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门庆,那花不完的财富从哪来?

2020-10-10 14: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明白知识er 明白知识 收录于话题#知鸦通识课3个

虽然中国人都很喜欢历史,但是经常看到的大多都与真实历史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其实每一个历史故事都蕴含着人性的冲突,每一个历史故事都发人深思,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我们理解真实历史的最优方式。

「知鸦」的通识课《何老师历史掌故》,通过一个个历史真实掌故,带您了解历史人物的人心选择和历史走向、换一种视角理解历史、还原历史人物的人格。今天挑选其中一节「西门庆的财富」,通过另一个角度看看《金瓶梅》这部世情小说,西门庆的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呢?

西门庆,这个名字应该被绝大多数人熟知,今天我们暂且不讨论他的情史,而是说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西门庆是有钱人吗?

在《金瓶梅》书里,他整日吃吃喝喝找女人,感觉有花不完的钱。

如果他是有钱人,他的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小说中早交代了,他家里开店,且店面就设在清河县大运河边上,有生药铺子,绸缎铺子。

只是这两个店铺有多挣钱?能撑得起他的开销吗?估计是不可能的。

他取财的法子,除了做这些实业买卖以外,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金融生意——「放官吏债」,而且这债放得不小,小说里讲:

「就是那朝中高杨童蔡四大奸臣,他也有门路与他浸润。」

这个介绍很不一般,小说刚开场确实形容过西门庆家境殷实,但算不得大富大贵,这样一个山东县城的商人,怎么就能和京内的大员扯上联系了呢?

而且这关系还不一般,西门庆与潘金莲毒害武大被武松上告之后,他四处托关系,最后托到蔡京蔡太师才得以摆平。

这就要提到「官吏债」,「官吏债」这个名词现在学者用得比较少,在很多研究里,他们经常使用的是另外一个词——「京债」。

这种债务是一种民间私人借贷活动,一般由富商或地主放贷,放贷对象是准官吏、官吏,用来供他们在进京考试、候选官员、结交各方官吏的费用,并且属于高利贷。

官吏债出现在科举制度建立以后,早在《旧唐书·武宗本纪》中便出现了选官借债的记载,只是官吏债是在明朝才开始大肆泛滥。

官吏债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士子结党的风气非常盛行。尚未有工作的士子,结交座师、广结头面人物、甚至打点小厮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寒窗苦读终于得到了官位之后,需要花钱打点的地方不少反增。

说官吏债是「高利贷」,它的利息具体又是多少呢?

通过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到官方要求是三分,而对民间私人借贷活动并未起到规范作用,西门庆放贷的月利息是五分。

但西门庆取财的方式并不单单依靠本金和高出二分的利息,更重要的是他灵活的放债手段,他仔细盘算过,哪些人的债不需要还,哪些人需要还。

需要还债的那些个官吏,要么官职低微,要么对他的生意发展没有好处,这些人必须得还债。而那些他将来用得上的官员压根不需要还款,因为西门庆要靠这些用得着的官员来编织自己的官商网络。

除了商业生意,西门庆后来还当上了官——提刑院掌刑千户。

这一当官,就有了「官商勾结」,每天都在研究用什么样的方式送礼既能掩人耳目又能礼仪周全。在小说中有名的「苗青案」中,西门庆就非常精细地算计、贿赂,不但摆平了人命案子,还净赚几百两贿赂。

除了这些,西门庆还有一个积累财富的终极秘诀:纳妾。

西门庆妻妾众多,但是他娶的好几房妾室可不只是为了享乐,还谋了她们的财。当西门庆听说南门外做布匹生意的杨家正妻孟玉楼正在守寡时,西门庆就盘算着收了她做三房。

在礼教严格的明朝,只需满足以下条件,寡妇再醮也是常有的事。

娶孟玉楼的时候就碰上过一点麻烦,就是钱财的事。但是西门庆实现收买杨姑姑,最终卷走了不少她前夫的财产,大赚了一笔。

除了孟玉楼,还有李瓶儿。

看到李瓶儿私财甚多,西门庆就想方设法挖了花子虚的墙角,最后与李瓶儿成婚之后,他又把花家的宅院改成了自家花园,人财两得,赚得盆满钵满。
《金瓶梅》是一部世情小说,是明代社会风俗志,西门庆的这些故事、这些敛财手段,都体现了晚明的社会生态。

但是,西门庆这辈子,娶老婆谋人钱财,放官吏债广撒网络,官场通吃黑钱照收,又有祖上留下的买卖,已是富贵至极却从未满足过。到头来死在自己高涨的情欲里,一命呜呼,全宅院树倒猢狲散,辛苦经营的家业也四分五裂。

《金瓶梅》写尽了现世的热闹浮华,只是这浮华里夹杂着谋财害命的买卖。

它写了无数人物,上至京内大员,下至走卒匹夫,每个人都怀揣着无穷无尽的欲望。写到最后,只是徒留一地的悲凉呐。

有时,换一种角度看历史故事,又是另一番风味;通过历史典故还原历史人物,也会体会到人性的冲突;通过历史深处的悲凉与真情,体会历史粗糙而真实的一面。

原标题:《西门庆,那花不完的财富从哪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