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了让UP主们拍出大片,B站又拔高了数毛画质

2020-10-01 17: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明天就国庆放假了,在这最后一天班里,世超正在考虑上班摸鱼的娱乐活动,这时候小辣椒给我发了个神秘的 B 站视频链接。

同时她再三告诫我,一定要用手机 App 打开观看。

点开以后,是一段颇为搞笑的 世 纪 大 对 决 。。。
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沙雕视频。。。

结果创作团队和内容介绍让我惊了。

Up 主是 “ 全站第二画质 ” 的影视飓风和特效小哥与 B 站官方的联合投稿,并且这还是一个 4K + 120 帧 + HDR 的视频。

前段时间, B 站支持 4K + 120 帧,并且将码率提升到了 20M ,这可能在国内算是最高画质了。。。结果没几个月,居然支持起了 HDR ?

这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有的选项:

开启之后乍一看画面似乎更有冲击感了, 5 毛特效升级成了 1 块,但到底差在哪?

于是,我抢了两台 iPhone ,一台打开 HDR ,一台关闭 HDR ,同时观看,发现在一些特别暗和特别亮的环境下,画面细节的丰富程度在 HDR 开启后有了很明显的改观。

这个选项是如何做到这些改变的?我们得先聊聊 HDR 是什么。

HDR 的全称是 High Dynamic Range ,翻译过来就是 “ 高动态范围 ” 。

照片和视频都有所谓的 HDR 标准,这次我们要讨论的自然是视频里的 HDR ,这个东西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让视频的色彩表现更丰富。

但 HDR 是怎么做到让色彩更丰富的呢?这和显示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要说 2020 年的平价液晶显示器、电视与 90 年代的射线管 CRT 显示器相比最大的不同,世超认为是峰值亮度的差异。

当年的 CRT 显示器哪怕把亮度调满,最高也就一两百尼特( 亮度单位 ),这个动态范围是很窄的,画面里的亮和暗就不太明显。

但消费者的体验和厂家生产得有个标准吧?于是当年业界就规定了一套标准,将显示器峰值亮度就定在了 100 尼特,叫 “ 标准动态范围 ” 简称 SDR ,你猜对了,它是 HDR 的前辈。

随着技术发展,现在液晶显示器成为了主流,这些家伙峰值亮度超过 200 尼特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达到 1000 尼特,这个动态范围就大了。

苹果的 Pro Display XDR 的亮度就非常高▼

打个比方,满分 10 分和满分 100 分的两场考试,肯定是后者更能体现出学渣和学霸的差距。同样,峰值亮度 100 尼特和 1000 尼特的两个显示器,后者的差距更明显。

假设有那么一副在夕阳下的画面场景,在 SDR 画面里的夕阳和阴影的亮度相差 80 尼特,在 HDR 下可能会相差好几百尼特。

这能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夕阳和阴影的对比度肯定会更强烈,画面的冲击感就强一些。

其次,你能看到本来看不到的东西。( 听着有点恐怖是怎么回事? )

你想想,在 SDR 的小动态范围下,阴影里的轮廓细节们可能只有几尼特的差距,夕阳下的云朵细节们也只有几尼特的差距。

人眼的亮度感知范围是多大?大概是千分之一尼特到上万尼特。

相信我,坐在屏幕前,几尼特的差距在你眼里就是一团黑乎乎和一团亮乎乎。

而在 HDR 范围下,当这些原本只有几尼特的差距可以用几十甚至上百尼特呈现以后,你就能分清楚了。

这并不是无中生有,本来一部影片拍摄的时候啥细节都有,但在有 HDR 之前,都被落后的显示技术藏起来了。。。

目前的 HDR 有好几个标准格式, B 站这次支持 HDR 标准的内容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 HDR10 。

除了规定的峰值亮度更高, HDR10 顺便把色彩位数也提升到了 10bit ,也就是用 10 位二进制数字表达颜色,大约能呈现 10 亿种不同的颜色。

HDR10 标准下的影片不光有画面,还有一份数据,被称作 “ 静态元数据 ” ,这份数据会告诉显示器这部影片最亮的画面是什么,最暗的画面是什么,然后丰富多彩的画面就呈现在你面前了。

在 HDR10 标准之上,还有个叫做 “ 杜比视界 ” 的 HDR 标准,除了色彩数量提升到 680 亿之外,还要求视频带上 “ 动态元数据 ” ,告诉显示器每一帧画面该怎么呈现亮暗。

