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开启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0-10-14 16: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LEAD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事业。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及农民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多个地方在疫情中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充分印证了数字动能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现实价值。

一、数字乡村是什么?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二、推进数字乡村重要意义。

01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一方面通过建立数据感知网络、农业产业基础数据体系等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物联网和产业链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创业创新,实现农村数字经济的产业化。

02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乡村资源情况通过图文声像等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创造新的价值,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如乡村景观在数字时代中的应用和研究,可以在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和保护的同时,挖掘乡村土地利用及其变化、乡村产业结构及地区布局等乡村地区范围内自然、社会和经济等综合乡村景观情况,并加以利用。乡村景观包括有乡村生产景观、乡村文化景观和乡村生态景观,既有大量的人文景观,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而数字时代的乡村景观规划,有利于保护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实现乡村容貌美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03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数字时代,乡村区域内的联系和沟通手段发生了质的变更。以冯村为例,“冯家大院”微信群是冯村村民“讨论问题、沟通感情、处理村务”的平台,经过4年多的应用,已经嵌入到冯村之中,成为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4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治理有效

“村务怎么样,网上就能看”,村民随时监督。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加快推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治乡村。

05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数字乡村不仅通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途径整体利好农民生活富裕,而且还孕育了精准扶贫的新思路,为“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通过电商扶贫等手段,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三、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支持?

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2019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明确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019年12月,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的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 在2019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论坛上发布。

2020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对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

2020年5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 《关于印发〈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明确了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目标,部署了8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

2020年7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 《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 ,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2020年9月份,中央网信办正式公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数字乡村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公示名单

四、如何推进数字乡村实施?

01

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科技创新供给

1)夯实数字农业基础

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智慧农(牧)场,推广精准化农(牧)业作业。

3)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加快建成一批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培育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建设绿色供应链,推广绿色物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4)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

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

5)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

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

02 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1)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利用互联网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智慧广电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文物数字资源进乡村。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展览,大力宣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2)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

支持“三农”题材网络文化优质内容创作。通过网络开展国家宗教政策宣传普及工作,依法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及其有组织的渗透活动。加强网络巡查监督,遏制封建迷信、攀比低俗等消极文化的网络传播,预防农村少年儿童沉迷网络,让违法和不良信息远离农村少年儿童。

03 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1)深入推动乡村教育信息化

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对接,帮助乡村学校开足开好开齐国家课程。

2)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

推进全面覆盖乡村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系统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社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接续。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持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导医疗机构向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建设完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面向孤寡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体系。

04 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1)推动“互联网+党建”

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优化升级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广网络党课教育。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

2)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在线组织帮扶,培养村民公共精神。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加快推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治乡村。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村干部干得好不好,网络监督!村务、财务怎么样,网上公开,大家都能了解!干事创业过程中需要政府审批,网上就能办!

随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数字经济技术的赋能,数字化、线上化将越来越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重要形式和必然趋势,不断催生淘宝村、村播、众筹农业、定制农业、共享农业、云农场等数字乡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内生性动力。

来源:绿维文旅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新河县网信办违法违规网站平台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319-4982332

邮箱:xhwljb@126.com

原标题:《【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开启乡村振兴新动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