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话家乐福中国CEO田睿:如何扭亏为盈两个季度连续盈利
2019年9月27日,苏宁易购正式完成对家乐福中国的收购。一年过去,家乐福动作频频,去年四季度实现七年来首次季度盈利。今年上半年,如果不考虑家乐福中国并购时评估增值的摊销,家乐福中国实现盈利5919万。
对于家乐福如何被成功盘活,外界能看到的是苏宁对家乐福原有门店的升级,SKU增加更多网红商品,线上业务可在苏宁APP上下单,享受一小时到家服务。但外界看不到的是,家乐福中国和苏宁之间正在打造全盘商品数字化、供应链融合等“内功”,以及如何协调老牌外企和奋进民企员工之间的关系,都是这一年磨合的关键。
作为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零售业的家乐福,它曾是外资进入中国的先驱者,在中国开立了首家外资超市门店。同时,家乐福借助资本与经验的双重优势,也实现了在华市场的快速占领。2004年在中国已拥有56家门店,居外资品牌之首。有数据显示,2009年家乐福中国的单店营收达到2.35亿元,一度是国内营收前十的连锁零售商。
但时间进入2010年,面对互联网商务的崛起,实体零售遭受打击,无法快速应对中国市场的外资商超呈现颓势。在被苏宁收购前,截止2018年末,家乐福中国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27亿元,2018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78亿元。
在收购家乐福之初,苏宁易购提出涵盖数字化改造、场景融合、门店拓展、到家服务、供应链开放五个方面的“五大升级战略”。但具体如何将理论落地,近期家乐福中国CEO田睿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就这一年家乐福中国的改变和未来的计划进行了讨论。
田睿表示,在对家乐福进行改造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其原有“一站式购物”模式,其主要工作还是放在其主要的工作在商品数字化、供应链融合、产品迭代、店面升级等方面。
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家乐福确定店面模型为“1+2+1”。
“1”是指远场的家乐福社区生活中心,面积至少15000平方米以上,此类店主要开设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郊区、远郊县、二级和三线城市、人口超过50万的县域市场。“2”是指中场的社区标超和精选店:其中社区标超面积1000-2000平方米左右,立足于中型社区的社区商业体。另一个“1”是指近场的社区生鲜店,立足于用户的家门口,面积500-800平方,辐射半径0.5-1公里,辐射人口1.5 -3万左右。
在商品方面,家乐福原有的商品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因此在这一年中家乐福从年轻、网红产品入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指导线下选品,在2020年新引入2000个网红单品。
拥有线上6亿流量的苏宁,也对家乐福的线上业务进行导流。1月24日,家乐福接入苏宁易购的随时频道,2月10日上线家乐福的新版的小程序。目前,在全国52个城市,家乐福提供3公里1小时达,还在试点城市开辟次日达(1店覆全城)新模式。年初的疫情也让家乐福享受了一波到家业务增长的红利,今年第一季度,家乐福的到家业务同比增长412%。
以下是澎湃新闻和家乐福中国CEO田睿之间的对话:
澎湃新闻:苏宁在接手家乐福后,对其主要定位依然是“一站式购物”,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做出了这个判断呢?
田睿:用户需要一站式购齐,是原有的商场让他们没有理由来一站式购齐,商品一直都没有变化,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问题出在商品同质化,承载着一站式购齐的场景和内容,和现在用户的需求不匹配,所以我坚定认为线下店的一站式购齐的商业模式不落伍,落伍的是商品同质化。
所以,我们要解决的是怎么样对现有门店商品进行升级。目前来看,我们整合过的,完成数字化改造的门店都有快速增长。
澎湃新闻:线下商超要怎么对网红单品进行选择,并快速捕捉消费者的喜恶呢?
田睿:网红品牌有个特点,有相当一部分网红品牌它的生命周期很短,所以你要有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快速的第一把它抓到,还能够快速地让它进店、上架、销售,而且一旦过了这个周期了你就把它快速淘汰掉。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这是非常复杂的。在家乐福的店面可以看到,网红产品的陈列布展和成熟商品的货架模式是不同的,网红产品走的就是情景性展示。当然,要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去因地制宜地推进,有效率地推进,因为最终我们大家比的是供应链的效率。
澎湃新闻:1+2+1这样一个商业形态,您觉得对其他整个大卖场或者说整个行业里面都适用吗?
田睿:整个行业我觉得有两个趋势,一个是店面业态多元化,第二个肯定是大店和小店结合,大业态和小业态结合。每个企业有不同的理解,也有适合不同企业的做法。但是我觉得这两点判断是有的,多元化的业态,大带小。
澎湃新闻:到家业务在家乐福里面的定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田睿:线上线下融合肯定是未来的趋势。
线下所谓的超市,未来的生命力,取决于你多场景的销售能力。多场景的销售能力是什么?肯定是有到店销售,还有线上的销售,2B的销售,企业购,甚至夫妻老婆店的分销。如果都要有的话,一定是取决于多场景的销售能力的。
那么,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到家业务。到家业务如果要是做得强的话,整个经营状况就会比较好。所以方向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做多场景的销售,所以到家业务这一定是我们家乐福未来一个重要的销售场景。
澎湃新闻:家乐福在跟苏宁融合的过程当中,是否能够给苏宁其他业务一些反哺?
田睿: 第一,我们看家乐福对苏宁供应链的输出,已经在苏宁小店身上体现出来了。在接入家乐福供应链后,苏宁小店增加了3万多SKU,毛利率提升5至6%。
第二是联合采购,有一些品牌的联合采购,我们现在已经在推荐过程中了。这个效果应该也会在一些酒类、大品牌的联合采购中体现出来。第三就是我们会员的整个生态方面融合,由家乐福转化到苏宁易购的会员活跃度很高。
澎湃新闻:家乐福与苏宁其他业态融合的过程是如何推进的?例如苏宁物流、苏宁小店、苏宁超市这些生态是分阶段和家乐福融合,还是同时进行?
田睿:分阶段。现在我们目前已经做的是一个家电融合了,原来家乐福的家电业务已经变成苏宁易购的店中店了;母婴这块我们在做试点,已经试了几个店;和苏宁小店融合主要是供应链的输出。我们会完全从市场化竞争的角度和效率的角度去看,有效率的我们就融合,没有效率的我们就不会强制的硬融。
澎湃新闻:接下来的这个融合的重点在哪里?
田睿:融合重点还是供应链、系统改造。要把所有商品SKU数据化,整个系统数据化,整个供应链数据化,要把这个事情彻底做完。这个事情做完了以后,所有的采购动作的实施都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比联合采购、共享库存,这都变成一个简单的事情了。
澎湃新闻:在管理方面,您如何平衡家乐福老人还有苏宁新人的关系?
田睿:过去一年,我们的干部队伍还是以家乐福为主,90%都是家乐福的原有团队,尤其是经营体系。我们也有一些苏宁的人员的加入,但是我们主要在于职能管理体系,比方在人事体系、行政体系、财务体系、店面开发体系等。我们做的是把苏宁的文化,还有苏宁人员这种敬业度跟家乐福的专业度做一个好的结合。
文化方面其实最重要一点还是要调动起斗志和信心。双十一我们三天做了10个亿的销售额,我们管这个叫以战代培。我就鼓励大家,我说我认为你们就是雄鹰,只是你们被关在笼子里面时间长了,就变成金丝雀了,你忘记自己是雄鹰了。我要通过参战双11,让他们看到家乐福的希望,看到苏宁对家乐福的赋能了,这个东西比很多的所谓的这种简单的文化上的说教更有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