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格物观察 | 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如何推进?

2020-10-14 20: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0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6个年头。6年来,这张中国国家文化名片不断被擦亮,古老的大运河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了强化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将大运河打造为“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和“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的出台为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带来了新契机,也为沿线各省市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01积极擦亮大运河文化“金名片” 

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串起北京、洛阳、杭州等古都,沟通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为古代中国的统一与持续发展,中华文明和谐进步与长期繁荣,以及近代以来国家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独特作用。大运河沿线省(市)文物资源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9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6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77项,博物馆2190座。大运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

2006年起,国务院陆续将215个价值突出的大运河文物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大运河推选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年度优秀案例。

京杭大运河沿岸 图/运河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州区调研时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随后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省(市)委书记、省(市)长纷纷就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问题进行公开讲话。与此同时,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均着手编制地方大运河文化带发展与建设规划纲要,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了部署。如天津市专门成立大运河文化建设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河北省设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京津冀三地协调机制;山东省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实施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带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浙江省将加快大运河文化带(浙江段)建设写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等。

北运河通州城市段风光
图/中国新闻周刊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文化价值的日渐凸显,各省市积极谋划和布局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安等地运河旅游都已形成一定规模,无论是景区业态、品牌影响力、客流量还是周边交通住宿的条件都相对成熟,已经初步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例如,无锡市梁溪区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主打宣传口号为“江南水乡地,运河遗产区”,引入了非遗(如昆曲、古琴等)活态补充旅游项目内容,重视学生群客户的开发,打造运河诗歌节、古运河风情夜游节等大运河文旅项目。

02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

此次《规划》的出台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引导大运河文旅融合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从各自为政走向统筹协调,从同质竞争走向因地制宜,为新时期大运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遵循。

以“双效统一”为原则,引领大运河文旅融合行稳致远。“双效统一”既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基石,又是激发大运河文化活力、重建大运河文化时代风貌、繁荣大运河文化生态的重要前提,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必须始终以“双效统一”为原则。

江苏苏州 图/运河网

《规划》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尤其是在文旅融合中要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强调坚持保护优先和合理利用并举,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以保护大运河文化作为前提,依法合规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岸线生态功能维护,推进遗产资源合理适度利用,进而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以重点项目为引擎,带动大运河文旅融合切实落地。当前大运河沿线地区主要是依托自然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内涵挖掘不足,体验性、互动性、科技感不够,低层次、同质化开发现象仍然存在,文旅融合自提出以来便在实践中面临着“两张皮、落地难”的困境。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理念上,还要体现在项目上、产业上。

为了打通大运河文旅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规划》围绕大运河文化艺术、文化遗产、文旅产业、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和系列品牌、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国家文化公园六大方面提出了12项重点项目和工程,为推进大运河文旅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同时,为实现项目顺利落地,《规划》将12个重大项目分为基础性和市场性两大类,进一步引进和激活社会资本,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与活力。政府主导的基础性项目可以突出社会公益属性,有利于推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满足人们普惠性的文化需求;而企业参与的市场性项目则可以有效对接市场,满足人们个性化、品质化的文化需求。

京杭大运河中段 图/国家文物局

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打造大运河文旅融合标志性载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承担着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重要功能,是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新探索,不仅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文旅融合也有重要示范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从加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布局、实施文旅融合项目两个维度,合力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程。从各地情况看,今年7月,《杭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已完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其他运河沿线省市也在酝酿中,此次《规划》的发布也将为沿线各省市制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供有效指引。

以创新业态为抓手,推动大运河文旅融合转型升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新基建的全面铺开,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涌现出一批极具潜力的新兴业态。大运河文旅融合亟须抓住新兴业态发展的契机,打破原有发展思维和模式,推动融合发展的全面转型升级,探索形成“运河样板”和“运河经验”。

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图/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新基建的全面铺开,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涌现出一批极具潜力的新兴业态。大运河文旅融合亟需抓住新兴业态发展的契机,打破原有发展思维和模式,推动融合发展的全面转型升级,探索形成“运河样板”和“运河经验”。

《规划》从两个方面强化与布局文旅融合新业态。一方面,高度重视新技术。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数字牵引和创新驱动,促进大运河文化与新业态、新技术加速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要以IP为引领,积极发展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数字创意、数字艺术、在线视听等,培育基于5G、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的新型文旅业态,推进大运河数字文化内容与互联网旅游、云旅游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对接新需求。从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因地制宜做好特色民宿、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推进全域旅游纵深发展五大方面出发,谋划文旅融合新业态,探索文旅融合新途径。

以协同发展为保障,推动大运河文旅融合共促共进。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涉及八省市30多个城市,只有培育城市间联动发展新动能,将运河沿线城市有机串联,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效合力。

《规划》立足区域协调战略,以突出融合发展为主轴,与运河沿线实际紧密结合,明确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的融合发展定位,并提出六大运河沿线文化高地的战略布局。同时提出要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推进部省合作、部门联动、共商共建,进而通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串珠成链”“由线及面”,构建大运河发展利益共同体,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加速将大运河建设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03结语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流动的、活着的世界级人类文化遗产,生动记录着国脉与文脉的世代赓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明。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期,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大运河文化艺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大运河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同时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到2035年,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成效突出,建成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大运河文化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到2050年,“千年运河”品牌享誉中外,大运河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中华自信的重要标志。

END

◆ 本文信息源自中国文化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新闻周刊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

顺承文旅行业在新技术时代将井喷发展的大趋势,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于2017年初由全国知名公共文化专家符湘林先生联合多位业内大咖共同发起成立。

声明

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