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闲话川菜︱老成都的馆子

2020-10-09 12: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特别喜欢川菜的人,对成都的“苍蝇馆子”都略知一二,因为其中可能会找到几样地道川味。如果重回几十年前的老成都,你会发现市井间除了这类饭馆,还有一种更高端的外卖饭馆,叫做“包席馆”。

01

老成都是说民国时期的成都,要不然2000多年的历史,怎么说得完。选民国时期是因为现代川菜的起源是在清末民初,发展和成型基本上是民国时期的事。非要说成都的理由更简单,成都是现代川菜发展的中心,餐馆业非常繁荣,确实有许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现代川菜的说法则是相对于古典川菜的,东晋的常璩在《华阳国志》里说川人“尚滋味,好辛香”,说的就是古典川菜。古典川菜历汉唐到宋代时,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东京梦华录》说宋都汴梁设有川饭店,有插肉面、大燠面等面食,后来南宋都城杭州也有川饭分茶(分茶就是饭店)。但古典川菜在元代因为战乱断了代,许多特征都断了传承,只能在甜烧白这类菜中找到少许嗜甜的影子(嗜甜是古典川菜的特征之一)。

经过漫长的沉淀,直到到清末,川菜才再度形成菜系,不过已经换了一幅新面孔,“尚滋味、好辛香”的习俗虽然还在,更突出的特点却变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3],菜品变化也很大。比如宋代川饭店里的面食,已经成了配角,做法也失传了。

02

回头看来,川菜在民国时期发展和成熟不是偶然的。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当时四川的经济状况和人口流动,敲边鼓的则是四川人喜欢吃的传统。

笼统地讲,这段时期四川经济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911年保路运动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段时期,四川由军阀主政,相对于中央是独立的,经济发展逐步向上,虽然其间有过三次军阀间的战争,但对经济没有多大伤害。因为那个阶段的四川军阀打起仗来很有默契,只管胜负,不动私产,关起门来打,就算拉夫,都有规矩:不拉穿长衫的斯文人,不拉坐轿和坐车的人,不拉商贩和商铺的客人,也不拉学生 。

据四川文化人李劼人回忆,1934年第三次军阀战争的当天,市内一半多的铺子都在做生意,客人们一边买东西,一边看街上抓人。他把这个场景说成“黄鹤楼上看翻船”。坊间传闻,说是前面军官们带着兵在打仗,后面军官夫人们却凑在一块儿打麻将。真假不得而知,但这种打法,对经济民生的影响肯定要小一些。

1937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是第二个阶段。作为内迁的主要地区之一,四川的经济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更加繁荣,成都的人口从40多万猛增到80多万[2]。同时,还有许多工厂、学校、政府机构陆续迁入。大量“下江人”的到来,更是带来强大消费需求,摇身成为四川餐饮业扩张的发动机。(“下江人”是西南地区对当时内迁国民的叫法)。

有了这样的背景,再加上四川人嗜吃的传统,川内各地的餐馆数量猛增、新品不断出现、技艺也不断改进。顺带说说四川人的嗜吃,这是很多资料都有记载的。比如新繁一带有“请春酒”习俗,亲朋间互相摆席请客,时间延续三个月之久;又比如新津某长者长达5天的寿筵……为了抑制这种风气,民国22年,当时的内政部还专门出台了限制饮食过度消费的措施。

到了1946年至1949年,四川经济因为战事迅速衰落,餐馆业也掉头下行,不少知名餐馆都经营困难甚至关闭。

 

03

民国时期成都的餐馆主要有两类:一是包席馆;二是红锅馆。

包席馆不做堂食,专门对外承接宴席制作,客人提前预订,餐馆做好后送到指定的地方开席。红锅馆则主营堂食,专注于随堂做菜。要更深地理解这两类饭馆,还得说一说川菜的流派。川菜流派的说法有好几种,我没有能力去作学术探讨,试选简洁些的来说。

这种说法是李劼人提出来的,得到很多行业人士认可。他把川菜按风格分为:厨派、馆派、家常派。

厨派可以理解为官府菜、私房菜,主厨的是达官显贵的家厨,菜品特点是清雅、精致。馆派是指各种餐厅、饭馆、酒店的菜,走的是清淡、华丽路线,比较讲究席面和程式。家常派就是普通人家过日子时做的菜,掌勺的是家庭主妇们,菜的风格是自然、新奇,地方风味浓郁。

