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摄影家钟黎明十年用镜头记录 大运河江南段历史变迁
纵观中国两大世界奇迹之一的大运河,有着数不尽的故事。2500多年的过往,伴随着朝代的更迭、民族的兴亡,大运河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江南运河,史上又称“江南河”,北起江苏镇江,绕太湖东岸经常州、无锡、苏州,南至浙江杭州,贯穿长江、太湖和钱塘江三大河湖水系。其最早的段落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后期),公元前3世纪已出现雏形,隋朝在原有自然水道和运道基础上疏通联系、重新疏浚,是中国大运河形成时间较早、连续运用时间最长、自然条件最好的河段之一。
由于江南水系丰富,历史上主航道有过变迁,以及存在着漕运主线和漕运副线并行(以地理走向分为东线、中线、西线)的网状分布的河道系统,所以江南运河又沟通了湖州。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深情地写下:“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江南运河流经城区的段落,反映了城市与运河相伴相生的特点,以及运河带来的区域繁荣。而江南运河嘉兴-杭州段,还是江南水网地区的网状运道物证。镇江和杭州段,则分别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从谏壁(镇江)船闸到三堡(杭州)船闸,主航道约340公里,星罗棋布的支流更是数不胜数:河面上,南来北往的船只熙熙攘攘,岸边,各种遗存与城市的高楼交相辉映,岸上,人们或在田间耕作,或在机声隆隆的车间忙碌,或在绿荫下晨练、歌唱,一派繁荣、和谐的景象。
现在,作为京杭大运河南段的江南运河,不仅只是遗存、遗迹,而且还在国民经济中,在两岸人民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她是流淌的文化,活着的遗产。
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摄影家钟黎明立足杭州,又辗转于沿线的嘉兴、湖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乡村,观察着江南运河的景观,寻找着大运河的历史,体味着大运河的呼吸,记录着大运河江南段的渐变。
01.2020年9月26日,镇江市谏壁。这是江南运河的最北端,T字型的水面,把长江与运河融汇到了一起。
02.2019年5月6日,镇江段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货船。江南运河苏南段已全部改造成三级航道,船舶吨位都在一千吨以上。
03.2019年12月29日,湖州市双林古镇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桥长 50 米左右,且空间水平相距不到 360 米,为江南仅有。
04.2019年2月8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雪景,远处为虎丘云岩寺塔。该街区较为完整展示了运河城市水道体系原貌,反映出苏州这座运河古城的历史风貌,是水城苏州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典型区域。
05.2013年4月6日,位于无锡市西南部太湖之滨的鼋头渚,是个半岛,三面环水,形如突入湖中的鼋头,故名。这里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古代吴越史迹,及吴越历史人物的传说。
06.2019年5月5日,镇江市金山寺。金山寺的塔与现代建筑同框,古今辉映。令人不禁想起苏轼《游金山寺》的句子“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07.2015年2月18日,杭州三里洋码头。这天是大年三十,安徽籍船民宋磊、张应福两家一起在船上过年。爆竹声中,是最传统的对运河敬畏的仪式,也是以河为家的船民与河的一份契约。
08.2019年1月12日,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村民在捕鱼。饭稻羹鱼是江南水乡的饮食文化特色,但原始的渔猎方式到了今天,已经有太多不同,野生和放养,区别何止在于网。
09.2012年1月3日,杭州市下城区。浙江天台籍棕梆师傅叶宏辉夫妇在运河边梆棕梆,夫妻俩在这里开棕梆店已有二十个年头。这似乎和运河最无关的场景却真实地发生于运河畔,不变的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美好的世俗生活:“夫妻双双把家还”。
10.2012年5月15日,湖州市新市古镇,晨起的居民在洗漱。除了牙膏是新的,一切都是依河而生的旧模样。
11.2020年3月16日,杭州塘栖古镇的广济桥。环卫工人在清扫古桥。斑驳的光影和残破的石阶,在阳光下书写别样蓬勃的沧桑与希望。
