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智慧课堂的首要任务是为教师减负增效 | 专访
原创 FERC胡可欣 芥末堆看教育 收录于话题#百所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践8个
图源:广州市执信中学官网♪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 FERC胡可欣
♪ 编辑|芥末堆看教育
在广州,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运用平板电脑开展教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以下简称“执信”)作为广州市优秀案例当中的示范,不少教育同行都将眼光聚焦于此。彭斌校长作为分管教学、科研和信息化的引路人,一直亲身投入AI式学习实验班的教学。
“课堂变革能否为教师实现减负?从而让教师专注于教育本质的工作。”彭斌校长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推动课堂变革应该为教师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减负”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心声,“现在的难题就是,教师想要的——没有,教师不需要的——太多!”。
彭斌校长说,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从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最成功的无疑是Word与PPT。
为什么老师们现在喜欢上用Word文档来备课,因为Word优化了教师备课时手写教案的做法,可以轻松地运用粘贴复制。而PPT,毫无疑问代替了黑板的板书,教师只要做简单的修改,就可在课堂中重复利用。
虽然对年轻老师也不一定是好事。但说到底,实际上是在给教师做减负,这样的信息化变革彭斌校长觉得才是值得推广。
所以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其实在于需求,比如,2004年,新第一轮的高考改革,在高考改革文件里提到“学生的过程评价”。那个时候很多学校都使用纸质来收集,所以就变成了一堆的材料放在那里。
彭斌校长直言,一个学期下来,他觉得受不了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在这样的工作需求下,推动他去研发了相关功能的平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发了学校里的整个应用管理平台。目前执信已经将管理中的大部分功能迁移到微信企业号,而且在迁移中只做减法不做加法。
图1 广州市执信中学应用平台反观,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信息化平台,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平台”都落不了地。
“办公系统被吐槽,教学平台被孤立,教学资源建好了,但没人用。录完了课放在那里,但学生点击量很低。这些都是现状,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彭斌校长在学校里听到过无数这样的质问。
因为它不是教师需求下的产物,而是在设计者或者管理者意愿下创造的。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一定是从需求出发,而不是设计者的一厢情愿。最大的需求,正是教师的减负增效。
那教师与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如果这个问题不破解的话,使用者、开发者、管理者,三者很难在一个频道上,导致智慧校园、智慧教育都不过是两张皮。
但我们往往很难捕捉也不易精准匹配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彭斌校长分析道,“跟人工智能分析不一样。比如在淘宝,当我们点开一个页面,淘宝马上推荐你曾经浏览过的类似产品。但是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是分析不出来的,即使通过访谈也很难找到,因为需求是变化的、是动态的。”
作为校长,围绕着高考的标杆,有两点是可以去尝试与努力的。彭斌校长说:“一定要了解教育理论方面的顶层设计,你才能够把信息化融入到现在的新课程基因。其次,一定不能够脱离了学校的使命。”
以学校文化作为一个基础积淀,然后才去引进一些适合自己的能够被老师们广泛接受的,而且能够真正对老师减负增效的系统和平台。
既要让教师有危机感,也要有满足感
“我是很愿意去把学校智慧化的,但是我们的老师觉得智慧化对他来说帮助不大,我拿支粉笔拿个备课本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彭斌坦言,在跟一线教师交流时,他听到许多这样的反馈。
特别是作为教师身上,带有文化人的特质,往往有足够的自信。彭斌校长笑谈:“作为优秀的老师,说实话,很少东西能吸引和打动他们。”
“现在前沿有很多教育技术的理论、信息化的观点正在不断被研究、被提出,但这些在实际上对老师的触动是很少。”彭斌提出这样一个难题。怎么样让使用者,也就是教师,能够深度的了解和参与到信息化变革当中来?
