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常用的“宋黑楷仿”四大字体,正是发源于这里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2020-10-14 13:20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宋体,黑体,楷体,仿宋……这些熟悉的汉字字体,早就悄无声息地渗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当你翻开书本阅读,或是在电脑键盘上敲下一个个汉字时,可曾想过,这些汉字字体从何而来?是由什么人设计的?

10月14日,在上海市新闸路1209弄60号的印研工坊,上海印刷集团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举办了揭牌仪式,在仪式上揭开两块牌子,分别是“现代汉字印刷字体发源地”和“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人们最常使用的宋、黑、楷、仿四种字体,正是诞生于此。

揭幕仪式。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供图

这里是现代汉字印刷字体的发源地

作为“现代汉字印刷字体发源地”的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原址正是在新闸路1209弄60号。2019年上海印刷集团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在“印研工坊”园区改建结束后,搬回上海市新闸路1209弄60号,在新改建后的“印研工坊”园区里处处可见对印刷文化、字体文化的展示。

在印研主楼的一至二楼,专门留出了近一百平方作为“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其中从前言开始到正式走入“字体馆”前,用非遗传人墙的方式,介绍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乃至中国字体界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代、二代、三代23位非遗传承人及他们的主要贡献,是这23位传人带领着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室从无到有、辛苦创业;在一楼半的“字体馆”分为“源远流长、繁花硕果、继往开来、经典传承、创新发展”五个部分,让不熟知印刷字体的参观者对印刷字体的发展和书写技艺的传承在参观、互动的同时有所了解;二楼的“非遗馆”更为全面的介绍了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宋、黑、仿、楷”四大印刷字体的创写背景和应用、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书写技艺标准——《汉字印刷字体设计规范》等珍贵文献、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在字体创写方面取得的荣誉奖项。而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现代汉字印刷字体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汉字印刷字体的设计规范和创写工艺,更好地宣扬与传承汉字文化、字体文化、非遗文化,这一座“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也即将对公众开放。

“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的一角。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图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之所以可以成为“现代汉字印刷字体发源地”是因为两个“源头”。一是新中国的印刷字体诞生在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209弄60号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汉字字体、字形杂乱,异体、变体混合使用,严重影响印刷质量和阅读效果,更导致我国参加国际书籍装帧博览评比无功而返。1959年,文化部召开会议指导上海率先进行“印刷字体改革”,以印研所为基地,在新闸路1209弄60号内集聚了沪上美术创意有功力、书写正楷有造诣、雕刻字模有经验的三结合人才,成立了有50多人组成的字体研究室。印研所字体研究室的设计人员耗时5年,相继完成了宋、黑、楷、仿四种常用印刷字体的创写设计,总计8万字,为新中国推广简化字和汉字使用的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印研所原创的宋、黑、楷、仿四种新字体,分别用于印刷新版横排本《毛泽东选集》、《辞海》、《汉语大字典》以及万千种政、经、科、教图书,期刊杂志,幼少课本,使我国出版物和印刷品面貌焕然一新,使各年龄层次的读者视觉舒适、赏心悦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果,多次获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上海市重大奖项。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考验和实践证明,这几种字体被业界视为字体中的经典。

二是汉字印刷字体的数字化发展也始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将宋、黑、楷、仿四大品种的专用字稿作为同英国蒙诺公司合资的投资,首次购进国际先进的激光照排设备。后又将这四种字体的原始字稿,全部复印无偿提供国家“748”工程、“汉字信息处理”重大项目,为我国印刷业实现告别“铅与火”的技术革命做出了贡献。北大方正的王选教授将这些字体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发明“汉字信息处理激光照相排字技术”的原创母体,之后普遍进入海内外汉字字库,派生再造出千姿百态、各有特点的后代字体。目前国内普遍应用在计算机系统字库里的宋、黑、楷、仿四副常用字体品种,无论是国标字数的增加还是品种的扩展,它们的笔形、结构、重心、粗细等内外形基本框架及其神韵,都源于上世纪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创写的印刷字体。

“宋黑仿楷”四大字体是怎样创写的

1959年,我国参加莱比锡国际书籍装帧博览会评比无功而返,严重影响图书质量的印刷字体,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当时的文化部出版局总署长胡俞之在护照及印刷字体改革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提高图书报刊的印刷质量,首先要改革印刷字体,1961年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借助上海丰富的出版印刷资源,依靠上海书法美术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率先开启了汉字印刷字体传承书写工作。

1962年,宋体二号和黑体二号被列入1963年至1972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命名为创新汉文印刷字体中心课题。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以常用的主流字体宋体字为重点,对宋、黑、楷仿4种正文常用字体全面整旧创新。为了书写宋、黑、楷、仿四种新字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了宋元明清各代数百种善本字体,参照了当时常用的铅印字体样本,结合汉字繁简对照表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要求,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制定了汉字印刷字体设计规范,作为评判字体质量的标准,有效地指导了字体设计工作。

字体设计过程。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供图 

印刷字体的创新有5道工艺程序。第一步是写铅笔稿,作为字体创新的关键环节,这一步骤要求设计师必须有书法和美术的功底,按照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汉字印刷字体设计规范的要求,融入艺术创意,在专用稿纸上精心勾勒出字体轮廓,要求线条清晰,笔画粗细分段合理,形态准确,结构协调,重心平稳,为每个字的质量和整幅字的风格奠定基础;第二步是划线,操作者必须熟悉笔画粗细规范,用直线笔沿铅笔稿上的直线画出光洁一致的黑色线条;第三步是勾线,操作者必须熟悉笔行规范,将铅笔稿中的点、撇、捺、钩调等曲线形笔画勾出清晰轮廓,同时描好横竖笔画的起笔、收笔的笔形装饰;第四步是填墨,在勾画好直线曲线的墨稿上,擦出遗留的铅笔线条,然后填满黑色,要求浓淡均匀前后一致,不出线外;最后一步是描白,用白色国画颜料兑字稿进行精细调整,去除毛刺,圆润笔画,达到边界清晰,光洁挺拔,姿态优美。在即将开放的“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字体设计的原稿,很多纸张都已发黄,但观者依然可以透过漫长的岁月,感受到设计师和操作者的精湛技艺与用心。

展出的字体设计原稿。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相继创写出宋体一二号、黑体一二号、楷体、仿宋体4种6副新字体,这是传统书法艺术、工艺美术和刻字技术综合再造的成果,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适应社会需求,4种字体的数量不断扩充,尤其是宋体已达到7万多字,不仅是现行多种宋体字库的母体,更是具有历史价值、记忆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文化珍宝。

在创写字体的同时,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还根据标准化、规范化的笔形、字形编制出一份《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报经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审核通过,作为文改委颁发的我国印刷汉字模板,供出版各种辞书、百科全书等工具书,政治、科技、文艺书、教科书,以及报纸、期刊的标准印刷汉字字形的依据。印研所字体室是最早的把手写体与印刷体统一,独创出新的笔形舍弃老的繁重笔形,如今各大报刊书籍简化字体沿用至今。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