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陆金所赴美上市:“P2P一哥”如今网贷资产仅占12.8%
原创 肖望 棱镜 收录于话题#陆金所1#上市3#平安集团1
作者 | 肖望出品 | 棱镜·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APP,阅读更多优质资讯
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又一只科技独角兽即将上市。10月8日,陆金所控股正式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招股书,拟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LU”,高盛(亚洲)、美国银行证券、瑞银、汇丰银行、平安证券(香港)等担任承销商。
陆金所将自身定义为“技术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以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为主要业务。招股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其促成的零售信贷总余额达到5358亿元,财富管理客户总资产达到3783亿元。据奥纬咨询,截至2020年6月末,其零售信贷余额、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分别位居互联网平台的第二和第三名。
陆金所是平安集团科技业务的重要板块之一,但其更为投资者熟悉的标签,是曾经背靠中国平安集团的P2P平台,曾被业界称为“P2P一哥”、“P2P高富帅”。
不过,招股书明确指出,自2019年8月以来,在与监管机构密切协商后,陆金所已停止新增P2P业务,仅为存量P2P业务服务。2020年4月,由陆金所控股与中国平安保险共同出资设立的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正式开业,陆金所斩获消费金融牌照。
在业界人士看来,完成P2P业务清退后,陆金所上市顺理成章。早在2014年5月,就已有陆金所分拆上市的传闻,但由于网贷监管尚未明确,成为其此前上市的障碍。
P2P存量产品2022年到期
看到陆金所上市消息后,一位曾经的P2P从业者连连感慨,“陆金所是‘高富帅’,有更多的转型选择和退路,没必要耗在P2P这个泥坑里。”
陆金所对于中国平安集团有着特殊意义。中国平安财报中的大事记显示,以2012年陆金所成立为起点,平安开始布局科技业务。
P2P网贷业务曾是伴随陆金所的重要标签。由于背靠平安集团,陆金所的P2P产品收益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陆金所由此吸引到大量投资用户。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也成为陆金所提供的贷款资金来源之一。
随着监管对P2P网贷业务逐渐规范,陆金所也在不断“去P2P标签”。2016年12月13日,陆金所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将由陆金服作为网络借贷中介机构,承接平台的信息搜集、发布等服务。2019年8月,陆金所完全停止新增P2P业务。
招股书显示,旧产品(主要指网贷资产)从2017年末的3364亿元,减少至2019年末的1033亿元,到2020年6月30日余额为478亿元,旧产品占客户总资产比例从2017年末的72.9%下降到2020年6月30日的12.8%。
2017年末,来自P2P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在新增贷款业务的资金来源中占比曾达到32.5%,2020年不再有个人资金。
招股书指出,由于P2P产品最长期限为3年,陆金所最后的存量P2P产品到2022年到期。
由于P2P网贷风险高发,监管部门持续推进网络借贷风险整治工作,引导P2P网贷平台有序清退或转型小贷、消费金融公司。9月14日,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在运营网贷机构已仅剩15家。
上半年赚了73亿元
陆金所指出,从2017年以来,其逐渐向轻资本业务模式转型。来自零售信贷服务费的贡献从2017年的55.1%增至2019年的82.2%,而同期来自净利息收入从26.1%下降至8.2%。
在其上半年促成的新增贷款中,银行、信托等资金合作伙伴提供了99.3%的资金来源。而陆金所仅通过小贷公司及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了0.7%的资金来源。
P2P网贷业务为陆金所积累了大量投资用户,并为此后的财富管理业务奠定基础。在陆金所转型过程中,投资者的保留率也较高。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陆金所拥有4470万注册用户和1280万活跃投资者,活跃投资者保留率截至2020年6月末为95.0%。
陆金所的盈利能力、增长状况颇为可观。从2017年至2019年,陆金所营业收入从278亿元增至4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1%;净利润从60亿元增加至13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8.6%。
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营收达到257亿元,净利润达到73亿元。
2019年,陆金所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94亿美元。其投资机构阵容豪华,天眼查信息显示,包括卡塔尔主权基金、香港全明星投资基金、春华资本、日本金融公司SBI控股公司、软银、瑞银等参与。而在市场看来,投资机构亦有对陆金所的上市预期和退出需要。
陆金所在招股书中指出,此次发行主要目的是为股票创造公众市场,通过股权激励留住优秀员工,并补充资本。发行净收益将主要用于产品开发、销售和营销、技术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全球扩张等投资。
不过,陆金所尚未披露募资额,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传闻其融资规模在20亿美元至30亿美元。
原标题:《陆金所赴美上市:曾经是“P2P一哥”,如今网贷资产仅占12.8% | 棱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