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跳出家电业方能重启电视机商业新航道
电视机似乎已成为“昨日黄花”,但最近十多年来,从当年乐视、暴风、微鲸等互联网企业的跨界造梦,到如今华为、一加、小米等企业的IoT布局落子,个个都想重新赋能电视机,重启彩电产业的商业航道。现实情况到底如何?
孔余||撰稿
这五年来的中国彩电市场,给所有家电产业从业者最直观的印象,竟然是“一地鸡毛”,甚至不止一位家电企业掌门人说“千万不能混成彩电行业那样”。
的确如此。表面上看彩电市场异常的热闹,在经历了乐视、暴风互联网企业的火拼后,又迎来华为、OPPO、一加等手机企业的热战,都想在彩电大屏市场上分一杯羹;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企业日子异常艰难,群体性的利润下滑甚至是硬件亏损是常态,市场规模天花板压顶、产品同质化之下只能低价格抢单。
梳理这几年来,中国彩电产业的从业者们所遭遇的一系列问题和冲击,原因似乎很多,什么产品缺乏颠覆、显示技术迟迟没有出现主角光环,甚至来自互联网、手机等阵营企业的跨界乱战,都成为这个市场混乱不堪的原因。实际上,家电圈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过去电视机是中国家庭最主要的娱乐窗口和舞台;如今电视机已经沦为N个娱乐窗口之一,而且从过去的家庭刚需,彻底变成了附属边缘品。
简单来说,不是电视机的品牌商、零售商,以及供应商们不够努力、不够上进,而是中国家庭和年轻一代的主流消费者们,对于电视机的需求不再强烈,电视机已经从过去几年的“鸡肋”彻底变成了“一盘鸡瓜”,其商业价值存在但只是属于一部分群体的热爱和习惯,绝对不是刚需和必备。但是,大量厂商们要么还是继续按照大众消费品的思维在经营,低价冲量抢单;要么是按照智能家居一个功能和窗口来定义,想重新定义电视机的价值和功能;最终,则是所有厂商都没有看到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想要什么?
目前来看,整个中国彩电市场已出现三大阵营的竞争分化:第一阵营,守正派,还是坚守着显示技术发展和变革的方向,坚定地认为电视机的核心就是画质,没有画质一切都是空谈,画质是一切竞争的起源;目前这一派的代表企业是索尼、三星等;
第二阵营,用户派,认为用户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产品,由此催生了游戏电视、教育电视、社交电视等细分功能产品;目前这一派的代表企业是海信、TCL等;第三阵营,则是破局派,就是要打破现有的格局和规则,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到市场、抢到用户球就行了。目前这一派的代表企业则是华为、小米等。
当然,其中还有不少的企业属于“多阵营派”,比如海信既与索尼们拼画质技术,还在推动电视功能的多场景化,强化社交、游戏、教育、电竞等应用细分。同样,破局派的华为和小米,近年来在以智能交互、智慧屏抢夺用户眼球时,也在提升产品的画质,希望可以不输在起跑线上。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商业格局背后,正是不同企业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寻找新的突破口,要么是想在电视机市场有所作为,要么是想利用电视机撬动智慧家庭的大蛋糕。
当然,不管是哪个阵营,哪个体系的彩电市场从业者们,当前大家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抢夺订单,赢得用户,持续经营,最终推动彩电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的稳步前进。由此,不管是电视机,还是新物种的智慧屏,或是人工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入口,本质上电视机并没有发生变化,就是一块大屏,以及隐藏在这块大屏背后的不同功能、应用和体验。
不过,电视机作为硬件的单一功能和价值已消失殆尽,还想围绕电视机进行花式创新和变革,就是“死胡同”了。即便是当年小米紧随着乐视、暴风、看尚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机市场,除了在操作系统和交互体验上有所突破,核心竞争手段还是在低价格抢眼球的老道路上。不过,去年随着华为智慧屏的推出,彻底跳出了电视机的硬件思维,而是努力面向用户和客户的需求进行突破,似乎打开了不少彩电企业的新视野。
智慧屏不只是一台电视机,而是可以在不同场所、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智慧屏幕。提供的不只是影音娱乐的功能,还有商务办公、游戏、教育、会议等多种功能。从传统彩电企业来说,这已经不只是一台电视机,或是智能电视,而是一台全新的“超级计算机”,在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度并承担不同的功能。
现在来看,智慧屏只是外在传承电视大屏的外观款式,内在却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出圈,让电视大屏全面拥抱计算机、机器人,赋予其更多的职能,让电视具备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随后跨界,让大屏成为智慧家庭的中枢神经,实现对家中所有带电终端产品的控制和连接,从而成为家庭等场所的中心和主角。
当然眼下还无法评估华为智慧屏对于中国彩电产业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电视机的时代正在快速远去,而“无处不在的智慧屏”时代大幕才刚刚开启。从电视机到智慧屏,对于中国家电产业来说,正是属于一种典型的“跳出家电产业重新赋能电视机”变革思维。那么,这个全新的时代何时能引爆、何人能主导?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华为、小米等手机企业的跨界破局,以及海信、索尼、三星、TCL等专业企业的持续升维来说,都是一场任务艰巨的挑战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