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音乐节单日门票上千,这是“土豪军训”吗
文/YY
经过大半年的压抑,今年国庆黄金周国人终于迎来了彻底的报复性消费。
电影市场国庆档票房近37亿元,为中国影史国庆档票房第二。但你或许不知道,其实音乐节也有国庆档。
据统计,今年国庆全国有超30档音乐节,部分单日票最高被炒至千元。今年买票绝对有抢周杰伦五月天演唱会的感觉,而抢到的结果是什么呢?你很有可能在现场和天后王菲一起蹦迪,或许还会捡到她的手机……
单日门票上千,音乐节变“土豪军训”?“我当年还买过80块钱的音乐节门票,今年先别说能不能抢到吧,单日500+,通票1000+,是要抢钱吗?”资深音乐节爱好者小夏抱怨道。
抢票更难了,票价更贵了,是乐迷对于今年音乐节一个普遍的感受。
虽然今年国庆全国有30多场音乐节同时开唱,但却并没有影响抢票的难度。据全现在报道,北京草莓音乐节的门票早在一个月前开票后几分钟就售罄,单日票价520起,3日通票价格超过千元,而去年草莓音乐节在上海举办时的三日通票价格还只有880元。仙人掌音乐节的单日票价即达380元-580元,单日VIP票种直逼千元,为980元,双日票价为1100元至1500元。
毫无疑问今年音乐节门票价格已经相较于以往已经大幅涨价,而在闲鱼黄牛等交易渠道,原本500左右的单日票也实现了身价翻倍,蓝鲸记者曾向某黄牛就北京草莓音乐节单日票询价,对方开价800元。不少乐迷吐槽音乐节门票称,今年的音乐节堪称“土豪军训”。票价水涨船高与黄牛盛行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线下演出市场的回暖。线下演出是受疫情重创的行业之一。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抽样调查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已超过20亿元。大麦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全国音乐节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30%,票房预计同比去年提升113%,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票房贡献占比超六成。
音乐节缘何变成“高消费”?
音乐节本是舶来品,1969年在美国举办的伍德斯托克摇滚音乐节,是世界音乐节的起点。
2000年,迷笛在校园举办了第一场音乐节,正式拉开了中国音乐节的序幕,那时参加音乐节,乐队都是零出场费。
第一届草莓音乐季出现在2009年,它开启了巡回式音乐节的范本。只不过那时候音乐节并不赚钱,摇滚音乐人臧洪飞在《奇葩说》节目中说道,他们花了最多的心力准备第一届草莓音乐节只有8000人参加,看到现场的观众主办团队都哭了。
据《2017中国音乐节市场报告》,2017年国内共举办了269场音乐节,而2007年全国一年不过24场。十年间,国内年举办音乐节的数量翻了超过10倍。一个新兴的市场正在这些年迅猛发展,而近两年在各种出圈的音乐综艺加持下,国内音乐节仿佛“坐上了火箭”。
根据摩登天空CEO沈黎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的描述,70%的音乐节还是以乐队为主的综合性音乐节。另外30%可能有嘻哈,有电音,有其他的。
让乐队出圈走入大众视野的关键一环是一档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2019年夏天这档爱奇艺自制综艺撕掉了大众对于乐队刻板印象的标签,让原本象征“地下”“小众”的乐队走到台前,吸粉无数。通过这档节目新裤子、痛仰、盘尼西林、Click#15等乐队都实现了人气和商业价值的质变,据《每日人物》报道,曾经担心车费报销的Click#15,演出费涨了3倍,在北京巡演的票在3分钟内就售罄;盘尼西林演出费也涨了20倍……
作为音乐节的表演主力,乐队们通过综艺节目的加持身价倍涨,音乐节本身的成本自然提高。据音乐财经媒体小鹿APP,2020年音乐节上,出场次数最多的两支乐队,正是近日在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中赚足了眼球与话题度的五条人及大波浪。
另一面,同样怀抱“破圈”愿望的音乐节也开始拥抱流量,不惜重金邀请一些流量歌手甚至当红偶像。今年在上海举行的国潮音乐节不仅有《偶像练习生》出道的小鬼、朱星杰,同时还有说唱节目出道的杨和苏等rapper,甚至还有在相声界靠唱歌名噪一时的张云雷,堪称“流量聚会”。
在综艺节目的推广中,音乐节本身“新青年生活方式”的符号化象征也越来越明显,去参加音乐节已经不仅仅是乐迷的专利,它开始带有更多“情怀”和“潮流”的色彩。当一个事物一旦和潮流情怀搭边就意味着离涨价不远了……
音乐节这门生意
即使被音乐包装,音乐节本身依然是一门生意。
大多数音乐节都是“门票+赞助”的收入构成模式,它起到的是“集合人群及类人群的作用”,这使得盈利并不稳定,大多数时候主办方都在四处找钱。2012年就曾爆出音乐节欠薪丑闻。
2012年成都大爱音乐节曾出现烂尾,有乐手、媒体人及工作人员在微博上爆料,由于资金不到位,造成罢工事件,酒店和机票未能结清。投资巨大并未回本的成都大爱音乐节也暴露出国内部分音乐节的运营现状。在缺乏运营经验的情况下,有些音乐节冲着圈钱而去——由于摊子铺得太大最终烂尾不了了之——来年改个品牌找点投资商再次重起炉灶。
据中国音乐财经网旗下、长期追踪音乐产业发展的小鹿角智库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截至2019年8月31日,国内音乐节的总量达到了769场,涉及170个音乐节品牌。但除去2019年新入局的10个,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仍然活跃的,目前只剩70个。同样截至2018年末,只举办过一场音乐节的品牌共有64个。
国内音乐节商业化最成功的的当属摩登天空。
有数据曾说,现在音乐节市场能盈利的只有20%,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但摩登天空CEO沈黎晖却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我们都赚钱。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沈黎晖称:“我们是单站亏,比如武汉草莓,可能干五届,三年亏钱,两年赚一点点,能接受它的亏损范围。有些城市可能你一去,培育期也得先亏,然后慢慢才能赚。我们全年草莓大概十几站,还会有那么两三站是亏的。”而摩登天空之所以能在一片亏损的队伍中杀出重围,主要和他们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模式有关,据沈黎晖介绍,草莓大部分收入还是用户贡献,赞助占了30%,剩下70%全是票房。“登不是一个光做音乐节的公司,它还是一个品牌,是一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如果你有自己的制作团队,制作水准能保证。另外从成本来讲,它也比较合理。当然摩登还是一个艺人经纪公司,我们自己艺人比较多,可能会省一点钱,但最重要的是效率高。比如说拟定一个阵容,可能别的主办方要搞两个月,在我们这可能一下午就协调完了,互相一个办公室一问,就把档期锁了,所以效率高。”
除了缺少打通上下游的能力,大多数音乐节亏损与其定位不清晰也有一定关系。如果音乐节缺乏明确特色那只能是一场拼盘演唱会,内容高度重复的同质化音乐节早晚会走下坡路,直至被观众厌倦、淘汰。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lanjingcj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热点丨传媒大咖丨传媒动态
微信勾搭小助理
lanjingzhuli
原标题:《音乐节单日门票上千,这是“土豪军训”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