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尿毒症有哪些早期症状?当身体出现了这6大改变,请一定要重视

2020-10-10 06: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罗思文 罗医生健康说

本文编辑:Daisy

肾脏是人体排泄废物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体不能缺少的重要器官。肾脏就像一个净水器,把一些垃圾废物通过肾小球过滤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肾脏的功能发生了改变,人体代谢出来的废物垃圾就会堆积在体内,就会出现氮质血症导致水肿、高钾血症、酸中毒、高血压、贫血等,这些表现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容小视的。

图片来自网络

肾脏分泌的激素能够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和促进钙磷的吸收。由此可见肾脏不仅能够排泄垃圾,也能够给人体带来很多的好处。

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都和肾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中医如果肾精不足人就会软弱无力、牙齿松动、腰膝酸软、头晕、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等。

这些都足以证明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

尿毒症就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最后阶段,尿毒症的毒素堆积后会导致身体的很多个器官同时受到牵连。

尿毒症的早期症状

尿毒症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

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口臭等,这个口臭呼出的味道就是“氨”味,也就是尿味。

浮肿,最开始发现浮肿多是早晨起床后在眼睑和脚踝部。

休息或活动后就会自行消失,但是当进一步发展时就会出现全身的浮肿。

疲倦乏力,由于引起疲倦乏力的原因很多,往往这个症状会被人们忽略。

贫血,尿毒症会导致贫血引起的面色改变,如脸色苍白或泛黄。

皮肤干燥、瘙痒,当体内蓄积大量的尿素后,通过汗腺分泌皮肤就会形成一层白白粘附层,称为“尿素霜”。

尿量的改变,有的患者会表现出尿量减少、少尿甚至无尿。

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是如此,也有部分患者突然尿量增多,所以不管是尿量突然增多或是尿量变少,只要是突然发生了改变都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出现夜尿增多而且尿很清时。

图片来自网络

虽说尿毒症的起病隐匿,但是只要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的改变,不管再高明的疾病都会被发现。

很多疾病不被及时发现大多都是因为人们即使观察到了身体的变化却不知道原因和引起重视去了解相关疾病的知识。

而对于尿毒症的治疗最重要的手段还是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肾脏移植。

因此早期慢性肾病还没有发展到尿毒症时,就应该预防肾功能不全的发展,及时的注意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及进行有效恰当的治疗,防止发展成尿毒症。

哪些人容易患尿毒症

慢性肾病的患者

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积水、多囊肾等。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肾病。

长期服用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

如马兜铃、广防己、寻骨风等都是具有肾毒性的马兜铃科植物。

长期服用会引起肾衰竭。

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退烧止痛药等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尿毒症不仅给患者自己带来痛苦也会给家庭的经济和精神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一旦发病透析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不仅局限在药物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心理治疗。

拥有平和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才能更好地战胜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预防尿毒症的发生,可是如何预防尿毒症呢?

控制肾脏疾病的发生和积极治疗。如急慢性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

少喝饮料

特别是含糖高的饮料、如碳酸饮料。

这些不仅没有营养还会增加肾病的发生风险。

少盐少油。避免滥用药物。最好不要憋尿。

图片来自网络

任何疾病的预防都是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尿毒症也是如此,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首要标准。

对于具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来说为了避免肾功能出现进一步的损害在饮食上要注意低蛋白、低盐、高热量饮食等,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这样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避免肾功能损害的发展。

-主编-

外科医生,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协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腾讯新闻知识官。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868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3亿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