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宏亮瞻局|航母海军:舰载预警机的中国式选择(中)
“鹰眼”之前
综上所述,在“空警”600和新一代航母服役后,中国航母编队即将具备可与美国“尼米兹”级和“福特”级比肩的空中预警指挥能力,而即便是对于目前的两艘过渡型滑跃甲板航母来说,用两架“空警”600替换4架直18预警型上舰,从而弥补现有航母编队“最重要的”作战能力短板也并非不可能。
“最重要的”?为什么?没有行不行?
预警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在1982年的贝卡谷地空战中首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其在海战场上的潜在价值甚至早在二战时期就已初现。美国海军研究空中预警系统(AEW)的最初动机就来自太平洋战场上的切身感受:在战争初期,技术精湛的日本飞行员甚至贴着浪尖驾机高速接近美舰并发动攻击,受到地球曲率影响,当时安装在舰艇桅杆上的雷达对这类目标的探测距离仅为30至35海里。
当战争进入到1944年10月以后,尽管日军飞行员的整体训练水平呈断崖式下滑,但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严密高效的自杀式攻击却更加放大了美国海军的预警缺陷。空中预警不受地球曲率影响,能比舰载雷达更远和更早地发现低空来袭目标;另外安装在飞机上的搜索雷达依靠飞机本身的远程高速机动能力,能够显著扩大舰队的预警搜索范围,更进一步为舰队组织多层防空拦截赢得了窗口。
预警机可扩大舰队的预警搜索范围。
即便在预警机功能日益繁杂的今天,对掠海低空目标或中高空高速突防目标的远程探测仍然是每一架舰载预警机的最基本任务。无论是骁勇的日本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还是飞蛾扑火般的神风特攻机或“樱花”自杀炸弹,它们在本质上与今天的反舰导弹没什么不同。
然而理论尽管很完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实施起来却面临两个巨大挑战:一是早期的远程搜索雷达体积巨大,不是一般舰载机背得动的,如果只安装一台类似于德国夜间战斗机那样的小型空战雷达,则起不到早期预警作用;二是早期的雷达基本不具备杂波滤除能力,预警机的最大意义在于远距离发现低空来袭的掠海目标,在海况好时问题还不大,一旦海况恶劣,海面反射杂波很容易致盲当时俯视能力极为有限的机载雷达。
因此,直到太平洋战争结束前,美军在冲绳和菲律宾等战场应对日军大规模自杀攻击的早期预警手段并不是预警机,而是将大量搭载雷达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作为雷达哨舰部署于舰队外围,来为舰队提供早期预警情报,这也导致该类舰艇受到了日军的重点关照,海战中损失极为惨重。
E-1预警机。
随着电子元件小型化技术的突破,困扰空中预警雷达系统投入使用的第一个难题得到解决。1944年春,工程人员把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AN/APS-20雷达安装在TBM-3W“复仇者”舰载鱼雷机上。试验表明,TBM-3W在海况平静的情况下能在100至120公里距离上发现150米高度低空飞行的飞机,也可在320公里距离发现舰船。但如果遭遇恶劣海况,该系统仍然无法正常工作。1945年,TBM-3W舰载预警机被部署到航空母舰上,还未来得及发挥作用二战就结束了。作为世界上第一款舰载预警机,TBM-3W已经具备了预警机的基本特征:载机、大功率搜索雷达和雷达情报传递通讯链。
1958年服役的E-1“追踪者”是世界上第一款专门研制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它的AN/APS-82预警雷达初步解决了困扰舰载预警机的第二个难题——杂波滤除,因此其可以在高海况下执行远程目标探测和识别任务。然而“追踪者”注定只是一款过渡产品,其基于S-2舰载反潜机的飞行平台空间太小,无法搭载更多的任务乘员和设备,且采用落后的活塞螺旋桨发动机。因此在服役6年后就逐渐被E-2“鹰眼”所取代。
