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场|齐白石与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与“对话”

仲和
2020-09-29 08:28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生前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又有“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之语。

齐白石一生对八大山人的学习与体悟可谓“至老不衰”。澎湃新闻获悉,从9月28日起,由八大山人纪念馆和北京画院主办的“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在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正式对外开展,展览以八大山人对齐白石的影响进行梳理,深度以呈现二者的艺术传承关系。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齐白石无论是早年鬻画的‘仿拟山人意’,还是衰年变法后的‘胆敢独造’,‘白石雪个同肝胆’都是他追随八大山人写意精神的真实写照,而今,白石老人和他的作品终于来到他追慕的八大山人的故里了,这样的展览并不仅仅是探讨八大山人与齐白石的关系,也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

齐白石书写“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齐白石所书“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展出现场,八大山人纪念馆

“浑无斧凿痕“:多画种呈现八大山人对齐白石的巨大影响

随着“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昨天在八大山人纪念馆的正式对外开展,位江西南昌青云谱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也以特有的方式欢迎这位八大山人的追慕者与继承者,在展厅深青色的背景里,巨幅的齐白石肖像立于展幕右侧,地上一片洁净的碎白石,侧边则是一石一松,极为简洁,传达出齐白石对于八大山人简净传神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的一楼真迹馆,现存唯一的八大山人生前的真实画像——《个山小像》静静地悬展于南昌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展厅,瘦削,清隽,高逸,然而内在又有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展厅同时呈现了八大山人纪念馆收藏的八大山人作品,以及诸多关于八大山人的研究文献。

八大山人画像——《个山小像》

二楼展厅,除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展示的八大山人《孤松图》等名迹,主展厅则全部让给了此次对比展的“客人”——齐白石。

八大山人与齐白石,两位艺术大师之间虽然隔了300多年的光阴,却有着奇妙的缘分与关联。齐白石曾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展览现场同时呈现了齐白石书写此诗的照片,并以多种角度呈现了八大山人对齐白石的巨大影响。

据介绍,这次北京画院选取了馆藏的85件齐白石作品来南昌展出,包括齐白石的《群鸡图》《山溪群虾》《柴耙》《青灯有味》《桃实》等经典作品,其中部分齐白石手稿作品也是首度面向观众展出。同时也呈现了来到日本、上博等地收藏的齐白石曾借鉴的八大山人作品高仿品进行对比展出,有着较强的学术性与可读性。

八大山人《荷》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年—约1705年),又号雪个、个山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曾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多以简笔写意风格为主,笔墨凝炼沉毅,其笔下之鱼、鸭、鸟等,常常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态,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倪云林,米襄阳、董其昌等,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八大山人受法常、徐渭等影响,作画提倡“简”与“省”,常常满纸寥寥数笔,然而极其传神。

​八大山人继承与开创的笔墨大写意,是中国文人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在以后的300多年中,受影响者众多;乾隆时期的“扬州八怪”李鱓、汪士慎、黄慎、金农、郑燮、李方膺、罗聘等;清晚期的虚谷、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等均有所成。其中特立独行者,在沿袭了八大山人笔墨、思想之后,开一派新风,成就了另又一座高峰,他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 《柴耙 》

齐白石(1864年-1957年),生于湖南终年村,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对中国近现代书画影响深远。

齐白石早年临、仿八大山人不断,至晚岁衰年变法,将中国写意绘画与民间艺术结合,题材从文人所目及,到庶民、农夫所悉见的小景小物,以八大山人高古冷逸的画风,转化为大俗大雅的“红花墨叶”,终使其成为一代艺术大师。据相关资料介绍,齐白石早先长年学习八大山人的画风,源于清末民初,政局动荡,八大山人的画作中,又充满悲悯、冷眼视人,极受齐白石喜爱,而齐白石北漂后为生存计决意衰年变法,并说:“予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事也。”然而晚年的齐白石对此也不无后悔,齐白石八十五岁时,题于其1945年所作之《墨笔花果册》,云:“予五十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乱世于京师。识者寡,友人曾劝其改造,信之,即一弃。今见此册,殊堪自悔,年已八十五矣。乙酉,白石。

展览现场的对比

展览现场以花卉、鱼鸟、山水、人物等多画种呈现了八大山人对齐白石的巨大影响。

齐白石曾书“作画最难无画家习气,即工匠气也。前清最工山水画者,余未倾服,余所喜独朱雪个大涤子、金冬心、李复堂、孟丽堂而已。”

齐白石《 鱼》,注有“存八大山人画稿”

如齐白石《拟八大鸭图》中,齐白石记有:”往余遊江西,得见八大山人小册画雏鸭,临之作为粉本。丁巳家山兵乱,后于劫灰中寻得此稿,叹朱君之苦心。虽后世之临摹本,犹有鬼神呵护耶。今画此幅,感而记之。寄萍堂上老人居于京华。”

