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意外受伤后该如何处理,很多人都没做对
原创 Fanny 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丨编辑/排版:Fanny 责编:Jeing 审核:李云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受伤~
生活中不小心受伤的栗子实在是太多了
切个菜顺便把手指也切了……
翻个书被一张纸给割伤……
穿新鞋去溜达把脚后跟磨出血……
逗逗猫猫狗狗反被咬一口……
玩手机入迷结果撞上电线杆……
碰到这些情况,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一律贴创可贴处理?一律不处理?
知道有很多小伙伴都关心这个问题(并没有,只有小花我一个人玩),今天就为大家讲讲,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意外受伤、皮损后的靠谱处理方法。
擦伤、刮伤、割伤等
小伤口
一些小、浅、出血少、不需要缝合的伤口,确实是适合用创可贴来吸附渗液、加压止血、保护创面甚至是杀菌(比如某些含有苯扎氯铵成分的创可贴)。至少1日1换,沾水或弄脏了及时更换。
如果是高跟鞋、新鞋磨脚甚至造成破皮出血,也可以在脚后跟、小脚趾等容易或已经磨损的地方贴上创可贴。
记得在贴创可贴前做好清创、消毒准备工作:● 确保伤口有无尘土等污物残留;
● 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清洗伤口;
● 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打圈擦拭到伤口边缘3-5厘米即可(注:酒精并不用于冲洗破损的伤口)。
关于创可贴的更多知识和具体用法,不记得的/新来的同学请移步--大伤口
如果伤口很大很深的话,除了做好前面说的清创,最好用干净卫生的纱布等盖住伤口,及时去医院进行更加专业、完善的清创、消毒、缝合包扎,以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避免进一步细菌感染和破伤风杆菌感染。
此外,很多人觉得受伤之后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可以更快愈合”,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又不是牛肉为啥要风干)。事实上在早期伤口处保持湿润环境(比如非感染伤口可以外涂纯凡士林等保湿封闭剂)、覆盖纱布或绷带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和感染风险,并且可能减少瘢痕形成。
担心受伤后留下疤痕?你还需要看这篇-- 烫伤
曾经的你,烫伤后都试过哪些民间偏方?涂抹牙膏、酱油、大酱、肥皂?
打住打住!都给我忘掉!这些方法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不仅无法缓解疼痛,没有经过消毒的物品还可能对创面造成感染、损伤,甚至留下瘢痕和色素沉淀。
烫伤后正确处理方法是:
① 冷水冲洗或浸泡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和红肿,减少形成水疱的风险。
② 如果只是局部皮肤泛红没有大的破损,可以选择涂抹一些烫伤膏。
③ 水疱小且少时,为避免感染,不要手贱去戳破水疱,等它自行吸收就行。
④ 水疱大到可能引起摩擦疼痛时,可以去医院把水疱液抽取出来再包扎好。
⑤ 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是比较严重的烫伤,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处理。
蜜蜂蛰伤、虫子咬伤
蜜蜂蛰伤
远离蜜蜂
若是被蜜蜂蛰伤了,可以考虑以下应急措施,当然最好还是就诊治疗。
● 如果伤口处有毒刺,可以用针尖或镊子拔除毒刺。
● 用肥皂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溶液擦洗伤口处,也可口服抗组胺药及止痛药。
● 如果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休克者,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虫子咬伤或有皮肤接触
像毛虫、蜱虫、毒隐翅虫等虫子落在身上了,记住一定不要拍它们以及抓挠患处。
要是被它们咬了,或一不小心拍死它们,可能引起虫咬皮炎,某些蜱虫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关于如何应对这些讨厌的虫子,都写在这了-- 被猫狗等动物抓伤、咬伤
被猫狗等动物咬伤、抓伤皮肤,即使是家养宠物,也有一定的感染和发生狂犬病的风险,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处理和治疗。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狂犬病暴露分级分为I 、II 级、III 级暴露。● I 级是指接触、喂养动物,以及完好的皮肤被其舔舐等,不需要特别处理;
● II 级是指被咬、抓、擦碰但没有明显出血等;
● III 级是指咬伤、抓伤后有明显出血,以及破损皮肤被舔舐接触到、与蝙蝠接触。
对于 II 级和 III 级暴露,彻底的伤口处理很重要。规范的伤口处理包括对伤口内部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接种疫苗等后续处置,有助于预防狂犬病发生,避免继发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①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 15 分钟。
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
②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伤口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005%~0.01%)等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③ 接种疫苗:在冲洗、消毒之后,立即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并根据需要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最后复习一个重要知识点:
有伤口时不用忌口酱油等深色食物,因为吃酱油是不会让伤口变黑的,就像你吃巧克力不会变成巧克力色,喝牛奶也不会因此变白~
微信机制改了又改,错过科普怎么破?点击星标置顶,第一时间收到惊喜。
〔参考文献〕[1]周航, 李昱, 陈瑞丰,等.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2):139-163.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10月14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插图来源:Veer
封面设计:blurrr
以下是今日的拓展阅读▼
原标题:《意外受伤后该如何处理,很多人都没做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