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众多央媒走访的这个小区有什么特别之处
日前,中央网信办主办、上海市委网信办承办的“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上海杨浦。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中国经济网、央广网、光明网等中央和本市主流媒体记者及社会治理专家,中央网信办、市委网信办相关人员走访了江浦路街道辽源花苑小区及杨浦滨江岸线,挖掘报道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基层之治”筑牢“中国之治”的创新举措和治理成效。
“一脉三园”的物理变化,引发睦邻家园的化学反应
当天,媒体记者团首先来到了江浦路街道辽源花苑小区,参观了打虎山路微更新、辽源花苑“三区合一,一脉三园”美丽家园改造、适老性改造及辽源西路睦邻中心,了解辽源西路睦邻家园建设、社区规划师参与社区“微治理”、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协商等基本情况。
在江浦路街道辽源花苑小区,老楼新颜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这里走出了老社区,新治理的创新之路。
“一脉三园”的物理变化引发了睦邻家园的化学反应,来自三个小区的居民通过共同参与党组织引领下的升级版环境美化和丰富多彩的睦邻活动,逐步从心理上认同了辽源花苑这个全新的家园,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氛围愈加浓厚。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实践有效激发了居民的自治意识,有效提升了自治水平,更是增进了三个小区居民彼此之间的互动,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为后续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合一”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江浦路街道用好用足辽源花苑“一脉三园”经验,以“业委会合并组建、物业费标准统一”为前提,在更大体量的辽字头、陈字头、张字头售后公房小区中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下的协商民主,由居民打开“心墙”,自主决定是否采用一家物业公司实施统一管理的模式,街道给予全方位保障,将美丽家园建设资源向规模化小区倾斜,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市场机制,坚决淘汰一批居民不满意、评价不合格的物业公司。
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诠释人民城市建设生动内涵
杨浦滨江岸线是“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的最生动实践。杨浦滨江南段岸线上,规划保护保留的历史建筑总计24处66幢,总建筑面积达26.2万平方米。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发地,未来这里还将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在活动现场,记者们亲身体验了具有杨浦特色的滨水公共空间,了解其最有特色的规划设计、最大规模的工业遗存转化、最优质的生态环境、最大体量的旧区改造、最“一线”的党建、最“独特”的网格等改造转型特点。
在杨浦滨江南段,有一座奇怪的建筑。外面看是一座种满垂直绿化的阶梯状空中花园,内部有一条双螺旋楼梯贯穿上下。穿行于其中,每走一步都有惊喜。沿着楼梯走到屋顶,一个环形游廊悬在空中,黄浦江景尽收眼底,而脚下就是流淌的江水。
活动当天,记者团跟随绿之丘的设计者一起探访了这座建筑,原来它的前身竟是从一座四四方方的仓库里“削”出来的。
对建筑进行削切。
位于安浦路宁国路码头附近,有一座烟草仓库的机修车间。仓库高30米,宽40米,长100米,南北向地横亘在城市与江岸之间,严重阻挡了滨江景观视线。怎么办?削掉!
建筑师们用笔在四方的仓库上大笔一挥,一座面向滨江的阶梯状观景平台,从设计图变成了现实。
如今走在建筑外部,仍能看到切割工程保留的施工痕迹,外立面过去原有柱梁被削切后留下的梁头依然清晰可见。
仓库底层变成直通滨江的人车通道。
绿之“丘”并不单纯是形态意义上的“丘”。面向江面的梯状山丘形态,就像一个大型看台,人在看台上看江,打破了建筑孤立的状态,让绿之丘与环境产生更多交流。
梯级状的绿化平台就像一个个绿色托盘,托起一颗颗珍珠。景观主体以狼尾草为基础野趣格调,从设计之初就避开走精致审美的路线。为了结构对称,建筑背面也做成了阶梯,种植垂直绿化,如同一座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从一座遮挡物变成一座桥,城市道路从底下穿越,屋顶上又架一座桥,斜坡状的建筑无障碍地通向岸线,把城市和滨水空间连接在一起,这样的构筑物在滨江岸线上绝无仅有。
从城市道路进入绿之丘,经过坡道、楼梯、双螺旋中庭等多种空间,人可以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穿行于建筑物内部。记者选择了螺旋梯的路线拾级而上,越往上走,照在身上的阳光就愈发强烈,最终这条“天梯”直通屋顶,眼前顿时豁然开朗,黄浦江的全景尽收眼底。
此次杨浦之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唐任伍表示,杨浦对老旧小区的微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推广。
人民网记者梁秋坪表示:我很少看到社区里有专门的党建区域、人大代表工作室,社区规划师、政工师、健康师的概念在其他城市也很少有,我会重点关注报道。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感觉到上海的城市治理已经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了,高校、企业、居民都会参与其中,联动效果体现的非常明显。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俊生则惊喜地看到杨浦滨江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刘俊生认为,历史也是文化的积淀,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使这些历史的记忆历史的文化,能和现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我们社会在发展中经济发展中,同时也使得历史能在里面能够重现出来,在人的记忆当中能一直保留下来,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团探访上海制皂厂以制皂为主题的景观与体验中心。
(原标题:《围观!“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上海杨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