齐白石《鸭》

在一幅瓶花小册页上,齐白石记有:“余一生作画不喜临(仿),此帧见过八大山人本,因记。时居京华,白石。”

齐白石《 富贵平安》

在《富贵平安图》中,记有:“曾居保阳于警察厅街某裱画店,其主人颇能知画,自言曾观过八大山人画,一瓶插一牡丹,八尺纸之屏幅满矣。余恐忘却,拟画此记之,非八大稿也。”

齐白石临八大山人人物小稿

齐白石临八大山人人物画稿中的搔背图

齐白石《搔背图》注有“略用八大小册本”

重新认识“白石雪个同肝胆”的真正含义

对于这次北京画院与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合作展览,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八大山人与齐白石跨时空的对话展览是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创意,几经讨论,如今齐白石的作品从北京画院在江西展出。其实展览的合作意向虽早在几年前就已达成,策展逻辑的敲定却一直处于磨合阶段,我们不希望展览只是简单的作品参照对比,而是期望通过这线索,挖掘出多维度甚至逆向的思考。譬如两者身份与历史背景的差异、画法的偏锋之好、隐喻的反复运用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认为齐白石对雪个清冷写意精神的继承与创格,可以纳入到变革中国画的积极力量,那么白石老人的这些临钩作品对于研究八大的艺术又有什么积极意义呢?以及这样的研究对今天全球化逻辑下的中国绘画发展的瓶颈问题有何启迪?这诸多问题,我觉得大可以从此次展览中寻找些许思考的路径。”

展览开幕式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发言

吴洪亮认为,八大山人夸张简逸的画风是中国画坛弥高至伟的山峰,在他身后的300余年,多有文人画家所追捧,而齐白石的孺慕之情,最可谓是“至老不衰”的。无论是早年鬻画的“仿拟山人意”,还是衰年变法后的“胆敢独造”,“白石雪个同肝胆”都是他追随八大山人写意精神的真实写照。“传移模写”本质是创造性的,不仅强调摹其形,更要移其神。雪个的画,夸张、简逸、晦涩,遗世独立冷清醒;齐白石的画,朴实、天真、童趣,勃发生机暖人间。两者代表其个人最高成就的风格看似迥异,八大山人的艺术如握在手中的寒冰,齐白石的艺术如冬日午后的暖阳。其实他们在精神上皆强调个性,在笔墨里醉心于极致,善于表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骨子里对艺术的态度是一样的。甚至可以说,齐白石的艺术精进在于对八大精神性的延续、自我情怀的抒发与真挚感受的表达。正是早年临仿八大的“学而不似”,才使得他能够得鱼忘筌地“胆敢独造”,这也正是齐白石所说的“白石雪个同肝胆”的真正含义。

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表示,在结束了去年推出的“回望传承——八大山人纪念馆建馆6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后,他与策展团队便全身心地投入这一展览的筹划之中,多次到北京与北京画院进行研讨,此次展览并非“简单的作品参照对比,而是期望通过这线索,挖掘出多维度甚至逆向的思考。”展览从齐白石所临摹的八大山人手稿,到创作中留存的八大山人笔意,设“雪个同肝胆”、“变法皆灵气”、“神似天然趣”三大篇章,将八大山人对齐白石的影响进行深度梳理,呈现二者的艺术传承关系,让观者全面了解齐白石艺术历程。

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中)发言

周晓健表示,八大山人纪念馆策展团队通过与北京画院的合作,无论是学术研究的追求,还是展陈布置的细节,从中受益非常多,今后还将继续推出一系列经典的对比展览,同时也在积极筹备八大山人诞辰四百周年的特展。

现场展出的八大山人山水画

齐白石临八大山人山水画稿

齐白石受到八大山人启发的鱼

在关于“八大山人与齐白石”的研讨会上,齐白石的曾孙女齐驸作了关于齐白石衰年变法的发言,南师大书画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所长陆宗润则讲述了对齐白石作品修复的体会,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八大山人研究学者萧鸿鸣、江西画院院长雷子人等就八大山人的风格影响、齐白石与江西的关系等进行了阐发,中央美院副研究员张涛、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分别就《齐白石画中的写意精神》、《齐白石与八大山人画鱼之间的“似与不似”》等主题进行了发言。

八大山人纪念馆今天起还将推出策展人座谈活动及“名家讲白石”系列,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薛良将就《从木匠到巨匠——齐白石的人生与艺术》、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冯朝辉将《日本回流齐白石作品解析》等进行发言。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8日。

齐白石 《蝗虫》

 

齐白石 《松鹰图》

 

齐白石 扶醉人归图

展览海报

 

    责任编辑:李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