旁边即是洋书房,这里是故居中唯一具有洋式风格的建筑,彰显了当时李家的阔绰。室内摆放有一架钢琴,李叔同曾在这里学习音乐和作曲,李叔同也成为最早将钢琴音乐传入中国的人之一。此外,洋书房内还挂有李叔同油画作品《静物》,有声有画,亦动亦静,参观者无不感叹李先生才华横溢。

洋书房的特别之处还在于门窗的细节,这里为玻璃窗,采光较好,当时的天津城,几乎家家户户的窗户都是纸糊的,拥有“玻璃建筑”的家庭多是大户人家,以此展示自家的身份和地位。李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存朴堂,为李家会客场所。原先的“存朴堂”横匾是由李筱楼亲自题写的,但因年代久远已遗失,便由当代已故著名书法家王学仲先生所题写。门口的联语为:惜衣惜食非是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莫求人。这是李叔同的父亲对家人的警训,以此告诫家人珍惜福祉,节俭持家,自立自强。这样的楹联在今天依然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教育着后人。

起居室,李叔同早年居住的地方。李叔同于1897年遵母亲和兄长之命,与天津茶商女儿俞氏完婚,与俞氏共育两子。李叔同日本留学后,俞氏在此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直到40多岁去世。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在坚持“修旧如旧”原则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升级改造。例如:李氏故居原址并无园林部分,2007年故居复建时,为提升整体文化环境,特由苏州园林设计院仿照苏州“环秀山庄”设计制造。纵览整个故居纪念馆,古香古色,基本复原了当时李家的生活场景,除此之外馆内还展示了李叔同大量的书法、篆刻作品,讲述着大师半世繁华半世僧的传奇故事。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河北区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十三个第一于一人,或许这样的人生轨迹难有后来人,但他爱国的赤子之心、知难而进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崇高的道德情操,完整的独立人格、深邃的哲学思想,严谨的治学风范,必将在此发扬光大,激励后人。

(来源:“津彩河北”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津彩河北 网络书香】走进李叔同故居》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