教师,毕竟是一个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的人。要改变一个长期在相同环境或者一种模式上工作习惯的话,是需要给教师足够的获得感与足够的危机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尝试去接触和接受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应用。
今年年初的疫情,对于全国甚至全球的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灾难。但从乐观的角度看,不失为教育领域的一次契机。
“很好的契机在哪里呢?今年的疫情期间,的的确确让全中国的老师都真实的体验了一次‘线上教学’。”彭斌校长说道。
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危机感,不得不去学习怎么样去有效开展线上教学。
一开始,执信也尝试了很多工具与平台。从电信的平台、腾讯会议,也用过腾讯课堂、叮叮等等线直播平台。最后由老师选出了,较为简便的腾讯课堂。
但是接踵而至的是下一波危机感:怎么样上好课。
虽然选尝试了很多平台,但是教师对在线教学的畏惧感反而更重了。
一来是因为容量大。相同时长下,线上教学一节课的容量比一堂传统面授课的容量要大得多,因为缺少课堂的交互,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的讲授,而且很难把控好课堂的节奏。
二是精度高,在网络上,出错是回不过头去的。“讲的东西,你一旦讲出去了,你回过头来再重新去纠错,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有效性。”
然而在这样的紧迫环境中,也激发了很多教师的智慧。
比如,师生都通过直播平台的聊天区,约定好“暗语”。用不同的数字和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图2 广州执信中学线上教学情况再谈到教师的满足感时,彭斌校长认为,智慧教育不能只是校长的事,应该是全体老师共同的事。教师在智慧教育中主体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所以,需求被满足,情感上就会有满足感,从而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教师的能动性。
“绝大部分执信的老师认为线上教学实际上来说推动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丰富了老师们对学生跟踪、学生反馈的一个路径,听到这个反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直到暑假期间,还有很多教师利用腾讯会议,在周末开展线上师生沟通和答疑。老师们利用腾讯会议开展教学研讨交流,还开展跨校区的集体备课和公开课。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教学、教研等活动的交互手段,打破了空间的限制。
彭斌校长最后也说道,“疫情推动下的这种信息化变革能不能延续到线下课堂,这是一个我们现阶段要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智慧教育做“加法”、做“试点”
彭斌校长除了分管信息化以外,也一直扎根一线的数学教学。讲到AI试点实验班,彭斌校长先谈了初衷:“这能解决老师最大的负担:改作业。”
彭斌校长一把抓住中小学教师的“刚需”——批改作业,特别是主观题的批改。让教师的工作重心就从课后批改作业,转移到“设计作业”。
从2018年入学的新生里,彭斌校长选择了两个平行班,并在他任教的数学学科做起了尝试。学生通过在平板上完成课前预习题、课堂小测和课后作业。
大量繁琐的批改工作,可以交给系统来完成,教师可以从批改作业当中解放出来。通过平台,彭斌校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上一次学习的情况,进而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和训练题等,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
彭斌还提出了,基于整个AI教学实验,希望达到螺旋式闭环的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既接纳原有知识,同时也有形成新的知识,这两个东西它是分不开的。知识是载体,能力是潜移默化出来的。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知识与能力双螺旋的快速闭环,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图3 广州执信中学AI试点班级作业报告当再提到,AI试点班级马上进入高三的学习,是否有计划向全校班级推广时。彭斌校长提到了“不能急”。
智慧教育也好,教育信息化变革也好,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彭斌校长一直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变革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应该是有先行先试,也应该是有区域的差异。无论是不同的学科,还是不同的领域。
比如执信选择先在两个班试点,理科教学上先做出尝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探索,如文科如何有效开展?阅读课是否能有新的智能化方向?
“由一部分人先去做一些实践,并得到一些成功的体验,再慢慢带动大部分人去尝试,可能更加有效。”彭斌校长最后这样总结道。
那经过近两年的尝试,彭斌校长怎么看智慧教育呢?
他说:“一开始人工智能做人工智能的事情,人类也就是老师,做老师的事情。当两者可以互相交融的时候,智慧教育才会真正产生。”在达到交融之前,只能说教师运用了技术辅助的教育,还做不到“智慧”。
因此在智慧校园建设上,执信并没有展现出“疯狂”的引入。不做完完全全地重建,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加法”,寻求循序渐进,避免对设备、对系统的依赖度过高。
图4 广州执信中学Ai教学比如,在2019年的报道中,彭斌曾举例,“执信中学是高考、中考的考点,教室都是有高清摄像头并且可以联网的,我们在这个基础上配备了一个收音器,在没有增加太多投入的情况下,每一间教室就成为一个录播室。老师们可以把课录下来回看,做教学反思;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收看其他老师的课。这个加法做得物美价廉”
彭斌校长提倡,用积木式的方式去开展智慧校园的建设。他说:“我不做这种整套系统的简单迁移和简单应用,我主要是我需要哪个模块,我去找对应的供应商来实现,因为这样才能做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图5 广州执信中学智慧校园设计理念不断地尝试和积累,其实就是慢慢做“试点”与“加法”。
未来,彭斌校长将继续围绕AI试点班级,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学习、尝试将学生学习思维可视化。
原标题:《智慧课堂的首要任务是为教师减负增效 | 专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