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授,这是性侵行为”
原创 小新同学 有间大学
过去的一周,接连有两所大学突然以相似原因,分别对本校的一名教授做出撤职或解聘的处理。
有的案例已被官方通报,有的仍处于“调查中”阶段。
但这些风波、这两位大学教师都与它有关——校园性侵。
TA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不也是最后一个
小文(化名)大概一辈子也无法忘记那个晚上。
2019年11月16日,21:30到22:30那个漫长的一小时,上海财经大学校园内的一条小路上,她和课任教授钱老师。
那本是一堂晚课后,小文和一行对课堂内容有问题的同学,在教室讲台等老师答疑。
轮到小文时,保洁阿姨催着教室要熄灯关门,钱教授对她说,“那我们边走边问吧”。
在小文的自述中,两人走出教学楼后,教授提议由于时间不早了,他先开车过来,小文可以在车上向他提问,他也顺便将小文送到校门口。以为教授着急回家的小文,不想因自己耽误老师的时间,便跟着上了车。
随之而来的遭遇令人窒息。
一方是肆无忌惮的加害者,另一方是大脑一片轰然的受害者——“当时已经崩溃了,满脑子都是讲台上衣冠楚楚的老师,怎么会是这样?”
事件在当年12月6日曝光后,上海财经大学展开调查并于7日通报给予钱逢胜开除处分,撤销其教师资格;而后来,受害的女孩也“按自己意愿退学”。
从某种程度上看,两人的结局不乏相似之处:离开校园,然后销声匿迹。网络上轰轰烈烈的舆论,也随着当事双方的淡出而逐渐平息。
感到耻辱的,应该是施害的人。/unsplash但在校园性侵这件事上,小文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也不是最后一个。
广州性别中心于2017年根据6592份数据样本及上百案例发布的《中国高校大学生性骚扰状况调查》显示,有69.3%的受访者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女性占75%。在这些事件中,有近一成与学校上级(领导、老师、辅导员等)有关。
校园不该成为性侵事件的温床。/unsplash不仅如此,“高校性侵行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全球性的存在。”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近日一则报道指出,自今年7月起,美国、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有二十多所高校或学术机构,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匿名举报校园性侵事件的活动。
记者Haley Ott介绍,有数百名学生在Instagram讲述自己在校园被性侵的经历,其中不乏强奸、骚扰、跟踪和其他形式的性侵犯。
据美国高校联盟(A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司法部国家司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的报告(2016)显示,在被调查的27所美国高校在校本科生中,约有23.1%的女学生和5.4%的男学生遭受过性侵。
在英国,由全国学生联合会(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在201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75%受访者中表示,他们曾在校园里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有害性接触。这些不能被容忍的罪行,不仅散落在世界各处的象牙塔,不同受害者也面临着相似的窘境。
“被性侵了,你还能怎么样?”2015年上映的美国纪录片《The hunting ground》中,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Andrea在大二的一次聚会里,被一位男性同学强奸。
后来她得知,自己不是那次唯一被伤害的女生,但受害者们却一致地对“那个经历”只字不提。
大学期间同样遭受过强奸的Annie,也在事后的一长段时间里都保持沉默、照常上课、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过。直到她身边的一个朋友说,自己被同校的一名男生强奸,Annie意识到她们必须做些什么。
但两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Google,搜索“如何在xx大学报告自己遭受了性侵”。
她们并不知道遇上了“这事儿”要如何处理,直到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她们仍对此茫然,从而被推着自行摸索。
接着,Annie开始向学校寻求帮助,她告诉辅导员自己遭到了强暴,却迎来了让她疑惑不已的回应。
“强奸就像一场足球赛,如果你现在再去回顾这场比赛,在当时的情况下,你又能做些什么呢?”辅导员告诉Annie。
感到迷惑的不止Annie一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ofie将遭遇上报校方后,一直等了七个月都没得到回应;耶鲁大学的Alexandre被告知,即使她有性侵者手写的有罪证明,这样仍无法构成足够的证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受害者Ryan从校方得到的劝解是,“让时间冲淡一切,毕业后就好了”。
纪录片引用华盛顿邮报2014年的一项数据指出,在2012年,有45%的学校未曾上报性侵事件;纽约时报2014年的一篇报道则显示,95%的校园性侵受害者不会选择报案。《中国高校大学生性骚扰状况调查》报告也有数据表明,遭受性骚扰的男生和女生,近半数都会选择沉默、忍受。仅有2.7%的女生和1.6%的男生选择报告校方等管理部门;仅有1.2%的女生和0.5%的男生选择报警。