从E-2开始,舰载预警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在“鹰眼”之前,空中预警仍停留在最初设想的目标探测层面;而“鹰眼”凭借革命性的计算机战场管理系统以及更有效的数据链,首次赋予了舰载预警机强大的战场指挥、控制、管理能力。也就是说,舰载预警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空基雷达站,而是一个综合化的海战空情指挥中心。它不仅能在防御截击作战中提供早期预警情报,引导指挥各种拦截平台与火力;还可以在舰载机联队发起的进攻作战中担任空中编队指挥官的角色。
所以,至少对于一支美式远洋海军来说,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确很重要,没有真不行。
TBM-3W预警机,机头下方安装了一个大尺寸雷达罩。
新赋能
2014年6月,东太平洋,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保罗·琼斯”号连续发射了4枚新型远程防空导弹,所有导弹均成功拦截靶标,这标志着美国海军新一代区域防空导弹“标准”-6即将上舰服役。而在一年之前,2013年6月的一次试射中,一枚“标准”-6采用由“鹰眼”预警机中继制导的方式成功击毁一枚370公里外的巡航导弹靶弹,这次试验真正的意义其实远非验证导弹射程这么简单。
今天,航母编队原有的防空作战理念将因为“标准”-6+“鹰眼”作战模式的出现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继早期预警和指挥控制两大功能外,信息化技术正在赋予舰载预警机第三项革命性功能——为防空导弹提供远程中继制导。
在“标准”-6之前,即便是在“标准”-2、“宙斯盾”、MK-41“三位一体”黄金组合上舰后,美国航母编队的区域防空范围仍然局限在本舰雷达视野内。受地球曲率影响,其对掠海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仅有数十公里。也就是说,复杂昂贵的区域防空导弹实际上只能拦截类似于图-22M这样的轰炸机平台,但轰炸机往往在200公里以外就已经发射反舰导弹并返航了,此时点防空弹才是拦截反舰导弹的主体,然而后者的射程太短,可供拦截的窗口非常有限。
E-2D在“协同作战系统”的支持下可支持“标准”-6防空导弹拦截海平线外的低空目标。
这就是传统区域防空的尴尬——适合拦截飞机但射程不足,射程足够拦截导弹却又难以锁定低空飞行的目标。因此,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超声速远程反舰导弹大批涌现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就提出了最原始的协同跨地平线拦截设想。受制于当时的计算机与数据链水平,该设想还只能停留在实验室内。直到1996年1月,美国海军在一次试验中,将AN/ADS-18搜索雷达和AN/SPG-51火控雷达架设到一座海拔1160米的山顶,通过数据链为“伊利湖”号巡洋舰提供远程目标搜索和照射能力,在试验中巡洋舰共发射4枚为这次试验专门改装过的“标准”-2Block IIIA导弹,结果表明拦截距离比传统的单舰独立搜索、跟踪、照射模式扩大3倍以上。
面对上述试验结果的巨大诱惑,美国海军随即制定了第一个协同区域防空导弹计划“标准”-5。然而,由于冷战结束,“标准”-5计划迟迟没有得到拨款。进入21世纪后,雷神公司提出以“标准”-2Block IV导弹为基础,融合AIM-120主动雷达制导技术的新方案,宣称能用一半的费用做到“标准”-5八成的性能,这就是现在的“标准”-6区域防空导弹。
在舰载预警机的协同防空模式下,全面换装“标准”-6后,美国航母编队的整个防空系统运作将重新洗牌,区域防空导弹可以部分解放舰载机,成为航母防空体系真正的中坚。在400公里范围内,区域防空弹将全程拦截包括轰炸机、战斗机、无人机和反舰巡航导弹在内的几乎所有高中低空目标。更大的拦截范围与不受照射雷达限制的火力通道允许防空舰艇组织多波次绵密的防空火力。此时,点防空与区域防空的界限也已变得非常模糊,如果不是考虑到拦截弹的性价比以及舰艇适配性,点防空导弹甚至已沦为“鸡肋”。
而这一切的实现,均必须仰赖舰载预警机所提供的中继制导服务。(未完待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