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神经机制看摄食行为,科学揭示吃货的秘密

2020-09-28 13: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陈根

饮食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哲学命题,在每日三问“吃什么”的背后,则是一个庞大的生理机制。

显然,进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能驱使我们在感到饥饿、干渴的时候觅食,在找到食物或水时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等方式来感受和决定要不要吃,吃到一定程度产生满足感等。

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摄食行为的控制,以及对这些行为状态之间共享的神经过程仍知之甚少。近日,来自霍华德休斯顿医学研究所(HHMI)Janelia Research Campus的科学家们则通过小鼠实验,在脑中发现一群特殊的神经元,能够在进食时依据食物的喜好程度发送持续进食的神经信号。

其研究结果已发表在《cell》上。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注意到,脑干的蓝斑区(locus coeruleus)附近有一群谷氨酸能神经元(被称为periLC神经元),参与进食和喝水的行为,是饿和渴的汇聚点。

随后,研究人员开发了在自由移动的小鼠中稳定的后脑钙成像的方法。利用这种新的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periLC神经元只有在小鼠开始吃喝时会有特异性地反应,并延长动物吃喝的时间。

动物进食或饮水时,这些神经元的活动比平时少。而反过来抑制这些神经元的活动,则会促使小鼠延长吃喝的时间。

此外,如果小鼠在饥饿时,这群神经元的反应也特别强烈,与平时吃到喜欢的食物类似。换句话说,饿的时候吃东西特别香,渴的时候白开水也有点甜,看来就有这群神经元的功劳。

这种双重负反馈关系,能够维持食物或水的消耗而不影响食物或水的寻求。periLC神经元作为饥饿和口渴之间的枢纽,专门控制食物和水摄入的动机,这也是导致暴饮暴食和肥胖的一个因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