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史”学习教育·水务 | 吴淞江与五浦开凿

2020-09-30 11: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爱祖国 爱水务 爱海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吴淞江作为太湖下游沟通湖海的主要干流,其历史远比黄浦江、苏州河悠远,是上海曾经的母亲河。北宋名臣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诗,说得就是吴淞江,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在吴淞江青浦段,古时纳蟠龙浦、顾会浦(今通波塘)、崧子浦(今新通波塘)、大盈浦(今东大盈浦)、赵屯浦(今西大盈浦)五大浦之水,东流入海。

《云间志》记载的大盈浦

大约在6000年前,包括今青浦在内的上海西部地面已上升到目前位置。自上海成陆至汉代以前,上海地区的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青浦、松江一带,淀山湖、泖河等地均是陆地。后因海潮倒灌,河道淤塞,逐渐形成了以淀山湖为主的密集、发达的水系。宋代以前,上海地区的水系主要是淀山湖、泖河、松江(今吴淞江)及其支流赵屯浦、大盈浦、顾会浦、崧子浦、蟠龙浦五大浦。当时淀山湖面积非常大,位于今318国道旁的淀山其时在湖的中央;泖河绵延30里,松江宽9里,五大浦是淀山湖的泄水通道。明代初年,吴淞江仍是上海横贯东西的主要水系,直至范家浜开通后,黄浦江替代了吴淞江成为上海的母亲河。清代以后的主要水系与现代基本一致,唯吴淞江、淀山湖日趋窄小,五大浦亦成细流。

公元前221年吴淞江位置图

吴淞江本名松江(今上海市区段名苏州河),因发源于苏州附近的松陵地区,故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吴淞江源出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苏州、嘉定、青浦等地区,全长125公里(上海市境内53.1公里,最宽为600~700米,最狭40~750米),至外白渡桥入黄浦江。

宋—元时期以及明代时期的吴淞江

西晋至唐、宋、元时期,吴淞江出太湖有一条水面宽阔的水道,吴淞江、娄江和东江是太湖的三大泄洪水道,中下游江面宽达5公里。东汉和三国时,吴国孙权在吴淞江畔青龙镇设造船厂,制造“青龙战舰”等百吨巨舰,可见那时吴淞江江面的宽阔。汉魏以前,吴淞江称松江。《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第七十下·左慈传》曹操语“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此松江即是吴淞江,四腮鲈也在那时就闻名天下了。那时,松江和鲈鱼都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有晋张翰《秋风歌》(诗中有“吴江水兮鲈鱼肥”之句),唐白居易的《淞江观鱼》、杜牧的《吴淞夜泊》等诗词为证。北宋郏亶、郏乔、单锷等水利书中,松江、吴淞江之名已并现,吴淞江或写作吴松江,元明以后习称吴淞江,一直沿用到今天。

两晋之间,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人口大规模向南迁移,大批北方人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加速长江中下游的开发,同时也加重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使长江含沙量增加,长江口泥沙堆积加快,在潮汐的作用下,吴淞江河口开始淤浅变窄。东晋时,入海口在今青浦区东北旧青浦镇西的沪渎。唐代中期河口在今江湾以东,宽达20里,泥沙淤积并不严重,风浪潮流的作用也不强烈,在今青浦区旧青浦兴起青龙镇,成为盛极一时的贸易港口。北宋时,太湖其他泄水通道都已阻绝,只有吴淞江一个主要出海口。北宋中期后,松江上游泄水不畅,河口段淤浅,不利航运及泄水。其时河道经今白鹤过青龙镇向东绕流,至今黄渡东接虬江河道,青龙镇西弯道称白鹤汇,东之弯道为盘龙汇。宝元元年(1038),疏凿盘龙汇为直道新渠,从沪渎入海。

青龙镇与吴淞江

从宋代起直到清代,吴淞江上游的疏浚治理达32次,领衔名臣有范仲淹、沈括、李果、任仁发、图鲁、夏元吉、海瑞、陶澍、李鸿章等。元至元十四年(1277),吴淞江尚能“海舟巨舰每自吴淞江驾驶,直抵城(苏州)东葑门湾泊”。沧海桑田,几经变迁。青浦建县前,南岸的青龙镇,因地处吴淞江下游沪渎之口、为海商辐辏之所,唐时建镇防御,宋时为对外贸易港口,置监镇,设市舶务。后因海岸延伸,吴淞江港口日趋堙塞,吴淞江南岸的支流上海浦(后并入黄浦江)逐渐变成上海的主要水道,船舶寄锚于今十六铺附近的江岸。直至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上海建县辖青龙镇。至大德元年(1297),“水道淤塞,由是浸淫泛溢,败诸郡禾稼。”光绪十六年(1890),浚四江口(大盈浦口附近)迤东之横娄口起至新闸大五庙止,形成今之吴淞江。

宋代青龙镇市舶务场景

从上海水系的变迁中,可以看到淀山湖、泖河和吴淞江及其支流赵屯浦、大盈浦、顾会浦、崧子浦、蟠龙浦五浦等青浦水系在上海古代水系中的重要地位。上世纪90年代,拓宽了太湖的南向泄洪道——太浦河,吴淞江泄洪压力再次得到缓解。今日之吴淞江上游,河道基本稳定,除非特大暴雨,不再有江水泛滥之虞。

曾经是烟波浩渺的吴淞江,在岁月流淌中,慢慢成为现今静静的有故事的苏州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苏州河重要的水源地,青浦将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来共同爱护苏州河水环境,维护水文明,让上海的水更清、岸更洁、景更美,让苏州河以新的姿态继续滋润上海这座美丽又富有风情的都市。

来源:青浦档案

↓↓↓可能你还想看↓↓↓

原标题:《“四史”学习教育·水务 | 吴淞江与五浦开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