12.2019年1月5日,杭州市余杭区亭趾镇。农妇准备做饭,这里的村民还都用铁锅、灶头烧饭。他们日复一日过着精打细算的生活,却又是一派欣欣然的模样。
13.2019年12月29日,湖州市狭港古镇,祖祖辈辈都以为生的剃头师傅在为老顾客剃头——这是运河畔最不经意的“老友记”,像极了那些往来的船和此地的码头的缘分。
14.2013年9月20日,常州市武进县杨桥古镇。老街坊边干活边聊天,但最深刻的还是“捏肖像”三个字,那似乎意味着,来自心灵深处的传承和力量。
15.2020年9月26日,镇江市谏壁渔业村的村民。由于“长江十年禁渔令”,村民们失业了,很沮丧。他们是见识过“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祝愿他们“能开二月花”。
16.2014年1月2日,杭州市余杭区运河砖瓦厂的工人在出窑。他们十年如一日,书写着熟能生巧的辛劳。
17.2020年9月24日,运河苏州段。船舶修理厂的工人在工作中。他们焊接的不仅是舵,更是千里航道的征程。
18.2019年2月7日,苏州黎里古镇旁的船舶码头。这里汇聚了多少船,意味着有多少来自四面八方的对生活的理想与荣光。
19.2012年5月3日,杭州炼油厂码头。2015年,该厂全面停工。对于为杭州这座城市发展“服役”了30载的“战士”,那是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020年9月26日,镇江谏壁发电厂。这是华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正所谓“白云直上,亮遍东方。”
21.2019年1月18日,杭州半山发电厂的冷却塔改造。塔壁的纹理,穿透时空,那电流的千军万马孤独地转身而去。
22.2017年7月31日,杭州市半山街道石塘村。2016年至2018年,杭州市进行了彻底的“城中村改造”,期间有157个村庄拆除重建。阳光照耀着这片土地,书写着灿烂如金的拱墅之窗。
23.2011年8月31日,杭州城区。18公里长的大运河主航道穿城而过。弯弯的河道流淌了何止千年,多少往事却已如烟。
24.2020年9月25日,苏州市锡惠公园,晨练中的市民。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呼应着运河的生生不息。
25.2012年1月23日,大年初一,西湖边的“老顽童”,此情此景,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26.2020年9月25日,无锡市锡惠公园。一群群练歌的老人随处可见,他们也是运河的节点,让你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27.2019年8月2日,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正在晨练的市民。他们互不排斥,融汇成趣,像极了大运河与它的支流。
28.2012年10月24日,杭州拱宸桥。一列“车队”从桥上驶过。仿佛一种约定却未必如此的聚合,恰恰是一种地标的魅力。
29.2013年8月24日,杭州江干区七格村。钱江大潮铺天盖地,不远处就是钱塘江与运河连接处的三堡船闸。这江河汇聚之处,“弄潮儿向涛头立”。
30.2020年5月1日,杭州三堡船闸。十字型的水面,一头是钱塘江,一头是运河。这是运河的过去、现在、未来交汇之处,也是交通文化的落款地。
作者介绍:
钟黎明,1961年9月18日出生,杭州市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作品《盒子》(长期关注类)入展第27届中国摄影艺术展;《钱江潮》获2013年度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自然与环境类新闻单幅铜奖;《走出考场》入展第25届中国摄影艺术展;《百年华丰》(视频纪录片)获2018年度“金镜头”视频类优秀奖;《工地民工的蜗居生活》(组照)入展第16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石塘记》(图文书)获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最佳图书奖;《百年华丰》(图文书+视频纪录片+专题图片)入展“大运河摄影名家展”;《石塘记》(图文书+专题图片)获第3届宁波国际摄影周最佳展览奖;《百年华丰》(图文书)入选2019浙江省纪实摄影展;《群拍》获浙江省第15届摄影艺术展银奖;《运河之夜》(组照)获浙江省第16届摄影艺术展银奖;《城中村的蜕变》入选浙江省第18届摄影艺术展纪录(文献)类长期关注单元;《100天》(图文书)获浙江省第18届摄影艺术展摄影手工书优秀奖。摄影著作《城市影像档案》三册:《八个冬夏》《百年华丰》《石塘记》出版。
图文提供:作者 钟黎明
版权声明:均为作者所有,盗用必究
责任编辑:周建仕
《周哥视角》发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