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徐钢:中国画是一门学问
创作手记
文/徐钢
“传统”对于我来说就是“母语”
我自幼从临摹传统经典作品入手,因此“传统”对于我来说就是“母语”,大学期间接触到各种“当代”或“西方”的作品 , 自然而然,既不刻意,也不抵触,我们这代人已经没有所谓中西的二元对立,亦没有剑拔弩张的各种批判,接受不接受完全从自己的需求出发。
如果创作中没有享受的时刻,是坚持不下去的
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研究,这个过程中既有释放,也有艰难,亦会有享受的时刻,我想如果创作中没有享受的时刻,是坚持不下去的。
我有过入室师父授徒的学习经历,后来又去中国美术学院求学,这两种教学,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研习传统经典,可能只是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师父授徒的方式更重心性的养成,因为没有具体几年要出师的要求,类似于习武的修内功。大学教育因有四年的时间要求,因而更重技法的传习,类似于习武的先练招式。其实终究要合二为一,不可偏废。我在南艺从教17年,希冀尽量把自己这些学习经历中所悟的和大学教学分科而习的特点相结合,重心性体验,亦勤习技法。
云山隐隐120x60cm 纸本水墨 2019
修心性,砺技法
我始终认为中国画就是一门学问,需修心性,砺技法,才能有所成。中国画的评判标准是“品”,这个“品”不是指向技术层面的,而是指向“格”“心性”的表现,更趋向于哲学层面,如果对中国画没有这一层面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技术、技巧,那是把中国画“拉低”了,争宠于市场的需求。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不会纠结市场的,而是全身心地思考自己的创作。不存在如何避免吧,迎合或追求所谓的市场热点,最后终究是徒劳,这个放在任何行业可能都是大忌。
后世文人大多信奉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的见解,但无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信奉赵孟頫“画贵有古意”“书画本来同”的绘画理论,但没有“到处云山是我师”的感悟;沉迷于倪瓒“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精神状态,而不作“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的功夫。
只是一味强调他们最拿手的诗、书,这本是文人对于中国绘画作出的最大贡献,但后世文人却以此作为藏拙的掩饰时文人画不可避免的走入了绘画的反面——缺失造型,流于“法”的程式化。没有做到元季诸大家的“不为法缚,意超象外”——即意、象兼得。
山水画发展至今:表现技法何止“法备”一词所能形容,已经是宋、元、明、清浩瀚如海;绘画理论古今中外,已经是百家争鸣。中国山水画何去何从,我想元季诸大家“取法”宋人“法备”这种继承传统的精神;“取法”而不为法缚的真诚探索;意、象兼得的高度——是为我们后学之标杆。
翠壁千寻石作梯120x60cm纸本设色 2020
碧山千叠·之一37x30cm 纸本水墨 2020
碧山千叠·之二37x30cm 纸本水墨 2020
碧山千叠·之三37x30cm 纸本水墨 2020
碧山千叠·之四37x30cm 纸本水墨 2020
碧山千叠·之五40x61cm 纸本水墨 2020
碧山千叠·之六61x40cm 纸本水墨 2020
碧山千叠·之七61x40cm 纸本水墨 2020
积雨浮层峦154x60cm 纸本水墨 2020
玲珑60x120cm纸本设色 2020
渺渺浮苍翠120x60cm 纸本水墨 2020
渺渺浮苍翠之二120x60cm 纸本水墨 2020
浓淡高低远近山120x60cm 纸本水墨 2020
千山雨过青犹滴120x60cm 纸本设色 2020
生来骨相落溪山120x60cm 纸本水墨 2019
松石泉壑60x29cm 1.5平尺 纸本水墨 2020
虚亭带遥山60x29cm 纸本水墨 2020
云去山自如240x60cm 12平尺 纸本水墨 2020
徐 钢
XUGANG
1978年生于苏州东山
1993年师从亚明先生学习中国画
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国画系山水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5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周京新教授
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
山水画创作研究所所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