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双创周将至,作为双创“热土”,上海这一年有哪些变化?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陈伊萍
2020-10-14 11:1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0月15日,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周”)即将拉开帷幕。

本次全国双创周将于10月15日-21日举行,上海分会场活动将同期举行,除了10月15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海分会场活动以云上展示为主,主要分为活动、短视频、项目、政策、创投基金、人才招聘6大板块,目前收集遴选的参展元素累计超过500项。

上海历来是投资的热土、创新的高地、创业的乐园。过去一年,面对外部环境的下行压力、突然袭来的疫情影响,上海的创新创业热度不减,甚至还催生了许多新机遇。

日均新设企业近两千

一组数据能够直接表明上海的创新创业热度。

2020年5月,上海新设企业达37539户,同比增长19.1%;日均新设企业1976户,同比增长31.6%。平均一天有近2000户企业选择在上海“诞生”,“热度”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平均水平。

尽管遭受外部环境下行压力及疫情影响,但在众多创业者眼中,危机的另一面是机遇,选择上海这个国际金融“避风港”,可缩小危机,放大机遇。

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是创业者重视上海的主要原因。

2018年至2020年间,上海相继推出营商环境改革1.0版、2.0版和3.0版,三年间共系统实施了300多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

比如,2019年,上海在浦东新区试点企业开办多证合一改革。起初在上海开一家便利店,要从多个政府部门申领5张许可证。随着改革的落地,现在只需要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即可。相关信息显示,截至目前,该项改革已在上海的10个试点行业实施,除了便利店,还包括饭店、酒店、健身中心等。

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企业评判。

近两年,中国在《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并连续两年跻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个经济体之列。上海是参与测评的城市之一,权重为55%。上海在“一网通办”中的改革经验值得被推荐,并因为营商环境改革,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受益最大的全球城市之一。 

“高效办成一件事”,破除不必要的市场准入门槛,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有望取消或下放……一项又一项的改革创新制度加紧出台,搭建起越来越高效、便利、优质的营商环境,这无疑为上海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环境保障。

新业态发展迅猛

包容创新的环境下,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风生水起。

2020年上半年,上海在线新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商品类网络购物交易额实现3116亿元,同比增长14.3%。

以叮咚买菜为例,作为在上海扎根的在线新经济典型创新创业代表,疫情发生后,该企业全力组织货源、保证品质、稳定价格,为用户持续提供健康便捷的买菜服务,还携手老字号和一线品牌启动系列促销活动和特色消费活动。

其实,在上海,不少在线新经济企业都在疫情期间积极挖掘自身潜力,用创新化危为机,不仅贴合了特殊时期市场的需要,也为企业自身发展赢得了又一次机遇。

而这些新业态的加速发展,客观上需要“新基建”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2020年5月,《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立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行动方案》从建设任务、保障举措等方面提出35条举措,力争用三年时间推动上海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如此可见,为呵护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稳步发展,上海已然做足了最充分的布局,为上海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新根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科创板助力科技创新

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一周年。

过去一年,上海双创最有影响力的举措,非科创板莫属。

作为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另一方面,科创板是率先试点注册制的“试验田”。 伴随着2020年3月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成功推进,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实现全面注册制有着开创性和引领性的重大意义。

7月16日,万众瞩目的内地芯片制造巨头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上市当天,成交金额居A股第一,收盘涨幅202%。此外,中芯国际在A股还打破了多项记录:从受理到过会仅19天、完成注册仅29天,从提交IPO申请获得受理到正式上市,仅用时46天。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了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配套制度设计创新的成果。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于改变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提高资源向科技企业的配置效率,进而培育出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为此,证监会和上交所在一系列配套制度设计上作了突破和创新设置,包括审核、发行、配售、交易等多个环节。采用全流程公开的电子化审核、设置多套市值为核心的上市标准、接纳红筹和同股不同权乃至亏损企业、提高首发定价市场化程度等。这些制度设计上的突破大大提高了科创板的运行效率,也在完善法治和监管的基础上,扩大了容错空间。

在上市标准上,体现出充分的包容性,允许红筹和同股不同权乃至亏损的企业上市。截至7月21日,已上市企业中有1家同股不同权的企业优刻得,2家红筹企业华润微、中芯国际,还有9家因为研发成果转化周期长,短期尚未盈利的企业也完成了上市。

科创板也初步显现了金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助力效果。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比平均为11.29%,远高于同期上市的A股其他板块新股,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占比高达63%,另有占比21%的企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中多家企业位于行业领先,比如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中芯国际、最新总市值逾千亿元的内存接口芯片龙头企业澜起科技、全球先进的办公软件厂商金山办公、全球刻蚀设备市占率居前的中微公司等。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