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丨热恋期后关系冷淡,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2020-10-18 19: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甜甜的恋爱总会让人羡慕,殊不知热恋期过后,情侣们的考验也来了:关系冷淡。

朋友晓晓最近经常跟我哭诉:

谈恋爱一年了,但是男朋友对我的态度是越来越冷淡。

以前的他每天早晚都会发一句问候,聊天从不间断。

现在的他只顾着玩游戏,有时候甚至还会忘记约定好的事。

是不是所有的男生都会这样?难道真的像网上说的,热恋期一过,两个人就会分手吗?

所以爱还是会消失的,对吗?

其实这种情况,很多姐妹都有:

▷明明一个月前还你侬我侬,天天微信电话,现在怎么连一句“早安“也不愿意说了。

▷热恋的时候,奶茶都是我喜欢的口味,而现在,他连帮我下楼取奶茶都不愿意。

▷身体接触也变少了,亲亲抱抱都没有以前多,他是不是对我失去兴趣了?

热恋期后的骤然降温,确实容易让很多恋人“抓狂”,如果没有恰当地处理好情绪,很容易引爆一连串的“情感炸弹”。

没有一段关系,能逃得过“喜新厌旧”

热恋期后的关系降温是正常的吗?激情真的会消耗殆尽吗?

心理学给出的答案是:爱情中的激情部分的确会耗尽,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段亲密关系都会面临“喜新厌旧”的考验。

究其原因,可以用一个心理学概念来解释——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它指的是任何来自外部的刺激,最终都会被“适应”。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过去你们多甜蜜多亲近,对方有多可爱多讨喜,最终都会被适应,形成一种平淡的“习惯”。

过去的你们,只要看对方一眼就心跳不已,想了解对方的过往、爱好,以及对你的想法,每次沟通都带着期待。

但随着相处和了解,新鲜感慢慢减少,荷尔蒙分泌降低,激情燃烧殆尽。

此时,如果亲密和承诺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一段亲密关系便会逐渐降温。

正如李宗盛的那首《阴天》里唱的一样:

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

谁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

除了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这样看来,热恋期过去后就意味着要分手吗?

不一定。

热恋期后的关系冷淡,并不意味着“不爱了”。表面看似不再黏人的伴侣,可能是因为他们都回到了自己感觉舒服的小圈子里。

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安全距离都是不同的,过度靠近,会令人感到“窒息”,过度疏远,又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安。

因此,了解你们彼此都合适的心理距离,就变得格外重要。

热恋期后,如何找到最佳的心理距离?

晓晓不想让这段感情死在热恋期后,所以她去找心理咨询师聊了聊,咨询师的开导,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

她克服了内心的不安,和男朋友开诚布公地谈了很多,说了内心积压许久的担忧,说了自己的不安和迷茫,最终误会消除,关系也重新变得亲密起来。

“虽然没有之前那么腻歪,但我心里知道,我们只是待在各自的舒服圈里彼此相爱着。”

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并不是我们要靠得多近、黏在一起多久,而是彼此保持距离的同时心心相印。

我们应该如何找到这个最佳距离呢?

a. 有效沟通,找到对方可以接受的距离

有些情侣也许遇到过这样的分歧:

▷为什么谈恋爱总要天天黏在一起?不腻得慌吗?

▷为什么他总对我很冷淡,稍微靠近一点就想逃跑?

其实,这就是不同心理距离的矛盾。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对于爱情的心理距离,同时了解让伴侣感到舒适的心理距离。

也许你要求的心理距离非常近,而对方渴求的距离却没有那么近。

那么就去跟另一半试着沟通,找到让彼此都舒适的心理距离。

b. 过度黏人,也许是因为“焦虑型依恋”

我们都渴望和伴侣拉近距离,恨不得24小时都待在一起,然而事实是,过度的黏人可能对关系产生反作用,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你需要认识到的是,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个人空间,没有人愿意被束缚和控制。

适当的换位思考,也许会让你更好的理解对方。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黏人”实在难以控制,同时非常害怕被抛弃,容易自卑,感觉自己毫无价值,甚至因此让对方感到不自由,你也许属于“焦虑型依恋人格”。

焦虑型依恋的人常常表现出对恋情的极度不安全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确认伴侣的爱,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安全感和爱的需求又很难满足,会让伴侣感到精疲力尽。

如果你属于“焦虑型依恋伴侣”,而又刚好遇到一个能够满足你安全感和爱的需求的人,那么你是幸运的。

但要是没有遇到呢?或是遇到一位拒绝沟通、喜欢冷战的“回避型恋人”,那这段关系可能没有那么顺利了,你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让自己成长起来。

其实,亲密关系里,最令人着迷的不是热恋期的你侬我侬,而是携手走过风雨的心心相惜。如果你不懂得怎么经营一段感情,不妨跟晓晓一样,找信赖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