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国故事丨郭永怀:一心为国 奋斗终生

2020-10-02 14: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郭永怀,出生于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国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纵横求索他国扬名

1909年,郭永怀出生在山东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二十四岁时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光学家饶毓泰教授。1938年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郭永怀闻讯来到西南联大,主动放弃原来的光学专业,转入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

1939年夏天,中英庚款留学生委员会举办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郭永怀报考了航空工程。在叶企孙教授和饶毓泰教授的共同努力下,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三人被一同录取。第二年,郭永怀前往上海,登上出国留学的邮轮。然而,在邮轮将要起航的前一刻,他们发现自己的护照上竟然多出了日本签证,上面赫然写着,“允许在横滨停船三日,上岸游览”,郭永怀一行人愤怒地撕毁了手中的护照,拿着行李下了船。

留学之路受阻,郭永怀只能等待再次出发的时刻。

1940年8月,他们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郭永怀与他的同学们成了该校第一批来自中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从此,郭永怀开始了他的长达1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

在多伦多大学,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等一起选择了应用数学系。除了学习本专业,有心的郭永怀还挤时间旁听波兰物理学家英菲尔德和英联邦应用数学知名学者辛格教授的授课。

郭永怀进步很快,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的论文,并获硕士学位。

1941年5月,郭永怀又来到了当时著名的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GALCIT)继续深造,在航空大师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郭永怀提出要进行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研究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大课题,冯·卡门教授非常钦佩他的胆略和气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艰苦探索,郭永怀在跨声速流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并于1945年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因而获得了博士学位。

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突破声障是当时航空工程界的攻关目标。胸怀大志的郭永怀和钱学森共同合作,不久就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后,名声大振的郭永怀应聘参加了美国数学学会,并被加州理工学院特聘为研究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同盟。1946年秋,冯·卡门的大弟子威廉·西尔斯教授在康乃尔大学创办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邀请郭永怀前去任教,共同主持学院的工作,久怀报国梦想的郭永怀欣然赴任。

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后来被命名为著名的PLK方法。郭永怀由此驰名世界。

心系故土辗转归国

新中国诞生前夕,郭永怀在康乃尔大学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的进步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每逢协会集会,大家谈论得最多的,还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当然,还有一个非常秘密的话题,那就是通过什么途径,在什么样的时机,把他们学到的科学知识贡献给自己的祖国。他们在焦灼中等待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上,郭永怀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他恨不得立刻飞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然而,郭永怀在学术上的突出成就,已经引起了美国当局的高度警觉。

不久,钱学森被限制出境,美国政府将他软禁在了特米罗岛。

归国之路受阻,可郭永怀一直心系故土,他在焦急中等待时机。

时机终于来了!

1955年8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不久,美国政府就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

在此之前,周培源、钱伟长等人已在1947年绕道欧洲回国。钱学森也在1955年回到祖国。

郭永怀的妻子李佩教授说:“禁令一旦取消,老郭就坐不住了,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美国的许多朋友、包括已经加入美籍的华人朋友劝他,康乃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了,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挂记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不劝倒罢,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他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1956年9月,郭永怀决定启程回国。临行前,西尔斯院长为他饯行,郭永怀当场将自己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一叠一叠丢进火里,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所有人。

妻子李佩回忆当时郭永怀的话,这些东西烧了也无所谓,反正这些要解决的问题都在我脑子里。

终于到了郭永怀用红笔在日历上标记的日子——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一家三口登上了回国的“克里弗兰总统号”邮轮。随着汽笛的长鸣,邮轮起航了。郭永怀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

鞠躬尽瘁研制“两弹”

1956年10月底,郭永怀终于看到了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他带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对故土山河的兹兹之念,对国富民强的殷殷之望,回来了。

在核武器研究只争朝夕的进程中,郭永怀既是一线科学家,又是科研活动的组织者。

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1963年,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陆续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两弹”研制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气候变化无常,冬季寒气逼人,经常飞沙走石,最低温度零下40多度。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高原作业,加上要抢时间争速度,由于缺氧所造成的头晕、胸闷、心悸、厌食,再加上营养跟不上,不少科研人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浮肿反应。为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郭永怀必须经常奔波于北京和青海之间,这样就更加重了他高原反应复发的频率。

爆轰物理试验是突破原子弹技术的重要一环。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郭永怀与年轻的科研人员一起,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常在试验现场风餐露宿。他们在这个不为人知的险恶环境中奋战着,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一天一天地把研究试验推向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高原浩瀚的沙漠上一声巨响,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炸响了!

1965年5月30日,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贺龙等七位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郭永怀等参加第一、二次核武器实验的专家和学者,并为他们设宴庆功……

1965年9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在郭永怀牺牲不到两年,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在核弹武器化的后期研究中,郭永怀不断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主张,后来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郭永怀这些主张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对氢弹,郭永怀也从结构形式、弹体重量、减速装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科学见解,从而保证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的圆满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蒙受空难烈士留魂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一刻也不等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

他匆匆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

1968年12月5日凌晨6时许,一架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下降。当飞机距离地面四百多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飞机一头扎进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中,前舱碎裂,瞬间大火包围了整架飞机。

当搜救人员扒开飞机残骸时,他们发现了惊人一幕,两具紧紧抱住的遗体已经烧焦,而夹在两人胸前的公文包却完好无损,打开公文包后,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这两位用生命去守护国家机密的人是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人们将永远记得郭永怀,他在国防、科技、教育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人。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原标题:《家国故事丨郭永怀:一心为国 奋斗终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