事情发生后,选择沉默还是主动发声,又该向哪里求助——
这些问题的无解,对不少受害者构成了二次伤害。
纪录片《the hunting ground》中,一些被伤害的女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被质疑的人。纵观近年国内高校曝出的性侵事件,它们大多也在循环一条类似且单一的路径:
受害者网络举报,网友传播,巨大舆论引起校方行动,涉事教职人员被撤职解聘/施害学生被开除,或是持续处于“调查中”的状态。
看起来,这件事算得到了“解决”。可令人后怕的是,一场风波消逝后,又会有新的一波再起——那些噩梦和代价,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实际上,当事情过去一两年,或者甚至只需几个月后,除了小文、Andrea、Annie们自己,没有人会记得,那些有关锁车强吻、拖进浴室暴力侵犯等的种种细节。
它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是成为互联网角落一处处模糊的过往,渐渐被众人遗忘。
学生的利益≠学校的利益?即便有勇敢的受害者站出来发声、要求惩处施害者,《中国高校大学生性骚扰状况调查》还显示,他们迎来的举报成效也并不乐观:
在报告校方的受害者中,仅有23.7%对处理结果感到满意;报警的受害者中,仅19.2%的人感到满意。
实际上,国内校园性骚扰、性侵事件不仅常被诟病处理不当、处罚不力,在最初的认定阶段,它也长期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曾提出,禁止老师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同时,违反规定的教师将会被依法依规处罚,若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还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但回到现实中,语言挑逗、肢体侵犯等属不属于“性骚扰”、什么是“不正当关系”,相关规定并未做出明确的界定——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申诉难度,也使加害者长期能在模糊地带抱着侥幸心理作案。
厘清界定,是高校反性侵必须踏出的第一步。
哈佛大学曾在2015年发布禁令,禁止教师与本科学生发生“性关系”或保持“浪漫关系”。禁令也适用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论文指导老师。
汉普郡大学则规定,反复发送充满性描写或性图片的骚扰邮件、过分的拥抱、摩擦或触碰他人等行为可以直接判定为性骚扰行为。
紧接着认定程序的是提供帮助。一项针对美国53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约96.6%的高校已成立了正式的反性骚扰机构,并制定相应防治政策;92%的高校能够为受害者提供咨询帮助;89.9%的高校能够就受害者的投诉开展调查。没有专门设立解决性骚扰和性侵害事件的部门,则是国内高校应当填补的空白。
校园性侵事件处理之难,在很大程度上还归咎于一些学校的“不积极”。
有的学校会在学生举报阶段进行“管控”,使得该校的性侵案例能被控制在极低的比率。
卫斯理大学一位前副教授则表示,“导师不希望学生受到伤害, 但他们的首要工作是保护学校不受到伤害,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 ”。毕竟,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这是一所学校的名誉、形象、品牌以及背后的利益,与一位学生的利益的衡量。
当受害学生所面临的不仅是强大的学校官方,更有其“不敢轻易违抗”的导师时,他们的境地则更为困窘。妇女权利传播组织“新媒体女性”发起人李思磐接受BBC中文采访时提到:
“校园性侵或性骚扰案件中,会涉及到对师生、上下级权利关系的滥用。施害人会把写推荐信、指导学业等“公器”巧妙地转换成私人情境,警察很难理解师生相处的特殊情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学术性骚扰的共犯性结构:学术权力、组织氛围与性别歧视》一文指出,在上述《意见》中,国家将防治性骚扰纳入高等教育领域的规范,是可喜的进步。
不过,从道德角度禁止性骚扰有其局限。因为学术性骚扰的发生是基于不对等的权力关系,其持续是因为操作性规则的缺位。
当然了,导师与学生之间不对等权力关系的存在、导师滥用公权力所带来的恶性后果,又岂止性骚扰、性侵这一个方面?
师生之间不对等权力关系,必须有相应规则的约束。/unsplash面对师长、面对学校,学生固然是相对弱小的个体,但不应是孤立无援的一群人。
每个年轻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收获录取时的那份喜悦。
眼前的学校,早早就是他们所挂念的“梦开始的地方”。
这样一处小世界,永远都不该成为噩梦开始的地方。今日互动
你怎么看待,
校园性侵事件的存在?
参考资料
1. 江西南昌大学现 “性侵门” 类似事件为何频发, 王凡,bbc news, 2017.12.23
2. 学术性骚扰的共犯性结构:学术权力、组织氛围与性别歧视——基于国内案例的分析,李军, 妇女研究论丛,2014
3. 美国高校性侵防治校园裁判立法的经验与启示,胡裕岭,2020
4. 美国高校的反性侵及其启示,李耀锋,青年学报,2020
5. Hundreds of stories of sexual assault at colleges around the world shared on anonymous Instagram accounts,Haley Ott,cbs news,2020.09
6. 教授,这是性骚扰, lens,2020.01
撰稿 | 古咕
原标题:《“教授,这是性侵行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