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感恩+坚守!一支脑瘫足球队的16年:我们有信心融入社会

澎湃新闻记者 蒲垚磊
2020-10-19 20:59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上海脑瘫足球队在训练中。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蒲垚磊

每逢周末,在上海市普陀区一家商场的顶楼球场里,总能听到踢球呼喊的声响,但当人们看到场上奔跑的身影之时,却不免露出讶异的神色。

这是一支特殊的足球队——队员基本都由罹患脑瘫的人士组成。

和健全人相比,他们的脚步没有那么灵活,跑动也没有那么快速——但是从他们的神态动作中不难看出,对于足球的投入和常人别无二致。

上海脑瘫足球队从2004年成立到今天,球队已经度过了整整16个年头——“全国很多人都羡慕我们的条件。”队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杨烨。

站上北京残奥会赛场

一支球队的组建,往往需要以参加比赛来作为最原始的动力,上海的这支脑瘫足球队也是同样如此。

2004年,为了参加全国的脑瘫足球比赛,杨烨得到了来自领导的通知:准备组建一支脑瘫足球队,让他去寻找合适的队员。

这样一次机会,对于杨烨来说可谓是求之不得,他从小爱好体育,从1995年就成为了残疾人运动员,并且一度在跳远项目创造过亚洲纪录,一直到遭遇跟腱断裂的重伤才不得不离开赛场。

恢复之后,他也一直在从事其他项目的体育活动,再加上本来就对足球有兴趣,于是得到通知之后,他很快就找到了一批队友,把这支队伍组建了起来。

“刚开始队伍才10个人不到(脑瘫足球为七人制),都是此前从事过残疾人体育的退役运动员。我是从小就喜欢和健全人一起踢球,他们则是以前没有接触过足球。”

于是,很多队员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足球运动,经过集训后,队伍开始参加全国级别的比赛,而实力突出的杨烨更是入选了国家队,参加了亚运会、北京残奥会等高规格国际大赛。

就连在国家队,杨烨也戴上过队长袖标,并且和队伍一起打进过亚洲赛事的前三名——身披中国队球衣参加北京残奥会比赛的经历,更是成了他一生难忘的回忆。

队员在训练中。

没有比赛,也要坚持活下去

在欧美地区,脑瘫足球项目的发展相对较早,1984年,脑瘫足球被列为残奥会正式项目,1986年就首次举办了脑瘫足球世锦赛。

此前,上海脑瘫足球队曾多次跟随对外出访和海外的脑瘫足球队伍有过交流,队员们也看到了足球发达地区脑瘫足球项目的发展。

“比如此前有一次去英国利物浦,那里就有不少脑瘫足球的俱乐部,还在打联赛。”杨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另一位队员王伟俊则表示,“海外的社区体育氛围更好一些,比如之前去日本交流的时候问过他们,女孩子也可以参加到脑瘫足球运动,自己在网络上报名参加,就能找到组织接纳她们,可以这样按照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参与。”

而在国内,自2011年举行的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之后,脑瘫足球就没有了全国级别的正式比赛,这导致很多地方纷纷裁撤了脑瘫足球队伍。在残奥会层面,脑瘫足球也在东京残奥会和下一届巴黎残奥会未被列入比赛项目。

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脑瘫足球队却坚持了下来——杨烨和队员们都对此感到感激与幸运,“上海有残健融合等公益比赛,这是全国很多脑瘫运动员羡慕的。领导也说,不会放弃你们这批队员。”

如今,虽然训练频率没有那么高,基本都是周末,但队伍仍旧活跃在球场上,“大家来自上海各个区,有的住得很远,比如金山、奉贤,现在这么多兄弟们每周聚在一起也不容易。”王伟俊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教练张诗宇(蓝色衣服)。

足球让身体和生活更美好

虽然已经没有了正式比赛任务,平日里也各自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再是专业的“运动员”,但上海脑瘫足球队的队员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并没有丝毫衰减。

将近二十年的足球和体育经历,都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运动所带来的好处,而并非只是将其看成一份“工作”而已。

“因为队里有年纪比较大的球员,一开始还是会担心大家的态度问题,但是情况比我预想的好了太多,大家都非常配合,实际训练的时候很认真。”带领球队训练的教练张诗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他们其实基本功是很扎实的,对足球也有一定的理解。只要是踏上训练场,他们就一定是百分之百投入,全身心享受足球的快乐。”

队员杨烨说,自己以前的残疾程度其实要比现在严重得多,一条腿只能拖着走路,但是通过运动的锻炼,现在正常走路都不会看出太大的异样。同时,运动也让他拥有了良好乐观的心态。

队员丁卿也认为,足球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快乐。

“残疾人平时运动不多,身体方面比健全人差一些。出来运动一下,可以让身体机能好一些。家里人也很支持,与其在家里也没事做,不如出去跟朋友聊聊天、踢踢球,性格方面也可以更开朗一点。”

“这支队存在多久,我就踢多久”

“足球对于我们的康复也有好处,还有自信心和更高的社会融入度,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低。托足球的福,我们也去了好多国家。”对于足球,王伟俊很感恩。

“现在自己的工作是首位的,足球则属于兴趣爱好。”但即便如此,王伟俊仍然丝毫没有停止踢球的打算。

目前,队伍里的球员基本仍然是队伍建立时的那一批队员,随着年龄增长,大家也都到了三四十岁的年纪。王伟俊说,领导也告诉过他们,看到对足球有兴趣的脑瘫人士,也可以尝试接纳,但招募新人加入并不容易。

“以前找过年纪轻的,找过两个来试训过,但是一方面是家长觉得不放心,一方面也是自己觉得太累了,坚持不下去。”

除此之外,由于国内脑瘫足球专业比赛的缺乏,也让一些有意从事体育的残疾人宁愿选择其他项目。

正如杨烨所说,“如果有人有兴趣来参加,我们肯定愿意接受,我们也希望有新人。相对而言,足球是集体项目,没有个人项目吸引力大,毕竟个人项目可以自己拿金牌、拿冠军。”

如此看来,球队想要吸引新鲜血液的难度并不小,但对于队员们来说,这支队伍早已经不仅仅只是球队,而更像是一个家庭,大家只是在一起享受足球的快乐。

杨烨的心愿也很简单,“希望能有更多和健全人融合的活动,多打点比赛,大家能多关注我们这个群体。”

而王伟俊则早已打定主意和足球一直相伴,“我准备一直参与到这支队伍结束,这支队存在多久,我就踢多久。”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