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然》子刊:中国食物生产需根本性转型,考虑从北向南转移

澎湃新闻记者 虞涵棋
2020-10-01 18:59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如不采取根本性转型,到2030年,中国农业食物生产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影响将远远超出安全的环境界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研究院杨志峰教授和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苏美蓉教授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食物》(Nature Food)上发表论文给出了这一评估结果。从全国来看,食物生产的水资源消耗、土地利用、活性氮排放和磷排放需要削减54-95%,才能保持在安全界限内,而部分省区则需要削减高达99%。

为此,论文提出了普及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减少食物浪费、调整膳食结构等削减策略。合理组合这些策略,不仅可将农业生产相关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安全界限内,中国总体食物需求量也将减少29-34%。

同时,考虑到地区环境压力差异,将农业生产活动总体上从北向南转移,是食物供应和资源环境安全双保障的一种潜在路径。

论文第一作者、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胡元超对澎湃新闻表示,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过度开采和雾霾问题、东北黑土区的持续生态退化、太湖水质恶化等,这些资源环境问题背后的重要诱因都是高强度的农业生产活动。

那么,中国目前和未来的农业食物生产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超负荷的影响?哪些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他们引入了2009年《自然》杂志提出的行星边界(Planetary Boundaries)框架,帮助设定中国可承载的农业相关的资源环境影响上限,即“安全环境界限”。与传统的环境承载力或环境阈值的研究范式相比,行星边界框架关注评价人类的区域活动对全球生态系统会否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各省份将五方面资源环境影响都控制在安全边界内所需的平均削减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首次建立了一个包含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中国食物系统模型,定量评估了2011年和2030年中国及各省食物生产的水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活性氮排放和磷排放五方面资源环境影响。

评估结果显示,中国的食物生产和消费需要进行根本性转型,才能保障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何处“开刀”?

那么,为了兼顾中国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安全,我们应该从何处“开刀”?论文也评估了相应的削减对策。

论文认为,在食物的农业生产、运输加工和消费阶段,人们都能削减资源环境影响。例如,在生产阶段,适量减少化肥施用并通过粪便和秸秆回田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减少2-25%的环境影响;遴选全国各省区中最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如河北曲周县的小麦和玉米种植技术),并普及到全国,可削减高达50%以上的资源环境影响。

在运输加工和消费阶段,尽量避免食物的损失和浪费可继续减少9-11%的环境影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尽量调整膳食结构可减少7-12%的环境影响。

合理组合这些削减策略,不仅可从国家层面上将五方面资源环境影响均控制在安全界限内,中国总体食物需求量也将减少29-34%,理论上将同比例地减少对进口食物的需求。

研究显示,在2030年可最多减少谷物进口1390万吨,相当于2016年广西的谷物产量;同时可减少畜产品进口164万吨,相当于2016年新疆的畜产品产量。

从北向南转移

不过,因各省份环境压力差别较大,即使在全国范围内控制在安全界限内,北方省份的农业生产相关环境影响大多仍将超限,南方省份则具有相对更大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农业生产的能力。研究显示,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和江苏等地区的氮磷污染和耗水量大幅超出安全界限(超出1-9倍),因此这些区域的部分畜禽和作物生产可以考虑转移到环境容量相对富余的部分省份(如福建、江西和浙江等)。

具体而言,山东的畜牧规模需减少40%,而福建的淡水养殖则可增加35%。“当然,这需要综合考虑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适宜性、就业推动力以及经济成本与收益等问题。总体上,农业生产活动从北向南转移,是实现‘全国食物供应安全’和‘各省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双重目标的一种潜在路径。” 胡元超说到。

论文建议的环境影响(左)和食物生产(右)重新分配情况,蓝色为削减,红色为增加

农业农村部2017年发布了《关于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区扩大肉类生产,然而,根据研究结果,这些地区的水资源供给能力却不足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养殖。即使经过综合削减,这四个省区的氮磷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利用都基本处于安全界限内,但耗水量依然超出安全界限1-2倍。

研究团队认为,在南方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养殖业,不但在生态环境承载范围内,也能提高区域食物自给率,提高应对新冠疫情、非洲猪瘟等极端情况下的食物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