包席馆算私人定制,有厨派影子,但走的是馆派路子。因为从食材到菜式都比较华丽,所以深得士绅权贵的支持,发展得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试举一例:1917年,成都荣乐园承办四川督军熊克武的寿筵,一次性做了100桌鱼翅宴席。包席馆讲究档次,荣乐园1930年期间为四川边防军司令李其相提供长期的宴席服务,专门去江西九江订制瓷器,在上海订做沙发与台布,连房间里的字画,也是每个季度更换一次。正因为消费太高,包席馆的顾客基本上是军政要员、文化名流。一般老百姓,多数都是去红锅饭馆。

红锅是形容火旺油热,铁耳锅快要红了的意思,表示随时都可以煎炒,随时都在煎炒。红锅饭馆规模小、价格相对便宜,客人在饭店里就可以就餐。把红锅馆子描述成“随堂便饭”、“蒸炒俱全”就比较准确,一来是菜品不需要预定,随去随吃;二来是蒸菜、炒菜、烧菜是主流。红锅馆如果有海味和鱼虾,又叫南馆。南馆的消费就要高些,像万里桥头的枕江楼,吃一顿要好几两银子。

到了1930年左右,包席馆和红锅馆界限逐渐模糊,不少包席馆也设座做堂食。不管怎么说,成都的餐馆在那时说得上风起云涌,名馆林立:正兴园、聚丰园、荐芳园、 春和园、复兴园、一品香、西铭园、双发园、荣乐园、兰云翚记、玉珍园、三合园、静宁饭店、颐之时、姑姑筵、竞成园、哥哥传、醉桃村、竹林小餐、枕江楼、蜀风园、广寒宫、明湖春、朵颐、小雅轩、一家春、可园、楼外楼、第一楼、耀华西餐、撷英餐厅、冠生园、四五六、宴宾楼、努力餐、长美轩、正发园、桃花园、味之腴、不醉无归小酒馆、香风味、荣盛、盘飧市、醉东风、小洞天、锦江春,还有出了名的陈麻婆豆腐等等。

04

除了包席馆、红锅馆,川菜另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街边饮食摊。它可能没有店铺,有时候就是一幅挑担,或者一个盆盆,但贡献了很多名菜。像毛肚火锅、乐山怪味鸡、废片(即“夫妻肺片”)、甜水面、担担面、川北凉粉、自贡灯影牛肉、赖汤圆、钟水饺、珍珠元子、矮子斋、三大炮这些,都是路边摊做出名的。

路边摊的顾客主要是底层市民,菜基本上是上不得台面的。比较有趣的例子是“夫妻肺片”,它最早是叫做“盆盆菜”,还有个诨名,叫“两头望”。

对“盆盆菜”的描述,还是李劼人的小说写得有味道:

……盛在瓦盆内、堆尖冒檐、约摸上千片的牛脑壳皮。这种用香卤水煮好,又用热油辣汁和调料拌得红彤彤的牛脑壳皮,每片有半个巴掌大,薄得像明角灯片,半透明的胶质体也很像;吃在嘴里,又辣、又麻、又香、又有味,不用说了,而且咬得脆砰砰地,极为有趣。这是成都皇城坝回民特制的一种有名的小吃,正经名称叫盆盆肉,诨名叫两头望,后世易称为牛肺片的便是。——摘自小说《大波》

牛肺片其实是牛脑壳皮内再加入牛杂碎,应该是由“废片”转化来的说法。为啥又叫“两头望”呢?因为当时的体面人要吃这种美味的话,“必两头一望,不见熟人,方敢下箸。”这解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引用资料:

1、孟元老(宋) 食店《东京梦华录》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6

2、朱多生 民国时期的成都餐馆初探 [A]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7

3、刘军丽  近代川菜菜肴发展综述 [A]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

4、张茜  李劼人与近代川菜 [A]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4

参考资料:

5、杨代欣  李劼人笔下的川菜与川菜文化的发展   文史杂志  2001-2

6、愚人  川菜发展史的断裂及其背景  天涯论坛  2005-06-26

7、新媒体@川味龙门阵  成都重庆共同的川菜宗师:黄敬临   2019-10-19

8、《龙门阵》  李劼人:匠心营造小雅轩  2009-2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