虽然看起来杜比视界更牛逼一些,但有个问题。。。它不免费,目前也只有像 Netflix 等少数流媒体支持。

因此目前市面上支持 HDR10 的内容和设备更多,像是索尼、二十一世纪福克斯、迪士尼、华纳兄弟等好莱坞制片商,以及 Xbox One 和 PS4 等游戏平台都是以 HDR10 为标准制作内容。

从内容选择上来看, HDR10 有不少优势,同时 B 站也成为了目前国内少有的提供 “ 足料不缩水 " 的 HDR10 内容的视频网站。

HDR 内容之前并不是那么好找,淘蓝光碟自然是个途径,但我打赌八成差友现在手头连个有光驱的设备都拿不出来。。。

近几年支持 HDR 的高清电视和手机普及度越来越高,但我们看的内容却没能发挥出这些硬件的水平,一些视频网站服务只能做到 “ 自称 HDR ” :有些时候是拉 SDR 视频流然后用算法补上了色彩动态。

因此,在流媒体时代,如果像 B 站这样能提供正经 HDR 内容的网站出现,作为观众我还是很开心的。

HDR 下的星空场景差距非常明显▼

HDR 开放,观众的体验提升了, Up 主的创造力其实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Up 主 Linksphotograph 也第一时间跟着投稿了一支 HDR 视频,在他的视频里有这么一幕。

当世超分别开关 HDR 做对比之后,整体的观感上开了 HDR 的画面层次感更为丰富一些。

其实现实世界的亮度环境是远远优于人类目前最强的显示设备的,我们能看到的内容和显示器能展现的内容差距很大。

换句话说,拍视频的人眼前是一个画面,其实到观众眼里往往是另一个画面,这个问题困扰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

有时候世超和托尼捣鼓评测视频时,得费心思考虑布景,担心成片里光源会不会盖掉细节,暗处会不会看不出来。

但支持 HDR 投稿以后,可以减少瞎操心的频率了。

在前面提到的那一幕风景中,明亮部分丢失细节的瀑布,在开启 HDR 以后纹理能看清了。

说白了,开放 HDR 播放的 B 站能够让观众用双眼更好地理解 Up 主想表达的内容。

以往能看到细节比实际拍到的要少很多▼

世超再从自身角度——搞数码评测的科技爱好者这一身份上谈谈我的看法:B 站支持 HDR10 以后,我们能更加全面地展示显示器、电视和手机屏幕等硬件水准了 —— 起码评测视频能看见一些色彩差异。
耳机圈子里有两首著名歌曲,分别是蔡琴的《 渡口 》和老鹰乐队的 live 版《 加州旅馆 》,这两首歌曲的特点非常适合呈现耳机的素质,因此常常被拿来测试耳机。
B 站今天新上线的这支 4K 120帧 HDR10 视频,说不定以后会成为影像评测届的《 渡口 》和《 加州旅馆 》,因为这支视频从分辨率、刷新率以及色彩范围这几个考验手机屏幕素质的维度都做到了最高体验。

而且因为是在线视频,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也许这个视频以后会霸占数码区,然后被做成鬼畜;

也许哪一天 Tim 和特效小哥的沙雕大战会占据数码城的电视机们;

总而言之,也许 B 站的 HDR10 视频会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评测标杆。

追求更高的画质不仅仅是观众的需求,其实创作者们也很需要高画质来表达他们的作品。

视频或者影视作品的魅力来自于有意思的台词,跌宕起伏的剧本,层次丰富的人设,这个说法自然没错。。。但,从源头思考,视频本质上是画面的艺术。

视频最原视的魅力应该就是极致的画面,这也是为什么如李安这样的著名导演会拍《 双子杀手 》,在大荧幕上探索 4K 120 帧。

随着这次 B 站开放 HDR10 ,创作者们的舞台和创作空间也更大了,看到更优质内容的机会也更多了。

这么一想,是不是该把年费大会员续上呢?

温馨提示:

由于世超自己的 iPad Pro 2020 截至发稿还是打不开 HDR 选项,我特地咨询了 B 站的工作人员,目前 HDR 画质需要对于设备和环境还有一些限制:

如果是移动设备,

安卓需要 Android 7 及以上系统,屏幕和硬解码器支持 HDR 解码 ;

iOS 机型需 iOS13 及以上系统;A11 及以上手机设备( iPhone 8 及以上);iPad 设备包括:1. iPad Pro 10.5";2. iPad Pro 11" (1st and 2nd generation);3. iPad Pro 12.9" (2nd, 3rd and 4th generation)。

如果在 PC 端:需要浏览器支持硬解码 HEVC / H.265 ( 如:Safari 、 Edge 浏览器),显示器支持 P3 广色域,10 bit 位深及以上能获得最佳体验。

..

原标题:《为了让UP主们拍出大片,B站又拔高了数毛画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