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29届金秋诗会:疫情之下,诗歌中有“大爱”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20-09-27 09:2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金秋时节,上海又迎来一年一度的“金秋诗会”。9月26日晚,第29届“金秋诗会”在位于杨浦滨江的公共文化空间秦皇岛路32号毛麻仓库举行。

第29届“金秋诗会”开幕,今年的主题是“大爱”

29年来,由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办的“金秋诗会”一直在作家、艺术家和资深文艺青年们心目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诗歌能够给人意趣无穷的遐想,而翻译是别具魅力的耕耘和创作过程,诗歌邂逅翻译,便是“金秋诗会”带给人们的艺术盛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节奏,直至今天,“新冠”依然在全球大流行,生活还未恢复如常。疫情在中国流行之初,无数“逆行者”和“担当者”成为时代英雄和国家脊梁,各国人民纷纷送来慰问物资,以各种形式为中国加油鼓劲。而在中国已逐渐走出疫情阴影的当下,中国已经向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医疗援助。基于这一每个人都无法忽略的特殊情况,今年金秋诗会以“大爱”为主题,分为“遇见美好——致生活”、“遇见大爱——致生命”、“遇见远方——致世界”三个章节。

乔榛

当晚,年近八旬的著名配音演员乔榛第一个上场,朗诵了一首黄福海所译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杜甫诗歌中深切的“大爱”抒发得淋漓尽致。

“疫情给全世界人民都带来了苦难,我们应该心怀天下之苦,同心协力,共同寻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正是我们中国人的大爱观。” 乔榛认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的,正是中国人的“大爱”观念。

“你拥有这份爱就不会恐惧害怕,活下去,不是苟延残喘地挣扎。爱能帮助我们,帮助孩子们幸福长大,共建和谐的家园,营造更美好的天下。” 表演艺术家蔡金萍、刘风带来薛范所译的《治愈世界》,这是美国已故流行歌手迈克尔·杰克逊的作品。

“没有谁可以如同孤岛一般,自圆自足;每个人都是大陆中的一小方,是那整体的一部分。”青年配音演员孟祥龙朗诵了由吴刚翻译的英国诗人约翰·邓恩的作品《没有谁可以如同孤岛一般》,在疫情当下,人们彼此隔离,保持社交距离,却更加感觉到联系的重要性,这几句诗仿佛准确地切中了这种心理。

诗会在由乔榛、蔡金萍、刘风、赵蓉蓉、刘钦、周帅、孟祥龙、孟苇等艺术家共同呈现的《世界用爱联手》中拉下帷幕。

从3月底开始网络征集诗歌翻译作品,到6月中旬截稿,今年的诗会不仅收到了在上海的全国著名翻译家们的广泛投稿,也收到了外省市工作、生活的文学翻译家的稿件。

从近200首投稿诗歌中选出45首外国诗歌收入《大爱——第29届金秋诗会诗集》,既包括著名中国资深翻译家薛范、冯春、陈德民、杨宇光、何敬业、杨伟民、胡宗泰、钱希林、曹乃云、蔡伟良等的作品,也包括袁莉、吴刚、李定军、黄福海、陆求实等强势崛起的中青年翻译家。

45首入选诗集的精彩作品中,译者年龄最长者为86岁的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薛范,最小的97年出生,今年23岁。诗歌作者源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十多个国家,诗歌原文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国家,传递着同一个心声:爱,使世界联合。

今年的金秋诗会现场共演绎了十余首诗集中的诗歌,观众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报名预约的普通市民爱好者。

据悉,除当天的“金秋诗会”,主办方还将在10月17日在杨浦区图书馆连续安排2场诗歌导赏。其一由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魏育青以《魏玛的东方知音——钱春绮、董问樵的德诗汉译》为主题,其二由诗人、上海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包慧怡以《三棱镜中:身为翻译家的诗人》为主题。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