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拆二代”败光家里4套房:有多少父母把孩子养成了“蛀虫”
原创 楼 小楼聊心理
01曾经大规模的城市改造,造就了大批的“拆二代”,面对一夜暴富,他们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这其中不乏利用手中财富创造更好生活的人,但我们听到更多的似乎是他们在“暴富”之后随之而来的“暴惨”。
最近看到一个“拆二代”败家的新闻:
不久前,杭州的叶先生家门上被贴了一张法院通告,说自己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因为涉及债务纠纷,已经被法院查封,60天之内将要被拍卖。
叶先生当时就懵了,自己根本没和谁发生过债务纠纷,是不是法院搞错了?叶先生急忙去找法院理论,工作人员却告诉叶先生,他的儿子去年拿了他的房子去做抵押,借了140万,现在到期还不上,债主便把他的儿子告上法院,最后法院查封了叶先生现在住的这套房子。
叶先生又愤怒又绝望,这已经是被儿子败掉的第4套房子了。几年前,叶先生家里通过拆迁分到了4套房和一笔补偿金,经济变得很宽裕。
这时,儿子提出要开公司做生意,叶先生便资助给儿子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
开公司后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对两个孩子也是不管不顾,叶先生不清楚儿子平时在忙什么,只知道他的生意不仅赔了钱,还四处举债,却无力还钱。
虽然不情愿,叶先生还是卖掉了其中一套房子给儿子还了债,只是希望儿子以后能痛改前非。没想到儿子依然不知悔改,叶先生很无奈,只得同意卖掉另外2套房子。
如今房子只剩下一套,想到房子还住着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孙子,叶先生捂紧了房产证,说什么也不让儿子动这套房的歪心思。前阵子,儿子突然回家说要复印房产证,复印完就把原件还给叶先生,当时叶先生两口子想着原件还在,房子就不会被抵押,所以也没太在意。
后来接到法院的查封通知,叶先生才知道,自己手上的房产证是伪造的,真的房产证早就被儿子调包了。现在,一家老小很快就要无家可归,叶先生不知道该怎么办。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子儿媳始终不见踪影,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儿子一开口还是借钱:
我想回来了,但是连买火车票的钱都没了……
拆二代的悲剧并不是个例,下面这位阿荣,不仅逼得父母流离失所,还把自己送进了监狱。阿荣是上海本地人,本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和妻子贷款买了间小房子,生活谈不上富有,但也算安稳幸福。
2008年,父母的厂房拆迁,阿荣因此分到了两套房子和一大笔补偿金。
阿荣一夜暴富,他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他嫌上班挣钱太慢,于是辞去工作,把手上的钱都用去炒股、赌球,幻想着自己能够年入百万。
结果炒股亏了,赌球输了,阿荣不仅把拆迁分的钱全赔了进去,他的父母还不得不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四处筹钱为阿荣还债,可即便这样,阿荣还有几百万的债务还不上。妻子再也无法忍受,和他离了婚,阿荣自己也因为还不上债务进了监狱。
02
“一夜暴富”本来是天大的幸运,可为什么这些财富却使拆二代走向了悲剧,甚至殃及父母?
这其中除了自身因素,还与父母有关。
这些父母与孩子在金钱问题上往往缺乏清晰界限。
比如担心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母亲,本身控制欲较强,凡事都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设定的去做。
这时母亲担忧背后的潜台词是:
你这样花钱我以后可无法掌控、无法承担……
而那些家庭条件很好,担心孩子为了省钱饿到肚子的母亲,她的担忧背后的潜台词则是:
爸妈有钱,你放心花钱就是了,别委屈了自己……
这些看起来截然不同的担忧,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暗示:我的就是你的,连你也是我的……
实际上,很多父母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担心孩子以后生活不易,因此想方设法给孩子买房买车,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可长期这么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这样一个观念:我爸妈的钱是我的钱,我需要钱的时候找他们拿就行了,我不用努力挣钱。
这种模糊不清的界限反映到实际生活中,很容易就养出不思进取,只知道索取的“蛀虫”。
03
如果父母有足够多的财富供孩子一辈子挥霍,这没问题。可如果家庭条件普通,那么孩子可能将父母拖入财务黑洞中。
百度上有一个贴吧叫“啃老吧”,里面的各种言论,形象诠释了什么是“人形蛀虫”,让我惊掉下巴。
“啃老吧”里除了有刚毕业的小青年,还有不少临近30岁,甚至40岁的人,在本应该撑起整个家庭的年纪,他们却在家啃老。
一直以来,外界对啃老族都是充满质疑,有的人将啃老归咎为性格问题、事业受挫,知道啃老不好,却从未想过重新振作。有的人直接把错推给了父母,认为自己啃老的现状是可悲的父母造成的。更多的啃老族却认为啃老没什么不对:花自己爸妈的钱,又没吃你家粮食,管那么多干嘛?
这些钱早花晚花都是我的。
我家有钱,让我啃,你们看不上,就是妒忌,想啃还啃不了吧。
其实“啃老吧”里大部分成员的家庭并不富裕,一个吧友说,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只要1000元,随便哪个家庭,只要是养小孩的,这笔生活费都拿得出手。这种把自己当巨婴看的人,内心竟然还升起一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优越感。
就算啃老的生活条件艰苦,也不想着出去找工作,而是靠着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把日子勉强维持下去。有的甚至在贴吧里征婚,声称要找对象一起过啃老生活。别看贴吧里的人啃老啃出了“正义感”,背后却是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父母。曾经看到一条新闻:80岁的阿婆,把自己48岁的海归硕士儿子告上法庭,原因令人震惊。
儿子本科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留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拿到工程硕士学位。名校+海归,简直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可自从6年前他毕业回国后,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靠母亲给一点生活费苟活。阿婆哭着说,自己患有尿毒症,3500元的退休工资实在无法在治病的同时负担48岁儿子的生活。法庭上,阿婆也十分懊悔:
是我毁了他的前途,我教育方式不对,让他依赖惯了……
父母对孩子没有界限的爱,不仅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孩子成年后,已经完全具备经济独立的能力,偶尔有急需用钱的时候,父母酌情给孩子提供资助是可以的。
但如果孩子把救急当成习惯和借口,一直向父母要钱,可能父母要反思自己:过去是在哪里表现出自我界限模糊的,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在亲子之间尝试划清自我界限。
这样,不仅可以免去许多经济纷争,还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少一些依赖,多一些独立自主。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把孩子的责任,交还给他们,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